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养卉 《社科纵横》2008,23(3):151-152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而社会调查法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新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万钟 《社科纵横》2010,25(12):137-140,148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由于"灌输式"教学法的独霸天下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认为,现代高校素质教育观,就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和培养;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本文就此对"问题教学法"在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具体要求及正在或将要取得的良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闫丽娟 《社科纵横》2002,17(6):75-75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的作用。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质量 ,就要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注重以科研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是高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实现“概论”课堂教学生活化。必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5.
丁春华 《社科纵横》2011,26(1):121-124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笔者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推动思政课及其实践教学的创新。主要思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定位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高校人文精神;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前提,或者同步创新,否则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现有模式的质量和水平上,而不是盲目追求增加新模式。具体对策: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实施"加法"和"减法"共用原则;建立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等。  相似文献   

6.
韩旭峰 《社科纵横》2009,24(6):171-172
为了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性,真正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认为主要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大学生应具备的关键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概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一要立足教学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三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四要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10):158-160
"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但教学实效性亟待加强。参与式教学顺应时代需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概论"课参与式教学具有显著优越性,主要表现为三大适用性。其一是适用于一定规模的大班教学,其二是适用于素质教育,其三是适用于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胡兵  赵丽  赵中国 《社科纵横》2012,(3):144-145
所谓"幸福发展观",就是以人类幸福、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发展观"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体现,它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向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崭新概括。我们认为,通过专题教学法,把德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融为一个道德化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化的德育的有机整体,构成一个"幸福发展观"的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克服目前"基础"课普遍存在的"拼盘式"教学现象和"千人一面"的说教形象,提高"基础"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吴国清 《社科纵横》2013,(5):153-155
统筹安排《概论》课专题式实践教学,就是以专题教学为基本链接(或载体),以生活实践为基本选题,以学生参与为基本要求,以资源共享为基本途径,以增长才干为基本目标,积极开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鲜活的生活实践和学生个体的直接体验相结合的创造性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对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整理和创新,但是目前这门课的教学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瓶颈,这种瓶颈的产生有其客观和主观根源。本文简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存在的困境或矛盾,提出要以实践为基点,以社会为依托,以互动为途径,以学生受益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晗 《社科纵横》2013,(5):162-16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大多数高校《概论》课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因此,寻求一条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成为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三方面就如何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闫彩红  刘殿巨  张曼 《社科纵横》2010,25(12):149-151
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三生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三生教育",以红河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对大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认知和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高校"三生教育"在内容上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压力应对教育、生命价值和生命责任教育,从总体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罗韬 《学术交流》2001,2(4):146-149
爱国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永恒的主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教学中,通过阐述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现代、当代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内容,分析它对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过程所起的影响,总结出爱国主义的丰富内蕴,则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概论》一课追求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的统一,也就是注重将理论专业知识与价值化知识通过有效载体和路径有机链接起来.我院针对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开设《社会学概论》作为专业必修课,有助于民航高校的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公民责任、价值取向、人文素养等.该文从课程思政的改革建设视角出发,以教学实践为依据,分析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民航高校的《社会学概论》课程在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中切入点以及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16.
顾晓英  王琳 《社科纵横》2011,26(7):142-144
以2010年秋季学期上海大学自强学院"概论"课程班为个案,经过随堂听课、观察,访谈、调研,查看学生随堂反馈资料等,笔者认为"问题解析式"教学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高教与学双方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以问题为主线构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辉 《社科纵横》2011,26(3):139-142
"以问题为主线"教学模式,由设置问题、分解问题、归纳问题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组成;这种教学模式,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符合"三贴近"原则和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在民办高校思政课中实现"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对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素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有必要对制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功能实现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好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5,(6):149-1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其教学实效性不强,研究、探讨和解决其实效性问题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11):171-175
"概论"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6年上半年,课题组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所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开展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医学院校"概论"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面临着学科定位不当、特色凝炼不够、技术支撑不强、资源更新不快等多重困境,亟待从强化意识、挖掘特色、媒体融合和内容优化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