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五四启蒙运动初探兼评“五四启蒙运动中断论”朱玉湘1915年《青年》杂志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封建的文化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①但从50年代起国外就流行所谓新文化运动被政治所阻挠而中断或弄糟了的论调。前几...  相似文献   

2.
林非 《东方论坛》2004,(6):23-27
"五四"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之简单比较,它所面临的严峻局势:一方面是民众的远未觉醒,如何消除浓厚的奴性主义意识,树立人权与公民的观念,必须花费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是它的根本任务,在于要建立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现代文明秩序,这样就必须批评与消除传统文明中陈旧和过时的东西,因此就必然会触犯死命维护它的腐败的权势者,受到他们猛烈的反对、攻击和迫害.这样的形势必然会出现激进主义思潮,以便更好做到发聋振聩.陈独秀与鲁迅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其实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明的见解,也还是具有相当全面的观念.而不同于此种范型的杰出启蒙主义者蔡元培,则提出了"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主张,这对于启蒙过程的长期性来说, 应该是更为适应的. 林毓生认为"五四"启蒙运动,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明,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则是由它发展而来,此种见解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实际情况,不过他提出了一种很值得加以认真讨论的见解,这有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九年五月,“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 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迅速波及全国。灾难沉重的河南各阶层人民,迅即行动起来,投入战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省会开封的青年学生,首先起来响应,各学校纷纷集会演讲、上街游行,高呼“内惩国贼,外争国权”、“还我青岛”、“抵制日货”等口号,并进行街头宣传。古城开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前爆发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曾经在河南引起广泛的反响。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河南引起反响,是和当时河南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民族觉醒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意味着思想启蒙运动关于提高青年觉悟、造就一代新青年的直接目标已初步实现,从而促使启蒙者进一步思考启蒙运动的发展问题。“五四”后,胡适与陈独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提高”与“普及”的不同主张,便代表着两大思路,预示了启蒙运动的两种走向。本文拟对这两种走向作一番溯源与追踪,从一个角度考察五四启蒙运动自身的逻辑发展,如何逐步地促成启蒙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 一、关于“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再认识和再评价问题今年是“五四”运动的七十周年,也是中国新时期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对“五四”运动的再认识和再评价,已受到国内外许多学术理论界人士的注意,并已出现多种多样的意见。人们把“五四”运动区别为新文化启蒙运动和爱国政治运动,这有利于再认识和再评价的深化。而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科学的再认识再评价的前提。“五四”前后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开始的时间较先,高潮时期是以本世纪前期《新青年》出版前后那段时间作为主要标志。这个新文化启蒙运动虽然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它不但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其主要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是相通的;它的精神,根据当时的科学和民主两大旗帜,和自由、平等等口号的提出,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加以表述: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历来也被称为思想启蒙运动,因为它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着渊源关系,虽然两者的历史内容不尽相同,但所表现出的反封建文化的激进批判精神与崇尚理性的精神则是一致的。欧洲启蒙运动思想批判的锋芒是指向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的。宗教神学维护封建贵族专制与僧侣特权,并对人民实行精神蒙昧,因而启蒙主义思想家们视之为文化思想的毒瘤,并对之进行激烈的解剖与批判。这种批判是对中世纪文化传统之整体性的批判,诚如恩格斯所说是“非常革命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格的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因发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因此又被称为"五四"启蒙。这场运动将以资本主义配置为典范的现代性观念广泛传播,但最终中国还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文化心理上来看,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即"五四"青年传播的启蒙思想本身存在误读,混沌不明;近代中国的启蒙一直面临着"救国存亡"的压力,社会主义更好地回应了富国强民的需求;儒家传统文化作为群族心理和生活方式参与进现代性建构,影响着民众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早已为人所共知.但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反响却很少为人所重视,而这一点又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和民族史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接触到的资料,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请同事指正.  相似文献   

10.
扬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继承、发扬“五四”革命精神,充实地方革命斗争史料,我们翻阅了一些材料,走访了一些老人,从初步了解的情况来看,扬州在“五四”运动时的活动是具有一定影响的。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后,消息传来,小城扬州倾刻沸腾起来,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满怀正义,奔走呼号,闻风而动,投入了爱国斗争。  相似文献   

11.
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之际,想写篇文章。查阅资料,闭目沉思,思绪杂然。待及读了李泽厚先生《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顿有启迪心智之感。这篇纪念短文,就是李文读后的感想。手段:个体本位主义代替群体本位主义马克思认为,人的独立性,“只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以血缘群体为本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个体普遍沉没于群体之中,对  相似文献   

12.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就与茅盾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作成相关。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倡导建设新文学的理论体系.2,茅盾提出了当时最切实可行的“为人生”的”进化的文学”观。3.茅盾在如何创建新文学这一重要问题上.持有当时最先进的态度与方法。4.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最早扶植者和宣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拓荒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五四启蒙运动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是要反对腐朽的封建势力,建立自由、平等、文明的现代秩序,两国的知识分子都在不懈地追求这一秩序的建立,我们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到两国知识分子在试图改变本国命运中所具有的超越意义的探索发现,又可以发现这两次运动中某些层面上无法遮掩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1925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革命的大浪潮,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前进,为消灭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在这场革命风暴中,全国各民族、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向惨杀我国同胞的帝国主义作了英勇的斗争,谱写下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 “五卅运动”在河南,范围广阔,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不仅工人、农民、商人、士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的认识中,“五四”是一极为宽泛的范畴,有时是指“五四”运动,但更多时候是指“新文化运动”。鲁迅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是先抑后扬,而对“新文化运动”则是肯定之时亦有反思。他的“五四”叙事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整体性观照视角下的“反思”式书写。对知识分子与传统同一性存在的表现及超越意向的寄寓等,让其生命体验蕴蓄着新的淬炼和升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是由山东问题引起的,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青岛和胶济路矿权益是“五四”运动的基本要求。因而深有切肤之痛的山东人民非常积极地参加了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并且表现出了一些较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我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以科学和民主两大旗帜,和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的反封建的思想基点,成为近现代史转折时期的一次最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虽然这个运动经过七十年尚未实现现代化目标,但五四精神至今还在焕发着光辉,成为指引我们向改革开放、向现代化前进的火把。为此,本刊组发了几篇文章。我们发的有关文章,力求有新意,有自己的角度和独立的见解,因此,很可能是不成熟的,甚至可能是不无偏激之处的。但也需说明:“四平八稳”并不是我们的办刊目标。当然,我们很欢迎指教。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碰撞,对儒学的态度演变为政治制度、政治文化观念的对立,"五四"人批判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其核心的儒学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自由、平等精神相悖,试图用民主、科学在中国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及学术思想,认为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没有存在价值,割裂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反思"五四",牟求儒学的新发展,应继承、发展"五四"的批判精神,实现对传统文化破与立的结合,推动它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五四”精神是什么精神?它是爱国精神,是民主与科学精神,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社会主义精神,是三种精神的互相贯穿与互相联结.一、关于爱国精神.爱国,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传统.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在对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在英、法、日、俄、美、德等侵略欺压中国的国家中,日本是后起者.但早在辛亥革命以前,日本就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事实俱在.辛亥革命后,日本又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在山东与德国交战,并把德国在山东掠夺去的、本应交还给中国的权益抢去;而且与袁世凯订立密约“二十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