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空间正义的伦理诉求主要包括城市空间的平等性、属人性、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伦理视阈内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主要表现为城市空间的贫困问题、异化问题和分区问题.要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空间正义缺失问题需要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层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
孙全胜 《学术交流》2020,(12):55-67
社会批判的空间转向使空间正义问题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空间正义蕴含着空间和正义两个维度,既是如何在空间中实现正义的问题,又是如何让空间生产过程符合正义的问题,包括空间资源分配的正义和空间生产中的正义,是维护居民的空间权利和空间利益。空间正义研究尝试建构一个整合的空间正义理论架构,在此架构下考察了空间正义的形成及多重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间正义蕴含的人本主义、公平性、多样性等价值诉求,最后提出了从空间资源的分配、空间生产活动的展开、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进行等层面来达成空间正义的实现。空间正义能完善马克思社会批判的维度,要建立社会主义空间正义,就要推动空间生产方式转型,协调好人与自然空间、国内外空间生产、不同区域空间和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利益的关系。因此,空间正义的研究对于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空间正义价值诉求的实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处于建构城市意义、城市秩序的关键期.城市是一个空间有机体,是人类文明要素的空间化有机聚集.城市意义是城市有机体的伦理纽带,一个没有意义归属的城市将充满风险、冲突频发.在建构城市物质形态的同时,使城市整合为一个有秩序的意义共同体,是实现城市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重构城市空间,从城市物性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整合性与互动性出发,建构合理的"空间-伦理生态",是建构城市秩序的重要现实路径;以社区、社会组织等为载体,合理推进以意义为纽带的集体行动,是建构城市秩序的重要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赛博空间交往的特性和传统伦理规范的不适应,使得赛博空间面临一系列的伦理困扰,它呼唤商谈伦理的建构。赛博空间商谈伦理建构的关键是道德商谈机制的形成。道德执行机制为商谈伦理的建构提供了保障。赛博空间商谈伦理建构的落脚点和制约环节在于赛博空间主体道德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常东亮  董慧 《社科纵横》2011,26(4):140-143
全球化转型与城市化大力扩张的时代,多种外来异质文化涌入国门,同时传统文化也在现代化文化的冲击下历经着自身的嬗变。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在城市中产生了严重的文化冲突,并对城市的发展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制约了城市文化活力的发挥。认识文化冲突的缘起以及其种种表现并尝试消解城市文化冲突,最终提升城市文化活力将会对城市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空间生产、发展伦理与当代社会理论的基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视阈是理论的主体性内核,是主体考察、研究对象的角度、层次、基点、线索、方法,往往凝结并表现为一个理论的核心范畴;视阈转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内容和根本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视阈转换也就是范式转换,这种转换的意义正如库恩所揭示的:"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1]从视阈与时代的关系看,时代主题的转换决定研究视阈、理论范式的迁移;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具有新的主题,从而需要新的理论、新的视阈、新的方法;把握当代复杂社会,尤其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7.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尽管马克思有强烈的地理和空间直觉,在城镇与乡村的对立中隐晦地表达了对空间的某种程度的强调(在<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体现得最为充分),但是,马克思忽略了历史进程中空间的自主力量,空间只是被视为诸如生产处所、市场区域之类的自然语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品 《社科纵横》2010,25(6):87-89
空间研究成为近几年城市社会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通过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知识史的回顾与总结,整理出空间理论的核心基础,使之呈现出社会学的学科属性,同时认清空间转向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未来空间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对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柳琳 《探求》2022,(4):20-31
数字经济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素,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是提升城市活力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城市活力评价有利于挖掘城市演进的动力机制,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背离城市活力的问题。基于数字经济的视角,运用熵值法从经济活力、市场活力、人才活力、文化活力以及环境活力五个维度,对国内35个大中型城市活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北京、深圳与广州位列35个大型城市活力的前四位,东部城市活力明显高于中部与西部,且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城市综合活力指数不断上升。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紧扣大湾区建设契机,全面促进数字化消费,激发城市市场活力;创新人才工作方式,大力培养数字人才,激发城市人才活力;传承并创新文化,加强数字生态建设,激发城市文化活力;持续加大软硬环境建设力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激发城市环境活力。  相似文献   

10.
张品 《社科纵横》2012,(8):82-84
对于空间的关注一直伴随城市社会的研究。列斐伏尔在批判继承传统空间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生产"这一概念。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经历城市社会空间性的出现、城市空间社会性的分析、城市空间背后动力挖掘三个发展阶段。社会过程下空间的生产、空间社会意义的赋予、空间的变化是空间生产理论研究主要内容。"社会—空间"辩证是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任建东 《唐都学刊》2007,23(3):33-35
以自主性、服务性和权威性为运作特征的社会中介组织,使其在运作中必然要求自身具备信仰法律、信任政府、服务至上、严格自律的伦理要求。在培育这一伦理精神中完善法律规范是其基本保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责任追究、业务失误赔偿制是其关键,提高中介组织队伍素质是其根本。  相似文献   

12.
张雪筠 《社会工作》2008,(10):48-50
作为城市人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与结果,城市空间在城市化过程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与重组。既有面积上的拓展,也有结构上的分化与极化,而从密度而言,还存在着空间拥挤的现象。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中,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拓展、分化等变化,并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创造一个结构合理,空间安全和谐的城市空间是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13.
对空间生产的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通常的理解,当我们谈到"生产"时,一般是指物质生产,而当我们提到"空间"之时,通常不言自明地是在地理学意义上而言的.那么,"空间"如何"生产"呢?看看我们身处其中的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生产"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以前我们说"时间就是金钱",那么今天完全可以说"空间就是金钱",空间被作为一种可以增值的商品进行规划与出售就是"空间生产"最直接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张品 《社会工作》2011,(3):75-78
城市空间包括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教育在这三种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育塑造特殊的地理空间并牵引地理空间拓展;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居住空间并加剧空间分异;教育生产了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从教育的视野解读城市空间的变迁是研究城市空间变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品 《社会工作》2011,(6):75-78
城市空间包括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教育在这三种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育塑造特殊的地理空间并牵引地理空间拓展;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居住空间并加剧空间分异;教育生产了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从教育的视野解读城市空间的变迁是研究城市空间变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空间拜物教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地平线上,空间以工业化大生产为轴心悄然打开,为工业资本增值服务--围绕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空间组织,工厂、道路、市场、运河、港口等支配性空间要素以及生活空间和管理机构等附属性空间要素组装成工业城市.整个城市就是一部无情绞灭人的情感自由的机器,就是资本的游戏场.  相似文献   

17.
空间生产与资本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的出版改变了空间问题在理论界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阐释的现象,列斐伏尔之后,空间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空间生产理论也在各个学科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列斐伏尔及其后的空间生产理论都从不同角度指向了对资本关系的批判,这一研究路向在指明了当代空间问题的实质的基础上引领着当代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闻以其迅捷性、多样性、互动性、全球性、随意性、娱乐性见长。由此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失范,网络新闻伦理的建构就其过程规范而言,采写伦理方面要注重真实性、遵循媒介的采写底线;传播伦理方面要体现社会责任,实现优化传播;消费伦理方面要谨慎选择、注意消费格调、尊重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具有分层作用,因而成为一种资源。在城市中,距离决定着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因此,教育引发人们的迁居,使具有共同教育需要的人聚集居住,加速特定居住区的空间流动与重组,从而丰富了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维持了居住空间的稳定,同时教育资源的优劣也使居住区的价值发生了变化,导致不同阶层群体的居住分异。  相似文献   

20.
黎仕明 《社科纵横》2009,24(11):99-101
随着清代政府向边疆地区的不断拓展与经济贸易的发展,甘肃城市获得了一定发展:城市数量增长,密度上升;城市空间分布更趋均衡。同时,由于自然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偏集予黄河一线以东的局面仍然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