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上海市高等学校已有五万七千多名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是我国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和使用好这支年轻的知识分子队伍,直接关系到能否加速我国四化建设的大问题.据调查,大部分单位对他们都比较重视,在各方面作了妥善安排,有的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学习进修条件,有的派专家、教授对他们进行指导,有的安排他们  相似文献   

2.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从中学直接考入大学深造的青年大学生,近年来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对于被分配到企、事业单位的青年大学毕业生,每个人都将经历一段职业适应期。所谓青年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是指青年大学毕业生面对着“从学校转到工作单位,从书本转到实践,从单一人群转到多一人群”这样“三个转变”,为自己的职业工作建立必要的心理准备,熟悉环境、业务和人际关系,最终能够称职胜任地独挡一面所需要的时间。我们认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便在人生的旅程中完成了一次庄严的跨越。从此,他们面对的将不再是学校、老师、同学,而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全新的工作环境。在这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中,大学毕业生与人交往需同时扮演两种角色,一是作为主体去认识别人,二是作为客体被别人认识,而...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职业教育生源争夺战中 ,各职业学校各显其能 ,花招用尽 :面对7月份毕业的初高中生 ,有的职业学校4、5月份就开始做工作 ;有的职业学校发挥广告优势 ,各种媒介齐头并进 ;有的职业学校派人到中学找关系 ,让熟人协助做毕业生的工作 ;有的职业学校打出能给毕业生安排工作的招牌 ,以此吸引学生就学 ;有的职业学校甚至采取“政策”手段 ,介绍一个学生给100到200元的介绍费 ;等等。总而言之 ,职业教育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要发展职业教育 ,就要大力办学。处于…  相似文献   

5.
曹荣 《职业》2011,(5):32-33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缺漏,部分职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从生活环境到工作氛围,从人际关系到事业追求,无一不困扰着他们,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又到了广大莘莘学子毕业求职的时间.热闹的求职场上到处留下了毕业生找工作的身影.对于刚刚涉足求职场的大学生朋友来说,每个人都力求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对于入职应熟知的常识和规则他们几乎是一脸的茫然和困惑.  相似文献   

7.
戴建友 《职业》2011,(12):61-62
模块化教学是随着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现场教学为主,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技能为中心,面向社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生产相适应,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方法。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传统教学技校生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到了企业能够承担一定专业技术要求的工作岗位。但有些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使用人单位对技校生不满,  相似文献   

8.
一、机械专业技校生实践能力现状 机械专业的学生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到了企业能够承担一定的机器维修与保养工作.但有些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到了工作岗位上什么都不会干,用人单位对此非常不满,甚至认为技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还比不上社会上招来的短期培训班的学员,导致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到了厂里改当操作工或者不得不到其他生产岗位工作.学生的家长也不满意,认为把孩子送到技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一技之长,可是到了厂里也只是一个操作工.因此,提高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又到了广大莘莘学子毕业求职的时 间。热闹的求职场上到处留下了毕业生找工作的身影。对于刚 刚涉足求职场的大学生朋友来说,每个人都力求找到一个理想 的工作岗位,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对于入职应熟知的常识和 规则他们几乎是一脸的茫然和困惑。笔者作为跟踪采访大学生 就业方面多年的记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查阅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的出口环节,高职毕业生将走向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岗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一线的骨干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引领的重大意义,正体现在提高我国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个基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透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引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每年在大学、中专、技校招生后,还余留一些未能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和同届肄业生需要进入劳动就业队伍.虽然这些人的数量在逐年下降,但近两年仍保持在每年2万名左右.如何帮助这些无任何技能的青年到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劳动和教育部门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对中学毕业生就业培训,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学林 《职业时空》2005,(14):18-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找个理想的工作更难,有的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找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二是在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许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却得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这几年对财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笔者发现很多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财务会计工作.如某财会毕业生到公司当会计,一次他到银行办理票据结算,不知如何办理,来回跑了几次才办妥.针对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探讨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一、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 1.财会专业教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 许多财会专业教师,他们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中间缺少实践环节的锻炼.教师在授课时,向学生传授的只是理论知识,对如何具体操作会计实务传授较少,导致了学生实践知识的缺乏.因此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专业知识,但在处理具体会计实务时,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4.
王翠翠 《职业》2016,(21):140-141
绝大多数技工学校毕业生将很快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技能劳动者。但囿于现阶段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其中一部分毕业生很难适应企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成为“过客”。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工学校学生生源现状的分析,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强化学生从业素质培养,从而提升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美誉度,打造技工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15.
成功泪     
晶星点评(116)今年四月初,我应邀到一个年轻人聚集的书城——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据报载,近五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度增加:2000年107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今年将达到495万,而相应的工作岗位增长,却很难跟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过去,大学毕业生是香饽饽,百分之八九十能就业;而现在不如过去吃香了。这两年,有些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仅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而且月薪一般800——1500元左右,收入趋同某些农民工。这样一来,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心理不平衡了,"未必读了四年大学,还是农民工待遇?"是的呵,他们这样  相似文献   

16.
要闻资讯     
《老年人》2009,(2)
国务院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为此确定了七项措施。一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是鼓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14,(4):34-35
近日,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举行向困难求职者特别是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棉衣仪式,标志着“我们和您在一起”贫困家庭就业援助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援助活动是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进一步丰富就业服务内容,积极发挥窗口单位作用,贯彻落实“扑下身子服务”精神的重要举措。活动从2014年1月4日开始到4月30日,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将举行4场以上针对家庭困难求职者特别是困难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为求职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并发挥“分享”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育者,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启蒙者。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基于此,本文就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冷毕丹 《职业》2011,(3):173-174
近年来,随着畜禽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许多大中型养殖企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剧增,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更是深入企业、深入农村的实干人才。据统计,近3年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毕业生数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每年都在1∶4以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成了各大用人单位的"抢手货"!但毕业生到单位后跳槽率不断增高,许多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达不到用人单位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在全国大学生分配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屡屡听到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生抢手的消息,有的用人单位提前到学院预定,有的甚至花钱“买”大学生,即使如此,也还不能满足供应。近几年,希望到学院来工作的硕士、博士、教授也有300多名,已经来了百余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