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存在方式有何不同?人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特色?人的意志的内在规律怎样?信仰与幸福有何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和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有关的。对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陈也奔的《意识与冲动——生命中两种对立倾向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题东汉学者卫宏撰《汉旧仪》卷上说到"小儿官"职任。"小儿官"是内廷近侍身份,有"持兵""侍宿"的责任。在特定情況下,可和帝王保持极其亲近的关系。作为能够提供反映当时内廷制度以及未成年人生活情状的信息,"小儿官"应当为官制史、宫廷史和未成年人生活史研究者关注。"少为侍中"史例,值得讨论"小儿官"时重视。有些被史家归于"佞幸"者的事迹,亦符合有关"小儿官"的记述。"小儿官"作为特殊的历史角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宫廷生活的复杂情状。而对于汉代一些特殊的未成年人的生活情状和政治责任,也能够得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2,(21):74-76
近来.我们见识了种种意外死亡事故,有大马路上开车淹死的,有走在路上遭遇地陷的,有掉下三十米深井的……现实生活似乎越来越印证了卡夫卡的那句话:真正的道路如一条贴近地面的绳索,“与其说是用来行走.倒不如说是用来绊人”一那些绊倒的人或许永不再回来.而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看了那么多非正常死亡事件,我们不得不学习一门新的生活必需课程:如何防灾,如何自救,如何逃生。  相似文献   

4.
"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代耕农"在与当地社会不断融合和冲突的过程中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不仅涉及"代耕农"本身利益,还影响当地农村社会稳定。在宏观政策环境短期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利用社会工作对"代耕农"问题进行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从社会工作干预角度,提出破解"代耕农"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助词“所”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指代行为的对象、凭借、工具、方式、方法、原因、处所、关连人物等。“所”是一个常用虚词,它担负着把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由动词性转变为名词性的重任,一般是不能付之阙如的。但在古汉语中,“所”也时有省略。“所”字的省略虽不很普遍,但也并不罕见,而至今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本文拟对古汉语助词“所”的省略以及与之有关的“有以……”“无以……”句式作初步探讨。1 古汉语助词“所”的省略,大都在表示存现的动词“有”“无”之后,如: (1)景曰:“吾有〔〕待…  相似文献   

6.
松下电器产业副董事长城坂俊吉在日本《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1984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说,从历史上看,日本吸取了清王朝衰落的教训,进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生活方式持续了三代,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日本人的习性.人们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证明动物改变习性大致也经过三代.第一代日本人受到明治维新的强烈教育和影响;第二代从双亲那里继承了这种性格,并从学校和社会接受了外国的影响;到第三代再经过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一种新的个性.到了第三、四代,对传播外来文化和模仿外国都习已为常,并无不协调之感.城坂俊吉认为,创造性可分四类:第一种是创造新的理论和创立新学科,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和伦琴发现X射线.第二种是模仿性创造,如日本对汉字进行改造后创制出假名.第三、四种包括诸如企业中的改进技术的提案、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保持商品的规格、价格等.从总体上说,  相似文献   

7.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11,27(2):101-101
西周铜器多提及"淢[广立]"一词。如:长甶盉有:"住三月初吉丁亥,穆王才下淢庄,穆王鄉醴、即井白大祝射……"蔡簋有:"隹元年既望丁亥,王才域庄。旦,王各庙即立,宰舀入右蔡立中廷……"元年师事簋有:"隹王元年四月既生霸,  相似文献   

8.
人之不"老" 作为生物人之"老"与作为社会人之"老"有着本质区别。在汉语言体系中,"老"有两种基本涵义:其一,指向生物人意义上的人的生理机能方面的发展状态,如年纪大、老年、晚年、死等;其二,指向社会人意义上的发展过程及完善程度,如历时长久、陈旧、富有经验、尊称等。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5,(5):1-6
法律和道德规范是对现实的反映并同时作用于现实。以精神实践方式反映现实的规范可以用来解释人如何适应他根本无法理解的现实。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确立需要经过实践确证。法律实证主义并非完全可靠,价值体系虽并非能被社会指标体系证明,但它是有效的。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该考虑到道德规范产生的特点及其对个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引起麻烦而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如主语宾语问题、连动式兼语式问题,可能都同如何认识词组和句子的性质有关。词组和句子不应该是同一个平面上的东西,但是对它们却都从同一的角度,用同一的术语,按照同一种性质来进行分析。我们觉得,在进行句法分析的时候,有必要把区分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这个观念引进来,并且贯彻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底下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围绕着词组和句子所做的一些观察和分析。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  相似文献   

11.
李洪君 《学术交流》2001,21(3):11-14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有何异同?二者又是如何转换的?转换的"中介"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把两类规律统一起来,又指出了其根本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表明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最关键的是"两类规律"可以相互转换,其"中介"是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刘心印 《东西南北》2014,(13):68-70
毁誉原无一定的,凡大思想家类多受诋于当时而获直于后世者。世人蠢蠢而不知贤者之心情,而贤者正不必求世人之谅解。来看看1925年冬天,《京报副刊》这样一则广告:《一个寒假的最好消遣法——代"优种社"同人启事》。其内容显然是针对大学生:阴惨惨的天气,呼呼呼的北风刮得人心冷胆寒!校课不用上,闲来愈觉得无聊赖……劝君莫悲哀,诸君采用下头的消遣法,即把笔提起来,详详细细写你个人的"性史",做起一个有系统的记述,包管你打破这个郁闷的年关。  相似文献   

13.
闪击战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采用的主要作战方式,曾肆虐一时,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在二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仍不乏成功地运用闪击战的例子,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仍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一、闪击战理论的形成“闪击战”一词源于德文的Blitzkrieg,英文也称之为lightingwar,用来形容装甲集群与航空兵联合进攻所产生的速如闪电的效果。因为纳粹军队率先把这一作战方式搬上战争舞台,故德国人所使用的“Bkitzkrieg”——“闪击战”,就成为通用的名词了。闪击战一些基本思想,可以追…  相似文献   

14.
真实的宋江     
程国昌 《东西南北》2014,(14):27-27
一部《水浒传》,不仅"捧红"了梁山泊,还让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家喻户晓。在施耐庵笔下,宋江原本只是一个小"公务员",后成为"梁山好汉"首领,替天行道。宋朝当局剿灭不了,不得不采取招安措施平息叛乱。宋江,字公明,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江湖人称"及时雨"、"呼保义"。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  相似文献   

15.
赵爱玲 《唐都学刊》2011,27(6):33-36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社会个体的世界观、心理意识、生活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交流交往方式、语言行为方式等产生了极大影响。高校德育应如何实现提质增效目标,成为摆在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何藩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两年了,但他的作品还在被一代又一代的摄影爱好者们欣赏、钻研,并传承下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因为有了它们,让何藩这个名字可以永远地留在这个世界上。何藩是一个传奇。他是华人中最早为西方人所熟知和认可的摄影家,也是香港在上世纪中期繁荣之后崛起的第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用镜  相似文献   

17.
李刚 《唐都学刊》2012,28(4):66-70
文化与文学中的雅俗概念,从美学心理学角度来界定,这是一对在人的主体性和类特性的"常""变"结合中完成的相对概念。而雅俗概念的流变则在于人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穆时英小说中的混乱和歧义的分析,揭示其创作中出现的反抗与颓废、绚丽与庸俗的矛盾,这正是雅俗概念在现代文学语境中进行转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羽闲 《东西南北》2010,(4):60-61
越是接近老板的高层职位,就越需要在专业之外,加强对人性的认识。有人曾问乾隆皇帝:"您对忠臣、奸臣和佞臣,有何看法?"乾隆说:"奸臣当然坏,但是忠臣又太耿直,很难让人接受。相较之下,佞臣(宠臣、幸臣)比较讨人喜欢。"宛如现代版的职场生态,当老板是全天下压力最大的一件差事,老板也需要娱乐。老板不可能去娱乐员工,但员工娱乐老板是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19.
刘兴超 《社科纵横》2011,(8):102-102,105
齐己诗《寄西山郑谷神》,"郑谷神"不是"郑谷的神位",当指"姓郑的一名道士"。《谢橘洲人寄橘》的"洪崖遣后名何远"",洪崖"非指"仙人",当指洪州,即今江西南昌市,句用张九龄咏橘典。《酬尚颜上人》"鲁鼎寂寥休辨口",非指"唐室衰微",当用道安辩鼎典。  相似文献   

20.
朱晖 《东西南北》2009,(6):67-67
人与人之间惟一平等的是大家每天都只有24小时,这24小时用来做什么就是你的生活方式。 有一天,一个居士对我说:我们每天都是在乞讨——向人群乞讨声名,向市场乞讨财富,向爱人乞讨幸福,向保健品乞讨健康……这种乞讨不见得不成功,但你只有懂得返还、接受和照顾好自身这三件事的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