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的时候,提出“克已复礼为仁”,在回答樊迟问仁的时候,提出“爱人”。孔子谈仁,重视克已工夫,复礼乙是克己的重要条件,爱人是克己的政治要求,复礼与爱人的政治性是强烈的。在孔子的仁的思想里面,贯串着修己治人之道,这是他的仁的见解的本质。孔子在回答子路问君子的时候,提出“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修已以敬”,就“克已复礼为仁”说;“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就“仁者爱人”说。“修己以安人”,与“君子学道则爱人”的道理相通;“修已以安百姓”,与“小人学道则易使”的道理相通。孔子在谈修己,谈敬,谈安人,谈安百姓,都是在谈仁的修养。克己、修已是不能从抽象的角度来谈的,需要有一定的具体内容。孔子谈仁,提出复礼作为克已的  相似文献   

2.
<正> 孔子学说之所以影响深远,是与它的人民性思想因素有密切关系的。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一)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实质,按郭沫若的说法,“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见《十批判书》)就是说孔子发现并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并力图提高社会主要劳动者——奴隶的社会地位。因为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不被当人看待,没有任何人格和社会地位,其创造历史的作用更是被完全抹杀了的。只是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奴隶反抗的加剧,到了西周时期,有了夏、殷二代灭亡的教训,一些较开明的统治者,如文、武、周公等才隐约感到了奴隶们的力量,提出了“宽仁”、“德政”的主张,萌发了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仁者爱人”:孔子仁学与人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仁"的思想的创建,使得从夏、商、周以来的"天、帝、神"至上理念,开始了逐步向发现人、重视人的方向发展.所以人们才会说孔子的"仁"学是由神到人的人文哲学,人的发现是孔子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孔老二这个腐朽没落的奴隶制的维护者,已经死去两千多年了,可是,資产阶級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又抬出这具发臭了的政治僵尸,把孔老二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綱领“克己复礼”,视为至宝.他学着孔老二的腔调,狂叫“克已复礼”。孔老二的“复礼”和林彪的“复礼”,店号虽然不同,货色却完全一样,都是要开历史倒車,搞反革命复辟。孔老二狂叫“克己复礼”的时候,正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轉变的社会大  相似文献   

6.
孔老二这个腐朽没落奴隶制的维护者,已经死了两千多年了,可是,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又抬出这具政治僵尸,把他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克己复礼”,奉为至宝。他也学着孔老二的腔调,狂叫“克己复礼”。孔老二的“复礼”和林彪的“复礼”虽然店号不同,货色却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7.
王恩来 《理论界》2009,(3):152-153
"仁"是产生较早的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发现,但在春秋之前使用较少.今文<尚书>中有一见,即"予仁若考".<诗经>中有两见,即"洵美且仁"和"其人美且仁".将"仁"与"美"并举,显系指人的优秀品德,但具体内涵不详.到春秋时期, "仁"的使用日渐多了起来,但给"仁"以明确定义并将其作为中心观念予以推行的,是孔子.  相似文献   

8.
近来在讨论孔子的文章中,有不少文章都涉及到孔子与季氏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孔子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反对代表新势力(或地主阶级)的季氏;有的同志认为孔子的政治立场是进步的,因为他拥护代表新势力的季氏;也有的同志认为季氏不代表新的势力,孔子是反对季氏的,因此孔子的政治立场是进步的。这些同志对于孔子的评价,虽然分歧很大,但是着眼点却是一致的,即都是以季氏是否代表新的势力以及孔子对待季氏的态度如何?作为评价孔子政治立场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的四十余年间,大陆学界在孔子研究方面,堪称论著浩繁,成绩斐然。然亦毋庸讳言,对于孔子处世哲学的研究则显得非常之薄弱,有关的专文专著委实并不多见。本文拟就孔子这方面的思想略予叙述,试图初步勾画出他的处世哲学的大致轮廓。如有不妥之处,诚请方家批评指正。一孔子处世哲学的总原则集中反映在他的“仁者爱人”的命题上。从其倡导“能近取譬”的体仁方法来看,他所谓的“爱人”,并不仅仅意味着爱他人,同时也意味着爱自己。照孔  相似文献   

10.
←复礼门这是孔丘得意门徒颜渊庙(在曲阜城内)里的一块门匾。反动统治者,把“复礼”做成门匾,表明他们念念不忘复古倒退。林彪把“克已复礼”,作为万事中最大的事,充分暴露了他迫不及待地复辟资本主义的野心。  相似文献   

11.
要想弄清孔子的“天命”和“矩”的真义是什么,先要知道孔子对待周礼究竟如何。“因材施教”被《现代汉语词典》1375页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很显然,“因材施教”的“因”即”针对”。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股礼,所报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因于”即“针对着”。“因于”的“因”与“因材施教”的“因”同义,应注为“针对”。孔子的上一席话可以译为:“商朝针对着夏朝的礼〔进行改革〕,所废除的和新增的,是可以知道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歌谣学作为一项专门的文学新兴科学而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是从朱自清教授一九二九年在清华大学讲授《歌谣》开始的。这“在当时保守的中国文学系学程表上显得突出而新鲜,很能引起学生的兴味。” 我国最早的具有民主、科学观点的歌谣学著作,也当推朱自清教授一九三一年铅印的《中国歌谣》了。这本在他授课讲义基础上经过增补的中国歌谣学专著,内容包括:歌  相似文献   

13.
略谈《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是出现最多的人物之一,而《庄子》又是先秦古籍中叙述孔子言行最多的典籍,(仅次于专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的《论语》)因此,对《庄子》书中以孔子为主要人物而叙说的故事和言论,作一番分析探索,不论对于研究孔子、庄子,或研究儒道思想的斗争与交融,均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正> “别集”是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的综汇,在“四库”中隶属“集部”,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珍贵遗产。研究这份遗产,分作品内容方面和著作形制方面两类学问。本文所谈属后一类范畴。一、别集的渊源流别《世界学典》云“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等人的作品集,是集体著作的汇编。先秦时期,著述有专职,且所作皆是“非常文体”的学术著作,真正的文学创作尚处于不自觉的无意为之的状态,个人作品屈  相似文献   

15.
“仁”和“乱”在孔子学說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二者实貫穿于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乃至哲学思想之中,成为孔子学說的核心。孔子的最高理想,質言之,不过要实現他的“仁”、“礼”的主張而已。因此,当前学术界討論孔子,有不少文章着重討論“仁”、“乱”問題,展开了針鋒相对的爭論,看来是有必要的。在这个問題上,我的看法与当前爭論双方还不无分歧。根据百家爭鳴的精神,我也愿意在这里提出来,向大家求教。  相似文献   

16.
孔子“和”的思想与二十一世纪骆承烈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西方人的这一说法,似乎出乎东方人意料之外.其实这些有识之士的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仅以孔子“和...  相似文献   

17.
<正> 孔子自己说:“三十而立”。就是说,他在一生学习的道路上,从十五岁立志于学,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已掌握了坚固基础。尔后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等等,他所描述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境界,都是因为有了这个坚固基础,并从这个基础上发展和提高的结果。这个基础对孔子一生的事业,一生的为人处世和教学活动(施教),政治活动(为政),都是关键性的、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一“素底”与“素色”《论语·八佾》有一段孔子以画为喻的记载: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关于“绘事后素”的“素”,历来都解作绘事的底子,把“后素”改为“后于素”。我认为这样解释有些勉强。原诗是以庄姜的“素”之美取代装饰的“绚”之美,“素以为绚兮”也就是以“素”为“绚”。如果说先有粉底而后还要再施五彩,那么“素以为绚兮”就要落空。这一段对话前面说“绘事后素”,后面转入到“礼”的范围,两者的概念内涵并不一样。下面先从“绘事后素”说起。“绘事后素”其实是当时绘事工艺的一个普遍规  相似文献   

19.
王恩来 《理论界》2010,(1):131-133
<正>孔子曾一度在鲁国代行卿相之职,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明确记载。但近代以来,不断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钟肇鹏先生在其《孔子系年》中,就征引了毛奇龄、江永、崔述等人的异见,概括起来,即认为春秋之时无以"相  相似文献   

20.
论孔子的“春秋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学界一些人认为曲笔隐讳的“春秋笔法”为孔子首创和另一些人否认孔子与“春秋笔法”有关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从客观事实出发,详细辨证了孔子曲笔隐讳的真实情况,并从政治思想、名教观念和儒家思想的温和性三方面探讨了“春秋笔法”产生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