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裘小薇 《创新》2014,(3):88-92
适合中国国情的公职律师服务政府法律制度的研究对推动公职律师制度在我国的尽快建立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公职律师服务政府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需要,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文章在鉴较国(境)外公职律师制度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公职律师服务政府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体系变迁根源的探讨,通常遵循国家主义的认识论,即国家意志主导甚至决定了法律体系变迁的所有方面。这种认识论虽然能够较好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再造,但是未能全面把握当前的复杂情况。本文以律师职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变迁为例,利用定量数据和实证方法说明国家、市场和社会对法律体系的多重动态影响,提出法律变迁的“结构性制约”理论框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体系变迁已逐步由国家主导的格局,演变成国家、市场、社会和法律体系之间相互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居于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而目前农民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尊重,其原因何在?农民为什么要参与新农村建设,又该如何参与,有哪些方式和途径?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4,(9):54-57
发展高职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林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通过构建人才产出机制、就业创业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及服务新农村的配套保障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转型社会的迫切问题和需要是建立适应社会分化现实的新的有效社会整合机制,这也应当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所在。社会福利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但需特别重视公共职业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并发挥其对于现代社会整合的某种关键性作用。在中国国情和西方历史经验下,以公共职业建设作为当前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是最佳现实选择,同时应当特别加强社会工作等社会服务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文件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作为高素质专业人员,对于发现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多维度分析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新农村建设并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新的动向: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文化需求呈多样化发展态势;科技推动了新的文化形式产生。现有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能满足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求。建议抓好特色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文化产业;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从性别史的视角探究民国时期法律专业女性进入律师界的历史过程,以及她们在律师业内的职业发展,尤其是注意发掘上海地区以外女律师的形象与声音,从观察女性律师的性别认同、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角色定位、社会期待与观感出发,审视女性律师在性别意识与法律精英意识相互激荡影响之下,附丽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是如何塑造以及实践法律职业形象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并非城市的专利,而是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密切。只有深入理解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才能在借鉴国内外农村文化产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地制定属于自己的发展对策,从而真正地活化乡村资源、有交提升乡村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法律文化创新是在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民阶层明显分化、城乡二元结构渐趋弱化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法律文化理念的背离、法律制度选择的冲突及法律发展方式的相向等方面.目前,中国农村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传统的乡土文化还没有消弭,现代的法律意识尚未生根,农民信仰法律缺乏物质、文化与制度基础.遵循法律文化的生成规律、奠定法律文化的经济基础、完善法律文化的运行机制、建立法律文化的保障措施是新农村法律文化创新的系统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关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共同社会行动问题,基于辽宁省S村实地调研,探讨农民共同社会行动的缺乏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分享、抵御风险以及村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由此尝试以类型划分为解释视角,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多数共同社会行动的内向型和新生型特点是农村共同社会行动缺乏的原因。本文最终建议,新农村建设应该尝试走"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培育合作型新农民——建设新农村"这样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新农村,信息化是突破口,电子政务要先行。农村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对农村开展电子政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有农民、农村社会组织、政府和市场,这些推动者在新农村发展建设中有其各自的作用.当前,农村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各项事业进行改革,从农民利益诉求出发,正确把握乡镇人民政府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合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北朝鲜族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其问题不是新农村建设初级阶段的问题,是前进发展中的问题。东北朝鲜族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表现在发展不平衡问题、空巢化问题、民族自身发展问题、经济发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大力加强新集体经济体制的培育;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着力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快朝鲜族新聚居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07,22(8):34-3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民的舆情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本文用舆情理论,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舆情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律师制度是中国民主与法制整体建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的律师制度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时期,而律师业快速发展则只是近20年来的事情。在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回顾中国律师制度和律师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对我们重新认识律师的职业功能,发挥律师在当代中国政……  相似文献   

17.
社会网络资本与干部职业地位获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玉 《社会》2006,26(1):83-97
本文利用2003年-5月至2004 年5 月间对两省委党校部分学员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社会网络资本、人力资本和年龄等因素对干部现职级别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网络资本在干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网络顶端、父母行政级别、关键人行政级别、与关键人的熟悉程度等因素对因变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网络规模、网络多元性等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或产生负面影响。这说明,在当前干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关系强度和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广泛的交往并不能增加干部职位提升的机会。多元回归分析还表明,社会网络资本并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构成了当前干部职业地位获得中的并行不悖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返乡农民工具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优势,开发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分析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特征,阐述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针对开发困境,提出合理开发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亚锋 《社科纵横》2007,22(8):40-41
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农村是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工农差别这一突出矛盾的基本方略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贫困地区是建设新农村的难点和重点,扶贫开发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以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契机促进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20.
刘萍  刘燕华 《社科纵横》2007,22(1):12-13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破解“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成功探索。文章以甘肃省2002年7月以来,在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探讨了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