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巧 《探求》2013,(Z1):157-15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而建立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就是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方便群众,进一步强化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治安防控整体能力,促进综治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平安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作用一、强化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一)深化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夯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基按照省、市、区关于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  相似文献   

2.
张姝 《社科纵横》2012,(10):31-33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激增,面临一系列独特而复杂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再加国际外部环境的影响与渗透,恐怖暴力事件频发,西北的社会稳定成为影响全国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新的应对之策,重视社会服务,增强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加固社会"稳压器",构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四级网络;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创新社区人口管理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打、防、控为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机制;建构以基层社会组织为基础的综合治安管理体系。西北民族地区基层治安管理应在法制化的基础上,强调全社会参与、加强社会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5):66-69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余庆等地方实践,发现社会矛盾纠纷大多产生于基层,必须化解在基层;应通过解决民生实事从源头上加以预防和化解;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工作方法;与稳步推进基层协商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黄伟忠 《社科纵横》2009,24(4):22-24
社会转型的加快,使基层社会矛盾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土地承包纠纷居高不下、土地征用纠纷反复、劳资纠纷动辄引发群体性事件、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引起的纠纷增多。为了有效预防、成功调处和防止激化矛盾纠纷,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从黉l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夯实社会稳定基础,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公安分局在市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构建平安和谐幸福家园为主线,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牢固树立“立足本地、服务全局”的工作理念,积极拓展服务职能,用更高的标准全力打造民意主导警务新格局,全力确保全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安定,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如今,已连续7年蝉联省级平安区荣誉称号的朝阳市龙城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平安建设知晓率及参与率都在不断提升;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宽松、和谐、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龙城区注重源头防范和苗头化解,建立健全了征地拆迁及补偿、环境污染、劳资矛盾、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行业性、专业化调解组织,使一批矛盾纠纷和涉稳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10):105-108
我国的传销群体具有复杂性、组织严密、欺骗性、职能化特点,传销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道德基础和诚信体系,造成个人和家庭生活伤害,引发刑事案件,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传销群体对社会政治稳定也带来了潜在威胁,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扩大。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抵制传销的良好社会氛围,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决取缔现存的传销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扩大就业机会,强化对出租房和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基层监管防控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娟 《社科纵横》2012,(8):51-52
近年来受社会转型影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问题凸显,地方政府维稳压力增大。面对诸多社会安全管理难题,地方政府必须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健全动态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集成化的社会力量联动体系,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王焱 《社会工作》2011,(12):83-85
中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随着政府的转型也正在由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公共服务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运行机制上以公共服务为中心,以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为目标。公众安全需求的意见表达机制、意见聚合机制、决策和执行机制和基于公众评价标准的评估机制、反馈机制是新型防控体系运行机制的主要方面。这些机制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循环往复系统,不断推动防控体系进行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0.
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体制创新,是要探寻一种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替代传统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并通过这一新管理体制的有效运作,来动员社会,解决城市人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社会的治理体系是单位管理模式,即通过各种各样的单位,来履行资源配置、社会动员、人的需求的满足等多种功能,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即管好每一个单位,就等于管好了城市社会。由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均成为行政附属物或准行政组织,因而单位管理模式的…  相似文献   

11.
陈宏 《创新》2012,6(2):25-29,12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基层政府应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根本,把基层社会矛盾的调处作为常态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构建系统的社会矛盾预警、防范和化解机制,妥善调处各类矛盾冲突事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转型当前遇到的阻力与障碍包括:由军事管制型向官僚治理型转变之难,运动式治理向法治化治理转型之难。目前防控体系的转型面临着双重任务,法制化、正规化建设是基本任务,同时还有由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的转型目标。转型过程中社会治安的困境与成效并存,以犯罪预防为重点,以满足公共安全需求为目的,提高法治化程度以逐渐转型。  相似文献   

13.
王焱 《社科纵横》2011,26(6):73-75
中国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随着政府的转型也正在由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计划体制下公民参与模式是"官僚—动员"模式,治理方式是管制型治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民参与模式转变为"自愿—权利"模式,治理方式是公共服务型治理。公民参与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过程中参与内容由参与实施转变成参与安全需求表达、参与社会治安决策和实施、参与防控体系绩效评估。新型参与模式与公共服务型治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王焱 《社会工作》2011,(6):83-85
中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随着政府的转型也正在由管制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公共服务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运行机制上以公共服务为中心,以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为目标.公众安全需求的意见表达机制、意见聚合机制、决策和执行机制和基于公众评价标准的评估机制、反馈机制是新型防控体系运行机制的主要方面.这些机制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循环往复系统,不断...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社会治安防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霞 《社科纵横》2010,25(3):50-52
农村和谐稳定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距离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必须为新农村建设着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甘肃省华池县农村治安状况、县公安局的机构设置、农村派出所警力的配置等问题的研究,认为农村社会治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王芬 《探求》2022,(6):67-76
积极构建网格智慧工作体系,以形成反应便捷、协同高效、服务精准的“微治理”单元,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防线。近年来数字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的技术化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汇集在一起,以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服务融合为基层赋能的网格化运作逻辑,极大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基于广州“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智慧网格治理建设实践可看出,打造智慧网格需进一步从理念更新、信息整合、流程优化、平台开放、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创新,探索完善路径,以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的信息化智慧化转型,为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夯实根基。  相似文献   

17.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民无“安居”。哪能“乐业”?要保持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抓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光靠哪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采取一些零碎的单项措施是不能奏效的,必须把它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方各面都行动起来,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方能收到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呢?笔者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的社会冲突大多数源起于基层。亟需我们稳定基础、防治兼顾。天津市唐口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群众诉求调处四级网格的做法,为疏导和化解基层冲突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的社会冲突大多数源起于基层。亟需我们稳定基础、防治兼顾。天津市唐口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群众诉求调处四级网格"的做法,为疏导和化解基层冲突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探求》2013,(Z1):168-168
平安是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是打造智慧天河的基础,更是创建幸福生活的第一要素。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创造良好的执法、司法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时宣传天河区政法战线取得的成果,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中共天河区委政法委员会于201 2年创办了《平安天河》季刊。《平安天河》季刊常设聚焦、政法360。、政法面对面、禁毒在线、社会综治、政法看台、幸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