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社团被形象地称为第二课堂,担负着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的使命.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发挥高校社团育人作用,有助于学校日常管理水平的提升、育人价值的凸显,真正让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实践育人的课堂.而前提是做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指导与管理工作,引领高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该文主要就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大学生社团文化承载着非常重要的德育功能,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探索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及培育路径,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该文通过对大学生社团文化的重要内涵、特点及其面临的困境进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为增长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就业提供了平台和桥梁。该文对344名被调查者进行了多维度数据的收集,结合与社团核心成员的访谈交流,分析梳理不同社团、不同群体的多方面指标。结果表明:高校学生社团在提高大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大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凝聚学生、培育学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相似文献   

4.
楼梁 《社科纵横》2011,26(3):150-151,154
学生公寓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育人功能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高校学生公寓的党建工作,要明确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定位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福州 《社科纵横》2005,20(5):191-193
当前,中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主要存在“求规模”、“注重短期效益”、“资金短缺,物质条件较差”和“讲座社团”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发展个性化、创新化社团,着力打造特色社团,鼓励中小型社团发展等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蒋毓新  李晔  王颢 《社科纵横》2013,(9):171-17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针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从而促使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适应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能力、学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有效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闽台高校学生社团交流合作对于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增强闽台高等教育合作,有效共享闽台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闽台青年社团交流的日益密切,闽台科技教育合作的日益深化,以及闽台高校学生社团目标要求的契合性,为闽台高校学生社团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构建闽台高校学生社闭交流合作机制,必须明确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创新创业社团为例展开分析,其在实际运转过程中,遇到了社团成员流失率高、学生自治效果差、评价体系不适配等问题。为此,该校创新创业社团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岗课赛证”融合的育人模式探索,有效提高了社员留存率与社团育人效果,全面推动创新创业社团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学校创新创业社团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好高校学生社团,在校方角度,应当正确引导并长期监督;在社团角度,应做到“三化”——管理模式科学化、管理结构团队化、管理方式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社团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但在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社团指导老师聘用等方面不容乐观。高等学校学生社团工作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社团指导老师的功效,加强学生社团与指导教师的联系,以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聘用学生社团导师机制、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我们加强研讨。近年来,我们在这一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学生社团导师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士伟  李丹 《社科纵横》2020,35(2):123-128
2017年12月国家提出高校实施循环型资助模式,循环型资助模式是由"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环节构成的当前最高层次资助模式,与发展型资助模式相比增加回馈环节,能够增加高校资助资金额度,增强资助育人实效性,培养受助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丰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内涵。对辽宁省10所地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地方高校还未开展循环型资助工作模式。提出从增强受助学生对母校资助认同感和信任感、受助学生回馈思想教育工作、受助学生回馈能力建设、地方高校资助资金募集能力、受助学生回馈文化氛围建设、循环型资助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推动地方高校循环型资助模式回馈环节实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把其关注重点放在了校园文化上。社团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团文化方向发展、社团活动氛围营造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认知和认识,更关系着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为了探究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影响机制,从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拓展方面的意义出发,基于其在素质拓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单分析了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机制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学科竞赛类社团还是创业社团,都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既有自我管理的职能,也有自我发展的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社团普遍存在专业指导不强、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导致创新创业社团发展存在诸多障碍.该文从竞赛视角,对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对创新创业社团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社科类社团是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国外人文科学类社团注重学术观点创新,精神产品生产和传播势头强劲,服务政府决策作用明显,在法治轨道内运行,自我管理和资金运行规范,对我国发展和管理社科类社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要发挥社科类社团精神产品生产功能,促进精神产品生产和传播;拓展社团的研究创新功能,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注重发挥社团服务社会功能,引导它们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注重解决面临的资金困惑问题,引导社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通过对社团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引导社科类社团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把社科类社团发展纳入构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体系之中,使社团发展符合国家总体安全战略;重视对社团的社会监督,形成有利于社科类社团发展的完备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当前国家的资助体系多以无偿资助为主,无偿资助易产生的弊端促使转变无偿资助这种"输血"模式向有偿资助这种"造血"模式的转变,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资助育人功效。本文从资助育人角度出发,针对无偿资助的弊端,就有偿资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5,(3):122-125
高校学生社团存在"官化"倾向,表现为组织机构的泛科层化,活动模式官样化、形式化,组织文化的"官化"气息;不利于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削弱了学生社团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因包括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干扰,学校教育管理模式行政化的感染,学生的自治能力欠缺,功利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蔓延等方面。针对学生社团"官化"倾向的干预措施,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淡化"官本位"思想;科学引导,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完善学生社团内部运行机制;注重学生社团文化培育。  相似文献   

18.
朋辈教育功能是一种创新型育人模式,它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育人模式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逻辑和技巧.高校单向度的授课传输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高校教育者有必要在育人过程中引入并掌握朋辈教育功能,现结合工作实际,对民航高校中朋辈教育功能的实践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专业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载体,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专业社团建设与"双创"教育的多维度耦合新路径,提升"双创"教育成效.该文分析了高校专业社团建设与"双创"教育耦合的可行性,即两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教育资源相互补充、育人助力效应明显,并结合高等教育现状,剖析了高校专业社团建设与"双创"教育耦合面临着耦合定位模糊、耦合机制缺失、耦合动力不足三大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明确专业社团定位、协调各方参与建设、构建专业社团支持体系的解决对策,期望对完善专业社团建设与"双创"教育耦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路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人格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爱荣  欧阳峻 《社科纵横》2009,24(3):134-135,151
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树立以"高尚"与"和谐"为目标的育人思路,实施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爱国主义精神、浩然正气、使命感与责任心、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格教育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