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代文人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清初以来 ,北方文风渐衰 ,南方文风日盛。至清末时 ,南方文人的数量已占全国的 90 % ,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又集中在苏、浙、湘、闽、皖、粤六省。近代七大文化区各具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于汉学、小说 ,文风恢宏而富赡 ;杭州湾地区长于史学、诗词 ,文风雄深而清奇 ;桐城以散文胜 ,沉练而雅洁 ;皖南以经学胜 ,醇厚而质实 ;湘江地区以哲学、诗文胜 ,劲悍而朴茂 ;闽江口地区以翻译胜 ,博洽而峥秀 ;珠江三角洲地区偏重政治 ,激切而雄诡。上述七大文化区的文风在历史的制约下 ,彼此激荡 ,互为消长 ,构成了近代文风的主体 ,演示出近代文风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文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传统。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文风建设,身体力行。文风体现学风,学风彰显作风,作风凸显党风。文风,小处而言,是个人思想、为人处事的表现;大处而言,是一个单位、集团甚至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本真映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既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引领和主导功能,同时也面临着学术思想大众化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界日益被边缘化,不可否认,文风的自我迷失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文风作为话语言说方式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实施。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风,重振其批判精神,维护思想制高点,改变话语权"西强东弱"的局面,是当下之急。  相似文献   

3.
文风问题,历来在文艺界颇受重视,学术界似乎不大注重文风问题.我认为,学术界也应当研讨自己的文风问题.文风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精神产品的形式问题,严肃地说,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方法的综合体现.如果提到更高的高度去理解,我们也可以说,文风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问题.中国古典文论《礼记·乐记》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个深刻的论断可以从古今历史得到印证:汉唐盛世,文化繁荣,学术昌盛,各种精神产品在风格上体现出“安以  相似文献   

4.
刘宋颜延之、谢灵运、鲍照三家作品,从艺术特色讲,均具有富丽、新奇特点,因各有偏重,其流弊造成刘宋两大不良文风:一是过于追求辞藻富美,产生繁冗、纤密之病,以颜、谢为代表;二是过度追求辞句新奇,偏离雅正,以鲍照为代表。其影响至南齐犹存。南齐以沈约、谢朓为代表的诗赋作家在创作中仍然追求富丽、新奇,且受颜、谢、鲍,尤其是后两家影响颇深,所以不可避免地延续了刘宋的不良文风。刘勰写作《文心雕龙》,主要目的就是矫正这类不良文风,使作文取法经典,以归于正道。具体而言,他对善学乐府民歌、辞句新奇的鲍照诗赋尤为不满;在强调宗尚经典雅正文风的同时,对用典、声律、辞藻等六朝骈俪文学的表现手段亦予以肯定。可以说刘勰对当时不良文风的批评是建立在密切关注当时文学发展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司马周 《船山学刊》2010,(2):154-156
从陈子昂以雅革浮到韩愈、柳宗元抵轹晋魏这段时间,中唐文风经历了由华靡富艳、艰涩曲奥到朴实庄严、浑厚流畅的飞跃。萧颖士对于中唐文风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研究其文学思想,能探究中唐文风的理论体系。作为常州进士的第一人,其文学思想的变化是整个中唐文风变化的写照,他对中唐文风的形成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6.
目前哲学社会科学杂志的文风,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有观点无材料,或是有材料无观点。二、内容空泛,论述烦琐,说不出所以然来。三、不必要的引证过多。四、文字枯燥沉闷,晦涩冗长,令人头疼。文风问题,不仅仅是语言问题,重要的还是思想问题;因此端正文风必先端正思想。我们写文章,是向人民群众宣传真理,因此它关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发展。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尤其对改进文风的重要性、文风不正的原因、优良文风的要求、如何形成优良文风等多有论述。习近平的文风语言质朴、情真意切,正视矛盾,揭露问题,并注重论证、修辞、构境等语言艺术的运用。践行习近平的文风观,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话语应从工具话语向主体话语转变、从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从单调话语向生动话语转变、从抽象话语向具体话语转变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新闻文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文风一直备受重视.在新时期的媒介实践活动中,新闻文风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同样,对新闻文风的研究也经历了变革.在已有的新闻文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新时期新闻文风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探讨不同阶段新闻文风研究的重点、其继承与创新基础上,分析其现存的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9.
赣中即江西中部的吉安地区,是宋明时代中国的文化名区.宋明时代,许多中国著名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于这个区域.宋明时代赣中地域文风的兴盛,离不开唐代近三百年来文风的孕育及唐末五代文风的逐渐展开.对于唐代近三百年间赣中文风的孕育,从明清至今,人们对唐代大儒颜真卿的贡献是高度肯定的,而对唐前期的重要诗人杜审言的贡献却往往是忽略的.本文认为,被称为"中国律诗奠基人"之一的杜审言,对赣中文风的开启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平同志的文风极富特色。关于他的文风,毛泽东同志曾幽默地评价道:看小平同志写的东西,好像吃冰糖葫芦。的确,我们在学习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著述时,总是被他通俗易懂、观点鲜明,精而管用的文风所感染。认真探讨一下小平同志的文风,对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对从事政论写作的同志提高写作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小平同志的文风概括起来大致有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20.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