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于民族众多,各民族风俗各异,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因此要进一步探索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优势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能力的滞后已经成为云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尊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独特规律,设计合理有效的开发策略以适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对于建设旅游强省,巩固云南在西南大开发中的重要桥头堡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辽宁民俗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针对辽宁各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明显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出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理念,并结合辽宁民俗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整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旅游资源历史悠久,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目前新疆民俗旅游还存在着民俗旅游规划滞后、民俗文化内涵发掘不够等问题,可以从政府正确引导、多方融资、民族群众参与、开发高档次的民俗旅游项目等七个方面对新疆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新疆民俗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艺作为一种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潜力。我们在开发游艺民俗旅游资源时,应按照其固有的特点,遵循以文化为开发根本、因地制宜、多样性与专题性相结合、以游客为中心等开发原则,采用组合式、专题式、复古式、附庸式等多种开发模式,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与开发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确保游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把民俗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更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山西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尤其是晋商民俗资源.基于此,对独具特色的晋商民俗旅游资源在建筑、艺术、饮食等多方面的特色与现状,以及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同时,针对现阶段晋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晋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提出开发的具体措施与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7.
浅析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民俗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其文化内涵 十分丰富。根据表现形式将它分为三大类。文章还论述了民俗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指出中 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大致有四种开发类型,并提出了开发中应注意的问 题。  相似文献   

9.
广西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发展民俗旅游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然而调查发现,广西目前在对国际推广和传播民俗文化的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民俗文化的传承危机、民俗风情庸俗化、民俗风景区过渡商业化、传统民族价值观衰落、中西文化审美差异等,都导致旅游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求中西文化的契合点、打造广西民俗旅游文化名片、保护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实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入境旅游的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甘肃旅游业的一大优势在于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甘肃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形成以各民族典型节日庆典为主要内容、以民俗美为核心的民俗旅游体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旅游胜地立体化旅游资源优势,对推动甘肃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俗的传承、创新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民俗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条件 ,分析了当代信息社会对民俗传承、创新的影响 ,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流坑村以何、杨神为主要朝拜对象的"出神"及以杂神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游神"等春俗资源具有很大的发掘潜力。这些群体性民俗活动如何有效地转型变迁,并与当下的旅游产业衔接起来,是流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民俗学的视角品味流坑村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并试图为流坑村民俗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恩施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发展民俗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目前,恩施州的旅游业有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点和旅游项目,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改革和完善是恩施旅游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特色文化,是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动力。探讨了丹东城市形象的定位问题,丹东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问题,丹东城市旅游拳头产品开发问题,丹东城市民俗风情旅游项目设计问题,从而有利于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丹东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宝顶香会历史悠久,其宏大的朝圣规模、精深的佛教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事象水乳交融,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相得益彰,是我国庙会的一道丽景。从民俗文化视阈探讨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开发,相比单纯的旅游规划,更侧重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并进,绝不为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东营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南部广饶的兵家文化资源、北部黄河入海口的自然风光资源、移民和民俗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以及石油文化资源。为此,在现代旅游视域下,南部广饶应突出军事旅游主题;北部黄河口可建设"梦幻黄河口"超级剧场;中心城区可建设百鸟园和石油主题乐园、民俗园、吕剧剧场和红色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7.
怀梆与上党梆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怀梆与上党梆子在文化背景、形成时间、语音语调、流行区域、民俗信仰、板式音乐、调式调性等方面的比较,得出两剧种形成的时间基本相同,而文化背景、语音语调、流行区域、民俗信仰、板式音乐、调式调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笔者认为,怀梆与上党梆子虽同属梆子腔体系而且发源地区又毗邻相依,但两者之间毫无源渊关系,以此否定了怀梆源于上党梆子之说。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的传统民间舞蹈"花鼓子"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土家人的现代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代表着土家族传统的喜俗文化,构成了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将对土家人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花鼓子"是土家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但对土家人的生活却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土家人对几大重要人生礼仪的庆贺,是土家族地区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对土家人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