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通>从明代中期重新传播以来,明清两代学者在对其进行校勘、注释的同时,也对其展开了批评.这些批评基本上是褒贬兼有.同时还对其史学理论、史学主张进行阐发,并有所创新和付诸实践.由此推动了明清时期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黎文丽 《唐都学刊》2006,22(5):34-36
刘知几撰写的《史通》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专著,而且也是我国具有开创性的一部古代编辑学论著。《史通》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的编辑思想和编辑原则,即系统的编辑主体观,明确的编辑意识,简约的编辑风格,严谨的编辑方法。这些思想和原则对于今天的编辑学研究仍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为了把日本拉进西方集团的营垒,对昭和天皇免予起诉,并通过旧金山条约对日本彻底"松绑",一大批负有战争责任的政客、官僚、财阀要员重新钻进政坛,致使日本旧的国家机器在一定程度上继续运转,战时的"皇国史观"和"军国史观"等货色开始回潮.随着东西两大阵营冷战的深化,日本在追随西方积极反共、反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时,不断变换手法、倒行逆施,朝着政治、军事大国化的目标迈进.发展到今天,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公然联合开进战区,和平宪法被彻底架空,日本总理再三再四地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动向引起亚洲人民的警觉和不安.  相似文献   

4.
罗文波 《探求》2012,(4):41-43
广州市把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作为巩固创文成果,建设幸福广州和新型城市化的战略任务。我们应通过六个必须来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即必须深刻认识深化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清醒认识深化创建仍存在问题;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必须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广泛依靠群众,做到执政为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唐代皇帝要求宰相重视为朝廷选拔优秀官员,许多宰相也以此为己任.唐代宰相主要通过与皇帝当面讨论和向皇帝上书两种方式阐述他们选拔官员的思想,其内容丰富、深刻,对唐代选拔官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唐代宰相选拔官员的职责及思想的论述,揭示唐代宰相在朝廷选拔官员中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建立中国民俗批评学的几点思考周继鸿在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之际,我国的民俗学运动经历了它的发轫与开拓期,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和实绩;但是,如果谈到民俗学的真正展开和繁荣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还应该说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新时期至今这段时间。众...  相似文献   

7.
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中欣 《社会》2002,(4):4-8
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 ,似乎已经离不开大众传媒了。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可以说 :传媒即生活、生活即传媒。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介入妇女研究领域 ,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范畴来审视今天的大众传媒 ,便是这篇论文的缘起。一、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学意义上对社会性别和大众传媒的相关理论理解 ,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国本土的传媒与社会性别互动状况。研究方法主要对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作文献分析 ,并结合笔者对大众传媒的大量现实观察和分析。“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到今天 ,已经日益成为女性主义学…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5):1-5
习近平扶贫战略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指引。要以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要形成社会合力、要提高精准度、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思想为指导,努力掌握履职尽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本领。  相似文献   

9.
对批评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短文中 ,作者试图回应倪培民和理查德·斯蒂克勒教授对安乐哲、郝大维新近的《中庸》译释所提出的建设性批评。作者感激倪培民和斯蒂克勒教授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仔细研读他们的著作。他们与倪教授的主要分歧在于如何运用恰当的英文术语译释中国过程性世界观。相形之下 ,安乐哲、郝大维与理查德·斯蒂克勒教授有着“实质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清水几太郎是日本战后著名思想家,在1945-1960年间积极参加和平运动,被称为"庶民思想家""民众的代言人"。尽管其后来思想发生转向,但也不可否认其和平思想对当时日本和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水几太郎的战后和平思想是围绕着和平运动展开的,主要包括反对单独媾和、军事基地、再军备、修宪等内容。这却促进了当时大众运动的蓬勃发展与和平思想的普及。支持激进主义虽然是其思想的独特之处,但是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和反对。将清水几太郎的和平思想放在战后日本和平运动流脉中进行考察,分析其思想内涵、特征与影响,既有助于客观评价清水几太郎,也有助于深刻把握当代日本和平运动的发展与走向。  相似文献   

11.
刘世文 《阅江学刊》2015,(2):114-120
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之威,新媒体艺术成为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形态。与新媒体艺术实践的活跃相比,新媒体艺术批评显得滞后和不尽如人意,亟需建立一套有效或恰当的新媒体艺术批评机制。建构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需廓清艺术批评、媒介批评和艺术媒介批评几个重要概念,阐述其内涵及相互关联。新媒体艺术批评需要建立在五要素即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媒介的基础上,以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变化和新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2.
陈新红 《生存》2020,(12):0219-02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必须将保护幼儿生命和加强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可见,在幼儿园工作中,安全教是重中之重。幼儿园教师必须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就学习或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对幼儿进行提高自身保护意识的教育。针对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做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越  王丹 《社科纵横》2006,21(2):87-8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仲裁这一古老而又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将越来越被广泛适用于经济生活中,并且不断被人们所认可。仲裁制度在中国实施较晚,要想保障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司法对仲裁的法律监督。从目前中国情况来看,司法对仲裁的法律监督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赵安民  董秀玲 《社科纵横》2011,(8):12-13,17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社会转型期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不仅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实践的呼唤。本文解析了社会转型期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价值,分析了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状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10期刊登了王晖《什么是方志》一文,其中对"方志"及有关条的词义作了分别解释.读后感到有不少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商榷.而这一条应该是《方志百科全书》最重头的一条,似应仔细推敲.故不揣冒昧,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求教于各位专家. (1)"方志".原文云:"又称地方志、志书、志,是记述某一地方古今各个方面或一个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记述各个方面情况的为总志,记述一个方面情况的为专志."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谭其骧先生在《地方志与总志》一文中早就指出:"地方志不同于总志.地方志顾名思义是记载一个地方事情的.地方志所记载的地方可大可小,大的一个省一种志,小的不管一个县一个镇,也可以有县志或镇志.尽管可大可小,但总而言之是一个地方一种志.因为记载一个地方的,所以地方志简称就叫方志.‘方’是对全国而言的,‘方’是‘总’的对立体.凡是以全国为记载对象的,那就不能叫它地方志.  相似文献   

16.
学校系统是一个人员比较单一,管理比较完善,安排比较稳定的环境,社工作为第三方插入进来,必然要面临不同服务、不同专业的融人问题,而目前中国的教育主要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而这与社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有偏差,导致社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容易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伍依兰 《社科纵横》2008,23(9):114-115
本文主要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对西方解构批评的吸纳,表现为:包括超越传统的二元逻辑;重新认识语言符号;借用"异延"等独特概念;模仿解构批评模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着批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后殖民主义心理学等处于边缘地位的心理学分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主流心理学展开了批评。这成为主流心理学自我反省、不断完善的动力和源泉,促进了主流心理学反省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完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15,(4):151-157
柳诒徵立足时代全面考察中国传统史义,指出中国传统史学以道德仁义为原则褒善贬恶,这既是建立人间基本秩序、维护人道的必然要求,又是受命于天的善善恶恶之人性的自然生成,故传统史义上承天命、下涵人道,既获得了超越的天道支撑又具有现实的人道依据;其次,中国传统史学在褒贬具体人事的过程中强调正义与不义相反相成、常义与变义相辅而行,呈现出灵活通变的辩证思维,故柳氏以与时俱变、与事俱变的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史义的实现模式;最后,柳诒徵又引入权利与义务等现代观念分析君臣伦理,揭示出中国传统史义的普适意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义的现代发展路向。柳诒徵对中国传统史学大义的阐释既饱含浓烈的家国情怀又富有冷静的理性思考,既坚持传统的治学方法又采取现代的学术研究路径,其新旧夹杂的治学风格与著作方式虽有助于传统史学的现代化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20.
论朱熹对苏轼的批评与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唐都学刊》2008,24(2):103-108
理学大家朱熹曾尖锐地批评过苏轼.其批评态度大体上是前抑后扬.后期,朱熹不但接受苏轼其学,褒扬苏轼其人其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甚至在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契合.探讨了这种转变的原因,以及这种转变在苏轼研究、朱熹研究与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于当代学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