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德辉 《创新》2007,1(3):54-57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政府应从“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与方式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严跃英 《探求》2011,(6):26-31
近年来,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受到图书馆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构建覆盖广州全市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探讨广州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现。西部地区农村由于受思想观念等多种条件限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落后于经济、政治和城市的建设。基于此,笔者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公共文化需求的分析,探索适合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邬光照 《社科纵横》2011,26(1):45-47,7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传媒已逐渐构建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有助于达成"理解"与"共识",培养公民政治理性和国家政治理性,推进社会和谐、社会改革和政治文明,从而成为权力机构的隐形延伸,体现了电视传媒生存的政治意义。作为传统强势媒体,电视传媒应提升自身的政治理性,积极有效地建设公共领域,提高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艺术,更好地参与和建构社会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5.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深化农村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立法和深化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华 《社科纵横》2013,(8):56-5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如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各地方政府亟需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在客观地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原则及路径提出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孙鸿亮 《社科纵横》2008,23(8):90-91
中国古代说唱伎艺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瞽矇文化",其集中体现为盲人乐官制度.先秦之"瞽"由"巫"演变而来,呈现出职业化、伎艺化、仪式化的特点.春秋之后,礼坏乐崩,"瞽"被"优"所取代,失去宫廷音乐主角的地位,淡出朝堂,泯入民间,成为以说唱谋生的盲艺人.陕北说书,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文学,受地域环境、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上古"瞽矇文化"的遗存.堪称民间说唱文学的"活化石",对我们认识传统说唱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社会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黎鸿 《创新》2011,5(4):95-97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的社会学特色:一是结构功能主义特色;二是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社会冲突特色;三是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特色。探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社会学特色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拓宽社会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路遥的“农民气质”与陕北农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华  贺智利 《唐都学刊》2005,21(4):36-39
陕北社会自耕农经济特质下的农民生活方式构成了路遥早年生活的文化氛围.路遥与农民的精神联系根植于家族的血缘文化,乡土文化非自觉地构成其精神气质.这种"农民气质"转化为无意识创作趋向,渗透于路遥的小说创作中,在成就他的同时也限制了他.  相似文献   

10.
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少惠 《社科纵横》2007,22(2):37-39
建立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然而,受政府办文化的观念的长期影响,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认识模糊。基于此,本文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确立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协商和对话的“交互理性”的制度框架,以便更好地履行服务于人民群众公共性文化需求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2):35-38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主要围绕基本概念内涵、主要内容构成、主体与原则、经验和模式、问题与原因、评价标准体系与绩效评估机制、管理体制和财政保障机制、主要对策与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构,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3.
北京公共文化建设的大力投入与服务效能之间产生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公共领域.本文在借鉴国外公共领域合理化论点的基础上,从满足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指出赋予基层文化站点以文化公共领域的定位和功能、扶持引导多种类型文化公共领域的形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能力,是构建北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仁武  麦佶妍 《探求》2012,(2):5-11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何,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而且也关系到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实践能否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广州应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在认真总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解放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夯实建设幸福广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公共文化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转移支付制度是一种文化财政补助制度。本文在阐述北京市公共文化转移支付制度含义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公共文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意义,深入探讨新的文化投入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艺术无论作为一个艺术概念,还是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艺术实践,都体现出既肯定自身又否定自身的多重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结合公共艺术理论和公共艺术实践,从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政治赞助学、公共艺术与公众四个方面论述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矛盾性及其复杂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公共社会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里  赵超 《探求》2008,(5):8-13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社会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以此为背景,结合社会学的发展现状和历史使命,对新时期社会学自身的学科定位进行系统反思。通过引入“公共社会学”这一概念,对以往社会学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并对社会学在公共政策和区域发展研究中所能够扮演的角色进行展望,从而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学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穆君  黄留珠 《社科纵横》2012,27(12):128-130
文化交流不足,文化受认可度不高等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因素,党和国家已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并把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把文化放在唯物史观角度下考察,认为文化具有客观性,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又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文化具有不平衡性等特征,并不总与物质的发展成正比.其真知灼见对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的理论研究亟待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转型社会的迫切问题和需要是建立适应社会分化现实的新的有效社会整合机制,这也应当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所在。社会福利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但需特别重视公共职业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并发挥其对于现代社会整合的某种关键性作用。在中国国情和西方历史经验下,以公共职业建设作为当前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是最佳现实选择,同时应当特别加强社会工作等社会服务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5,(5):130-133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精神支撑。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需要创新保障机制:在舆论引导机制方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特色文化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觉,提升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在财力保障机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在人力保障机制方面,积极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此外,还要加强领导、监管与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健全考核机制,合理评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