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真正有效地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呢?在基于多元统计和经济计量理论的模型中,以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进行IPO的58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筛选的8个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公共因子,然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公共因子时上市公司IPO定价的影响.通过对比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实证结果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IPO的定价效率明显提升,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莹  崔琰  王静  叶思 《唐都学刊》2006,22(4):64-66
城市是一种人类聚居形态,城市住区规划也是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社区建设成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个新课题,但社区规划在我国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基于国内外社区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初步构建了社区规划的技术路线与理论体系,并以西安市为目标进行实际调研,得出了一定结论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创业板成立4年以来,上市公司数量由最初的28家发展到355家,较高的成长速度证明了其调动社会金融资本、引导社会资源的能力。对比分析中国创业板制度和纳斯达克市场制度发现:一是中国创业板市场共有两套上市标准,着重关注公司的历史经营财务指标,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提供11套上市标准,强调做市商数量和公众持股数,弱化静态财务指标的作用;二是中国创业板采用竞价交易制度,其优势在于交易成本低,交易过程公开、透明,而纳斯达克市场采用做市商制度虽然能够活跃市场,但交易成本高、报价具有主观性;三是中国创业板成立时间短,退市公司少,退市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应该退出的公司没有退出的重要原因,而纳斯达克采用上诉聆讯制,这一方法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国献 《唐都学刊》2005,21(5):158-160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共三代领导人都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方面,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依据不同时代的历史任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改造、取缔、恢复、发展的曲折过程,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统一战线理论,促进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石锦秀 《社科纵横》2014,(4):161-165
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比重,高职毕业生工作适应性问题是高职教育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高职毕业生工作适应性由三个维度组成:工作环境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及工作岗位适应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检验得出人口统计学变量在高职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各维度上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以武汉市为例,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并利用软件SPSS11.0来选取表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的指标,赋予权重值并建立协调发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2006年,武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由中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演化到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  相似文献   

7.
产城人融合发展有三个基本元素,即产业、城市、人才,它们两两构成三个基本关系,三个基本元素与三个基本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产城人融合发展系统。建立分析模型并借助模型分析得出:如果产业生态链、事业生态链和人才集聚链产生局部断裂的话就会制约产城人融合发展。要以建立完备的产业生态链、事业生态链和人才聚链为抓手,促进佛山产城人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在农村改革中,人们对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论。一是经济成份与经营形式相互关系之争。实质是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内涵的定义问题,经济成份与经营形式两者必须合一还是可以分离。二是一主(以公有制为主导)两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的格局之争。要害是主导经济形式与辅助经济形式能否并存的问题。三是合伙经营、租赁经营、挂户经营等形式属性之争。它们究竟属于经济联合的形式,还是不属合作的序列。四是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问题。主要是对其在农村经济中所处地位与发展趋向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市场化综合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宁波的市场化水平对整个长三角经济会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了17个指标来建立市场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五个综合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包括宁波在内的16个主要城市的市场化水平进行了定量的对比分析,得出宁波的市场化水平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居于第二位,并就其形成机理作了一些原因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长三角地区市场化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鲁 《社科纵横》2003,18(6):42-43
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现状、特点以及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涉海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生存的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伶俐 《探求》2010,(1):39-43
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生存之机制,是新时期党建工作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需要。本文从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涉海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生存的质量为目的,建立健全涉海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生存之保障机制;为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涉海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协调机制;调整党建思路,创新涉海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涉海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不断建立健全队伍建设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涉海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生存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产业创新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创新是上市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基本战略。上市公司产业创新有企业剥离、企业购并、风险投资和股权转让或股权互换四种主要策略。上市公司可灵活运用这四种策略来建立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层面的产业梯队 ,以保持新旧产业或业务更替的管道畅通。  相似文献   

13.
张松  林燕 《社科纵横》2012,(8):32-34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只有深入了解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才能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本文通过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成因以及优化建议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使得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达到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福利角度探究最优城市规模问题,通过对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函数的重新界定,并根据均衡理论构建最优规模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地级市2012-2015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最优规模并非唯一、恒定的数值,而是受城市禀赋和时空差异共同影响的动态过程。在当前社会福利水平下,大城市与中小型城市的实际规模大多低于其最优水平,城市具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而超特大城市则大多面临人口规模超载问题,随着人口规模增加,其社会净效益呈边际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喜霞 《唐都学刊》2010,26(6):104-107
通过对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现形态为:经济收入低,生活形态简单;他们已经呈现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地点,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评价相对较高;同时他们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表现在民族类别多,来源地区域分散,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居住和交往习惯,他们以生活和工作为核心交往对象,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向。他们对西安市经济情况较为熟悉,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和权益维护的必要性,他们希望能够在西安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国杰  姚庆武 《探求》2007,(6):35-40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符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思路。本文分析了目前长沙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加快组织覆盖、明确组织定位、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创新组织活动模式、加强组织班子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披露向来被视为证券立法和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石 ,但在我国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却频频发生 ,世纪之初的股市大崩盘与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即有着直接关系。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成因可以从法律、经济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去考察。针对法律和经济层面的成因 ,治理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可相应采取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严格信息披露监管与司法、健全证券市场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待个体、私营经济,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从而为我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抓住机遇,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步伐,提高发展水平,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亟需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一、花都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花都市个体、私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三个阶段现已逐渐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刘燕华 《社科纵横》2005,20(2):24-26
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已日益突出,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及发展速度制约着就业和再就业的容量。认识非公有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新时期的战略重点。本文以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人员流动态势的调查结果为例,分析了非公有制企业人员的流因、流量、流动渠道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吸纳、配置、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经营性资产价值量作为衡量主次地位的边界标准,估算第一产业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资产规模及其比重变化,并在前人估算的基础上,延伸估算第二和第三产业两种所有制的资产规模及其比重变化。结果发现:截至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经营性总资产约为487.53万亿元,其中公有制经济的资产规模是258.39万亿元,占53%;第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增加值和就业规模的比重分别为67.59%和75.20%。这表明,公有制资产仍占主体,非公有制经济贡献占优,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满活力,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改革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