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飞 《社科纵横》2008,23(6):107-108
唐代壁画是敦煌壁画的代表性作品.敦煌壁画色彩最灿烂的是唐代,体现和展示了佛教艺术全盛时期的面貌.反映在彩塑和壁画上,大多都有华丽的色彩和形式美感,表现了当时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我们分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及艺术特征,会对今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并对当今美术设计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永安 《社科纵横》2007,22(3):128-129
对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研究很少有人从整体上研究把握,这势必对敦煌壁画艺术价值的认识造成缺憾。从整体上研究把握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就是要从整体上重新领略其文化风采,体悟其佛教神韵,对于敦煌壁画所蕴涵的艺术精神给予评估和阐述。我们需要确立敦煌壁画的艺术整体观,从更为宏阔的人类精神史、艺术史背景和新的理论高度重新认识敦煌壁画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杜琪 《社科纵横》2007,22(1):1-4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资料,是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资源,从中选取一些建筑图样在兰州实际构建一座主题公园,形成系列性的主体景观和文化内涵表徴,既是对敦煌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更是一项整合甘肃旅游资源,促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文化兰州" 的重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宝珠 《社科纵横》2009,24(6):101-102
在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寺院作为佛家修行之地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归义军政权馆驿的功用而使得寺院功能发生了"蜕变"。敦煌文书的记载表明,当时敦煌寺院经常招待的周边民族政权的使者,有僧使、世俗使者,而招待使者的寺院主要分布在沙州城、莫高窟和榆林等地。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历程.就中国敦煌学研究发展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是较早开始的,相较于敦煌学的其他研究领域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成果也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钢琴音乐与舞蹈音乐都是以音乐为基础的两大艺术门类,它们都有着漫长的发展时期。钢琴音乐和舞蹈音乐都有着它们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音乐内容。它们的最终目的是靠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来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有些舞蹈音乐是从钢琴音乐中提炼出来的,而有些钢琴音乐也是从舞蹈音乐中改编而来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7.
余婕 《社科纵横》2014,(12):152-154
敦煌文化遗产底蕴深厚,绚丽多彩,是华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敦煌文化遗产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大保护、传承和创新力度,以形成文化产业的优势,对推动甘肃省文化大省建设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汉唐盛世,河西“陆上丝路”文明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这是东西文化交汇下生命力所产生的奇迹;中国文明的前景要铲除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三座思想的大山,中国迈向全球普世价值现代化文明绝对不能做外来西方文化的殖民地,也不能做中国古代思想的奴隶;敦煌文化与文明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重要遗产之一,它经历了历史的兴衰,但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复兴,进而创造“中华盛世”的新文明,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敦煌文化的发展不能缺席。  相似文献   

9.
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新面世已经108年.近百年来,随着藏经洞古代文献、文物的流散而兴起的"世界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已成为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的"显学".但是,敦煌学是否是一门真正经得起严格科学界定的独立学科,国内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对此,我曾经在<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该学科的构建与其学术背景、学术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宋禄霞 《社科纵横》2010,25(8):165-166
在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也已清楚地认识到舞蹈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笔者立足于中国高校舞蹈教育之现状,从舞蹈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方面,深刻地分析了开展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以期舞蹈教育日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摩西·门德尔松是18世纪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他在沃尔夫学派完善性美学的框架内提出自己的崇高理论。门德尔松认为“感性的完善性”是崇高的基础和核心,这种完善性不是来自主体的,而是客体的基本性质。在对伯克经验主义美学的回应中,他虽然接受了一些伯克所描述的崇高性质和心理学术语,并用“混合情绪”和“感性的不可估量性”进行了解释,但它仍然保留了崇高总是以非常伟大的客体完善性为基础的观点,这使他的美学呈现出“完善性”与“不可估量性”的互斥;然而通过对他的理论的深层解读,我们可以为这种表面的互斥找到统一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宋画学和翰林图画院本是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但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北宋徽宗朝的画院时,却将画学与画院混为一谈。因此,本文就画学本身及其与翰林图画院的关系进行探讨,重点阐述创建于北宋徽宗崇宁年间的画学是国家培养绘画人才的教育机构,同时它与掌以绘事应奉的画院也有着诸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邵迎川 《生存》2020,(14):0152-0153
在人类文明史发展历程中,音乐与舞蹈总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随着音乐旋律响起,人也开始随之舞动,特别是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便可以利用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的特点,来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好奇,利用舞蹈律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开展。  相似文献   

14.
15.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教昌隆,寺学随之逐步兴盛,曲子词遂常被寺中学郎抄写于同佛教有关的写卷之上。这些曲子词常会在佛教活动的表演中歌唱,以吸引民众前来进而宣传教义,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调的衍生。衍生的词调及其创作常被用来弘扬佛法,有时亦会演变为新的词调,对词体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词体的发生发展与佛教的繁荣有着潜在关联,从敦煌寺学的繁荣及佛教活动乐舞表演的炽盛等角度切入,审视曲子词的流播及词调的发生发展问题,或可更清晰地观见词产生之初的形态,深化对词体演进历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钟书林 《唐都学刊》2012,28(2):19-24
汉字单音,易于对偶,因而我国古代文章注重骈偶之美,敦煌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文字的骈偶之美,郑振铎、姜书阁等先生曾从不同角度予以肯定。文章结合民族心理、时代风气、佛教文化、敦煌纸张匮乏等因素,探讨了敦煌文讲求骈偶的多种渊源,并从对偶、平仄、句法、数典隶事等方面探索其骈偶之美的具体表现。敦煌文作品起于魏晋南北朝,以至晚唐五代,几乎与骈文发展的历史兴衰同步,随着骈俪之文的衰微,也导致了它自身发展的不景气。但敦煌文崇尚骈偶之美的创作形式,对宋代乃至后世散文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以后,骈俪之文别为一体,号为四六文,而其中"上梁文"一体,最早的作品则始见于敦煌文中,而后繁荣于宋代。  相似文献   

17.
毕晓琳 《社科纵横》2010,25(12):114-115
服饰无疑也是民族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舞蹈者的人体形态,只要一穿上舞服,就已经具备了最直观的造型意义。它如同无声的语言传递着明确的信息,表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是舞蹈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中折射出了其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爱有很多种,最充满智慧的却是母亲对孩子的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19.
"自反性"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主体哲学中,"自反性"主要局限在自我内部进行,由此导致了意识哲学中自我研究的主体困境。"自反性"研究直到黑格尔才有了实质意义上的突破,而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乔治·米德则继承了在黑格尔那里遗留下来的"自反性"研究的遗产,在自反性的反思对象和逻辑起点上超越了黑格尔的理论,并得出结论:自反性必须以承认自我的主体间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季红利 《社科纵横》2010,(2):145-147
作为培育未来教师的师范院校,面对目前女生占生源比例日渐增大的现实,其教育教学不仅要“因材施教”,更应该更新理念,实行“因性施教”。而担负有特殊育人功能的历史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同时,如何针对女性的特点,使女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是历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