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的应用,网络技术的普及,再加之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主化趋势的加强,公民借助网络表达政治主张,诉求政治利益,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现象。这一参政渠道既具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网民身份的虚名化和模糊化,网民政治表达的非理性和极端化,网民政治情感的情绪化和民粹化,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限度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拓宽参政渠道,推进制度化建设,树立信息权威,规范网络秩序,培育公民文化,提高网民素质,是破解这一时代课题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网民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监督官员的另一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立。但网络监督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如可操纵性和欺骗性、非理性和情绪性、网络暴力、侵犯他人隐私、法律法规不完善。因此,必须通过立法的完善、网站、网络道德的建设、信息的公开、舆论的引导和反应的积极、观念的转变等方式,促进网络监督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透过网络流行语看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流行语是青少年使用频率高的网络语言文字,可分为数字谐音类、语言异化类以及其他类这几种主要类型。网络流行语产生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青少年群体特性及其身心发展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网络流行语中可以简单分析出青少年的价值态度:简单从约的价值理性、虚怀纳广的价值胸怀、求新求异的价值选择、富于创造的价值精神、非理性的价值表达。青少年价值态度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过程,对其研究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时代向前推进,人类的整个生活结构,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工作、学习、娱乐,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自从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青少年一直是网民队伍的主体,尤其是随着近几年网民队伍的爆炸性扩张,青少年上网的人数更是与日俱增。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也能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面对扑面而来的青少年网络犯罪、网络黑客、网瘾等问题的出现,对青少年在网络时代的网络伦理分析就成了必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校园网络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教育教学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网民特征结构的调查,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成为网民结构中的主要成员。面对如此庞大且又特殊的受众群体,研究高校校园网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实用、生动活泼,不但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向。回顾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其演变规律是外在形式上从简单到多样化,表达意图上从自由的网络交际、文化恶搞到话语权的诉求需要等;其演变动因离不开网民娱乐生活需求、生活压力排遣以及监督权的追求等原因;其传播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汉语言的纯洁性、文化传播的伦理观、社会价值观、文化的创新性等方面。展望其未来,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会持续升温;网络流行语会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新闻热点事件、表达诉求类网络流行语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浙江、湖南、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资料,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网民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一个新场域,网络交往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维系已有的社会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扩展了青少年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主导青少年网民网络互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追求互动本身的快乐,网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网民的社会交往规则;对许多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不仅是一个互动媒介,而且是一个自我呈现的媒介,网络交往使青少年更加开放、多元、弹性地呈现自我;青少年网民在网络空间的社会交往,以个人兴趣、感受和情感表达为主要内容,是一个陌生人之间个人兴趣、感受和情感分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事件源于现实社会的利益矛盾,因网民有目的参与而内隐了潜在价值目标,体现出特定的价值取向。由于参与主体关注点的转移,以及时间、情境变化乃至事件本身的演变,网民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会发生转变,从要求经济利益平等到追求实质公平。正视这种转向并分析其动因,将会为公共政策机构及决策者带来若干决策启示:一是积极回应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保障分配公平;二是着力构建社会公正价值体系,维护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特点:认同环体由现实世界转向现实与虚拟相结合,认同受体由国家控制新闻转向网络信息多元,认同介体由外界灌输转向自我选择,认同载体由唯一性转向多样性。根据青少年网民的认同规律,应优化其认同环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传播力,并发挥其认同载体的凝聚功能。  相似文献   

10.
聚焦于信息渠道对网民诉求表达倾向的影响,使用“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首先构造了网民诉求表达倾向的三个潜在类型,然后通过多分类Logit模型和广义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渠道对网民诉求表达倾向的影响因其经由政府信任这一中间环节体现出不同效应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经济行为人来自某行动的所得与采取同样行动的人的数量呈相关性时就存在网络外部效应,此时,人们的行动是互补的。若分散的私人信息不能有效加总,当决策者采取序列互补行动时,就会出现非理性的从众行为,当行动者放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而跟随前一个人的行动时,信息瀑就发生了。如果将行动置于不确定性、互补性和分散信息状态下,不论是否序列行动,都可能发生群体协调行为的失灵,这会导致帕累托无效率的结果、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普及化与网络道德建设的滞后性,已经成为高校道德建设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和急待解决的难题。高校的网络学术道德、网络交往道德和信息选择的价值取向失范严重。规正网络行为势在必行。加强网络教育是网络道德健康发展的首要基础;完善校园网络是提高网络道德水准的重要保障;健全行为规范是避免网络道德"越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为特定环境中的独特个体 ,蝉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主要用于表现悲秋主题。在蝉意象的不同层面上 ,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种种复杂的高洁心态、畏祸心态、超脱心态等 ,并外化为各异的人格构成。在蝉意象的价值取向上 ,形成了由感性情感层面到理性道德层面再到非理性超脱层面的价值建构。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非语言语境中,网络交际者明显处于核心地位。正因如此,网络交际者赋予了网络言语显著的语用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交际者对经济原则的强调;二、网络交际者在功能假信息中所表达的会话含义;三、网络交际者对轮流说话的会话结构的颠覆;四、网络交际者对语言的随意使用和在其话语中表现出的非理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现实问题,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以人为道德主体的行为价值问题,即人性问题。当网络虚拟空间中人性自利成份过分膨胀,而制约它的理性工具过分软化,就容易引发人的道德人格扭曲、道德冲突等非理性倾向的网络道德问题。从现实人性善恶趋向于自利入手,对网络所带来的道德失范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以求网络道德的理性复归。  相似文献   

16.
结合服务科学领域价值共创最新研究进展,将价值共创引入到网络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即从"企业战略导向-企业行为-企业绩效"的研究思路入手,同时考虑外部环境中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协调和约束,以及企业发展阶段的调节效应,构建了网络导向、价值共创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情境影响的概念模型。对212份新创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价值共创在网络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企业所处制度环境以及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均在网络导向与价值共创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思想的外在形态表现出非体系性,其理论根源在于非理性怀疑论思想,然而学术界恰恰有人以此为据来贬低其学术地位。事实上体系与非体系来自于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不同,分别带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色彩,从根本上讲不宜作为一种价值标准来衡量不同性质之文化。非体系性乃是近现代哲学追求的目标,钱钟书的学术取向实际与世界学术发展的基本走向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价值意识取向决定着人类的行动。自然内在价值是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反思而得出的一种新兴伦理学范畴。自然价值论的宗旨是通过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界之间具有必然的伦理关系,把传统人类道德原则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调整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活动,缓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约束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改善人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 ,网络的发展已经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产生了巨大冲击 ,并直接影响到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高校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尤其是对其教育工作者必备素质构成的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主要由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网络信息素质、深厚的文化知识素质、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素质、开拓进取的创新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六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其理念定位是有经有权,有破有立,利人利物;其价值取向是志在和谐,事在小康,路在持续。生态文明的路径依赖包括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转向知识资源的科学增值,从“单向索取”转向人与自然合理的“物质交换”,从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向集约型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