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女性角色的困惑及合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妇女问题,就要了解和研究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地位、角色的合理性以及妇女多重角色的矛盾冲突和协调问题。本文将就女性在角色变迁中的困惑,及搞好角色的协调和转换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一、女性在角色变迁中的作用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人们在日益...  相似文献   

2.
母亲角色与妇女就业——对北京城区职业妇女的调查王凤仙一、问题的提出近十年来,妇女家庭角色与职业角色冲突困扰着研究者,1994年《光明日报》用很多的篇幅讨论这一问题。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妇女角色冲突被列为论坛专题。妇女的家庭角色是母亲角色与妻子角色的...  相似文献   

3.
战后40余年来,随着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她们所承担的角色数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后,日本妇女首先经历了“专业主妇”时代,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丈夫在外工作,妻子留在家中专门处理家务,照料子女,妇女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妇女在妻子、女儿、母亲、工作者等诸多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极为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本文认为,争作“女强人”并不是妇女人格独立的唯一途径,更主要的是要求摆脱性别的岐视和社会的偏见,学会“弹钢琴”,从而寻找到角色的最佳归宿。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妇女组织立足社区开展妇女工作,她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宗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在强调妇女为本的同时,注重发展两性的平等伙伴关系。如香港九龙妇女联会紧紧抓住将两性观点主流化的主线,努力消除外界对妇女角色和能力的成见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2008,(19):26-26
香港的妇女组织立足社区开展妇女工作,她们的工作理念和服务宗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上:一是在强调妇女为本的同时,注重发展两性的平等伙伴关系。如香港九龙妇女联会紧紧抓住将两性观点主流化的主线,努力消除外界对妇女角色和能力的成见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家族文化是以血缘为本位的.亲缘原则、家长权威、差序格局、关系意识、信任度的内外有别、特殊主义、泛家族化是我国家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家族文化以其特有的优势破解了家族企业在创业之初的难题.中国的家族企业在受益于家族文化有利元素的同时,家族文化不利元素也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优秀的家族企业文化是家族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家族企业更应该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培育,建设以人为本的家族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周丽苹 《浙江学刊》2006,(1):207-212
本文通过对深入访谈资料的分析,以了解浙江省云南籍被拐卖/骗婚迁妇女/儿童在迁入地的基本状况,目前有怎样的角色和身份,为什么做出相应的选择,需求和优先问题是什么,其生存的社区环境如何,身份转变及其转变的主客观因素等。从一个侧面反映浙江外来婚迁妇女的生存状况和存在问题,为改善外来婚迁妇女生存环境的决策提供基础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王赳 《浙江学刊》2006,(5):209-214
20世纪初英国妇女参政运动中出现一个以激进的方式来争取妇女投票权的组织WSPU,它的著名口号是“要行动,不要言辞”。但实际上这个组织在实际行动中表明她们既要“行动”,也要“言辞”,即注重自身话语的表达与扩张,以期形成一种力量来引领公众的观念。本文以WSPU的报刊《给妇女投票权》为中心对此进行考察,以解读妇女在争取话语权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女工、知识妇女最集中的地方,上海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使上海妇女呈现出鲜明的都市风格和“海派”特征。研究和考察上海妇女地位的意义在于,在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上海妇女的今天预示着大多数中国妇女的明天和未来。一、上海妇女的经济地位上海妇女地位的“海派”特征首先表现在她们具有丰富的社会角色和多彩的职业形象。在上海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她们是名副其实的半爿天,以投身工作、贡献社会确立了自己的经济地位。妇女的就业状况总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上海工商  相似文献   

11.
妇女问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 ,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 ;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 ,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 ,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个层面内涵 ;从总体上看 ,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 ,因而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加以解决。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生产异化的结果 ,解决妇女问题有赖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从根本上有赖于社会全面、自由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即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层面内涵;从总体上看,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其解决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异化生产的结果,其解决在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3.
市场角色主体关系主要体现为政府角色、企业角色和消费者角色之间的结构关系。在我国转型市场时期,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作为市场角色主体,其角色主体结构关系倾向于政府角色——企业角色的结构取向,而成熟市场则是以消费者角色主体为核心取向的结构关系。在我国转型市场角色主体转化过程中,要依据市场自身规律,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市场定位,政府要通过克制过急心理来调整其决策行为,企业要通过营销竞争来提升其竞争理念,消费者要通过品牌选择行为的成熟来促进市场发育,来完成市场角色关系的和谐有序转化。  相似文献   

14.
离婚诉讼中女性原告多的社会心理因素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社会环境的历史演变即妇女角色地位的提高、自主意识的觉醒,是离婚诉讼中女性原告较多的前提条件,但在不幸家庭的微观环境中,一般来说,妇女起诉离婚的优势动机却是为了摆脱家庭角色的不自主、不平等地位;由于转折时代对两性传统角色规范的精华与糟粕分辨的困惑,以及由此而来的取舍定夺的迷惘,使夫妻家庭角色期待极易失调,妇女因较多地否定旧角色规范而常对丈夫的温顺、抚爱寓于过高期望,故在夫妻互动尤其是冲突后的幻灭感和沮丧心比男子更甚;由历史积淀、社会熏陶所形成的女性若干心理特质,也常成为夫妻冲突的诱因及妻子起诉离婚的酵素。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妇女投身革命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妇女身体政治化的过程.妇女的革命与妇女自身的解放、民族的解放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属于个体的身体被不断建构和社会化.革命妇女剪发乃至剃光头,表明妇女解放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一种互相认同或紧张的微妙关系.在战争年代,妇女的身体与革命之间具有某种张力,一方面革命将妇女的身体带入更为宏大的社会场域;另一方面革命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消解了妇女的性别意识,让妇女在参与革命的过程中忽略或暂时放弃了自身的性别身份.  相似文献   

16.
从“芙蓉姐姐”现象看妇女社会工作在妇女维权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昨日“木子美”到今日的“芙蓉姐姐”,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女体旋风,其气势之磅礴。本文从“芙蓉姐姐”这一网络热点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角度追寻其背后的实质,利用妇女社会工作的特殊专业视角,探索其在妇女维权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从而实现妇女人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角色的困惑与女人的出路──“当代职业妇女角色冲突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童芍素妇女以广泛就业的方式全面地稳定地参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的世界潮流,这对妇女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意义深远。然而。获得了就业权利和相应社会地位的当代职业妇女却普遍面临着...  相似文献   

18.
参政是人类参与社会实践的高级活动。妇女参政是妇女解放更高层次上的内容,妇女参政的水平则是妇女解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妇女随民族、阶级的解放而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独立和诸多权力,其中也包括参政权,即参与国家政权管理,担任各级领导的资格和权力。遗憾的是,解放40多年来,我国妇女参政的水平还较低,应享有的社会地位和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不相适应。究其原因,有历史的,社会的,也有妇女自身的。本文试图探讨妇女参政的自身障碍,以期对妇女参政起点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伟明  孟广宇 《学术交流》2012,(12):147-150
留守妇女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新兴群体,她们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通过问卷调查和召开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留守妇女的政治参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发现留守妇女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劳动强度大,家务负担重;夫妻聚少离多,婚姻不稳定,自身权益缺少保障;文化生活少,治安隐患增加,缺乏安全感;儿女外出务工,老年留守妇女问题凸显。鉴于此,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留守妇女整体素质,创建和谐家庭;创造条件,尽可能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留守妇女生活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0.
角色理论通过对角色行为改变和及其原因的研究,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在角色理论分析的视野中,医院志愿者属于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表现性角色,从而决定了其规范性、无偿性、非功利性特征。在角色采择和角色扮演过程中,个人只有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和自知能力,并衍生成为合格的角色技能,持有正确的角色期待,方能顺利完成医院志愿者角色行为。为防止和纠正志愿者对于自身归属医方还是患方产生困惑、不了解志愿服务内容、对志愿服务产生负担思想、作出不称职行为等角色失调情况,可通过正确定位医院志愿者角色、清晰明确医院志愿者角色行为标准、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日程、及时疏导志愿者负面情绪、建立医院志愿者激励机制、提升志愿者自我价值认知等途径以完善医院志愿者角色塑造,充分发挥角色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