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3.
4.
秦庆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1)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劳动”的思想,是共产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灭劳动”不是空想,而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推论。“消灭劳动”的条件是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劳动者逐步退出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微电脑的普遍应用已经展示了这样的前景。文章指出消灭劳动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文章还在劳动与生产范畴的联系与区别、“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等问题的探讨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6.
7.
"义"并不是一个具有主体意义的伦理道德范畴,而是一个附着物,是与其他道德、事物、行为相联系的中介,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对人们行为道德的内在规定。在《三国志》中,与"义"有关的词汇则近70个,超过了"忠"、"孝"、"仁"三者词汇的总和。以"春秋之义"来表达时人的道德态度,指导、评价人们的行为和大量以"义"为名的杂号军职的出现是三国"义"伦理的两大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前言1978年度经济理论学会提出了把工人阶级主体形成论作为共同研究的主题.这样做是考虑到这样两个背景:一是近年来由富泽贤治、山口正之等提出了工人阶级主体形成论.这个论点着眼于"劳动社会化",认为劳动社会化一方面通过分工协作赋予工人以管理的能力,一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对东西方宗教做了比较,界定了南禅解脱论历史地位形成的起点;概述了南禅解脱论形成前史,点明它的理论渊源;指出顿悟是南禅所强调的惟一解脱方式,分析了以顿悟为核心的解脱论体系数 相似文献
11.
宋人的"自得"说,是融合儒道、兼取佛禅而用于人生、用于文艺批评的一个突出范例。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论证儒学、理学及禅宗思想对"自得"说的影响方面,扎实而有力。但论及道家思想的影响时,或材料不足,或语焉不详。探讨以《文子》《庄子》《淮南子》《抱朴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与宋人"自得"说的内在联系,以弥补研究中的薄弱,并从生命的自由意识入手,对"自得"说做独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13.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处理好劳动和报酬的关系,使劳动者能够实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劳动是报酬的基础,劳动量差别是报酬量差别的依据。只有承认劳动差别,才能承认报酬差别。林彪、“四人帮”不承认报酬差别,在分配上搞绝对平均主义,就是建立在否认社会主义存在劳动差别这一虚假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彻底铲除林彪、“四人帮”这一虚假基础,使劳动报酬差别反映按劳分配规律要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是我受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启发形成的观点。1985年在一些会议上讲过多次。1986年应德中友好协会瑞士友协的邀请,我到前联邦德国与瑞士许多城市作巡回演讲,同年到印度孟买出席世界经济学家大会和到日本访问期间。都曾就此作过几次演讲。有两个演讲稿在1988年出版的拙著《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第四卷中发表了。在我的这本文集中发表了我从前联邦德国和瑞士回国后所作的一次报告和写的一篇文章。这是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六七年前所作 相似文献
15.
16.
17.
二十五年前曾写《“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一文。当时虽然被视为修正主义观点受到批判,但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社会实践,特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还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现在回顾前文,有些观 相似文献
18.
19.
论劳动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科学地论证了劳动的差別。然而,理论界过去在这方面研究得却很少,宣传更不够。时至今日,有些同志对劳动的差别仍然不清楚,使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遇到了一定的思想障碍。开展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差别的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劳动的绝对差别和相对差别从双重见地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有质的差别,也有量的差别。我们先来考察劳动的质的差别。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劳动有质的区别。后来,在《资本论》中,他又提出了劳动的质的含义:“劳动的质,即劳动的性质和内容。”因此说,劳动的质的差别就是劳动的性质和内容的差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