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求是学刊》2018,(6):148-155
对于唐修正史问题的考察,应回到历史"现场",采用历史主义的态度予以整体性观照,进而从史学发展的连续性中探寻唐初史学演进的脉络。唐初政治家、史学家以政治性需求与学术性考量二重性原则为指导,历时30年先后撰成八部正史。从八部正史成书的时间与撰修的过程来看,唐初正史编纂的演进有着内在的逻辑。在运用纪传体撰写断代史已成为修史范式的背景下,唐初当权者对李延寿《南史》与《北史》的成就与地位,采取包容与肯定的态度,从而使唐初正史的编纂兼具断代与会通两种不同风格。在史书性质上,唐初所修八部正史可以分为官修正史和私修正史两大类型。从二十四史成书的历程来看,唐初正史的编纂处于私修向官修的范式转型期。  相似文献   

2.
为魏收的“秽史”辩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魏收的“秽史”辩诬屈超耘读《资治通鉴》关于魏收撰《魏书》为“秽史”的记载,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是“秽史”,为什么竟把其作为二十四史之一使之作为正史而流传至今?为什么新时期出版的极为权威的工具书《辞海》,仍收录旧说而不予以正确评价?笔者查史索源,以...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班底、扎实的工作何兹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看到《北京通史》的出版,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因为我是特邀编审,知道编撰此书的辛苦和历程,真是不容易。中国的历史编纂,大多是以全国为对象的。例如二十四史,都是以皇朝全国为对象的,又是以中央朝延为集中点的...  相似文献   

4.
论《聊斋志异》的史学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斋志异》(下称《聊斋》)是清初学者蒲松龄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就其文学成就来说,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堪称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峰颠之作。笔者认为,《聊斋》不仅是传奇志怪,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史学特点。1.在形式上有意仿史。中国史学著作的形式或曰体例,主要有两种,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体和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在“二体”中,纪传体为后世所推重。被封建朝廷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全部是纪传体,它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蒲松龄学富五车,博通经史,《聊斋》在体例上就深受纪传体的影响。第一,《异史…  相似文献   

5.
《求是学刊》2017,(2):148-154
《魏书》编纂的成功与北魏政府长期重视本族史料的储备和魏收本人的史官生涯、修史经历、学术识见密切关联。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魏书》长期背负"秽史"的污名。实际上,魏收的著述旨趣在于编纂一部实录式的史学名著,这已为当代史家所阐明,同时亦被近年来的考古成果所印证。魏收以恢宏的视野梳理一代历史发展大势,将北魏历史的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其间体现了他对北魏历史盛衰的思考。《魏书》设置"十志",弥补了自《汉书》撰成至唐初近六百年间正史无志或有志而缺食货、刑法等重要内容的缺陷;《魏书》的编纂又突破前史体例,新设《官氏志》《释老志》,反映了北魏重门阀、崇佛教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6.
传统诗体的文化透析──《泳史》组诗与类书编纂及蒙学的关系张晨本文为历来罕有论述的唐代《泳史》大型组诗溯源,揭示了这一诗体与蒙训教育的关系,从一个方面考察了诗体形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文中又提出敦煌本《编年诗》是起嘏所作,为唐诗辑佚提供了新见。作者张晨,...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话语:"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最为重要的基本史料,20世纪50至7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由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界与出版界通力合作,出版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传播和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此本还存在一些缺憾。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些缺憾的解  相似文献   

8.
赵翼论修史     
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全面评论我国二十四部正史(沿旧称,未把《旧唐书》、《旧五代史》计入数内,故书名称《廿二史札记》),每论必先考史法,次及史事。其论史事部分贯穿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历史哲学;其论史法部分则体现了作者对史书编纂的一些见解。本文仅就后者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话语:“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最为重要的基本史料,20世纪50至7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由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界与出版界通力合作,出版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传播和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此本还存在一些缺憾。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些缺憾的解决。2005年11月,温家宝同志、陈至立同志分别对修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6年4月修订工程正式启动,全国十余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选派200余位学者参加其事。此修订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在世纪交替之际 ,回顾中日关系的百年历程 ,并预测 2 1世纪的前景 ,无疑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本文拟就中国的日本史 (包括中日关系史 )的研究现状及其 2 1世纪的发展趋势 ,作一简略的论述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一、鸟瞰明清时代~ 2 0世纪 70年代中国的日本史研究   (一 )明清时代的日本史研究  众所周知 ,中国的古代史籍中有关日本的记载 ,最早可推溯到范晔的《后汉书》。包括《后汉书》在内 ,直至 2 0世纪初完成的《清史稿》为止的十六种官修的正史中的日本传 ,反映了各个朝代统治阶级对日本的认识 ,以及认识的深化和进步。正史…  相似文献   

11.
汪高鑫 《求是学刊》2012,39(2):140-145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正史的创立时期.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这两部正史的民族史撰述,明显体现了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时代特点.从历史编纂而言,两书都重视将民族史撰述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机整体来加以把握,肯定少数民族对维护大一统政治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大一统视野;从民族观念而言,两书的民族认同思想不尽相同,《史记》不斤斤于夷夏之别,肯定华夷各族同源共祖的思想尤为进步,而《汉书》的“异内外”和“德化四夷”的思想则较为正统,却都有助于人们对汉代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相似文献   

12.
陈桂权 《唐都学刊》2012,28(5):114-120
对于正史《列女传》的取材标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史家撰述正史《列女传》的取材标准经历了由"列女"到"烈女"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始于《新唐书.列女传》,最终定型于《宋史.列女传》导致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社会中在以父权-夫权为主导的性别制度下,主流价值观对"妇德"的话语变化。而正史《列女传》取材标准的变化,既是历代妇德观念的反映,也是父权-夫权性别制度下对于女性妇德的要求与塑造。  相似文献   

13.
在唐代前期出现了一个官修正史的高潮 ,唐高祖李渊与唐太宗李世民都下过官修正史的诏令 ,当时的大臣如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曾挂名领导这一工作 ,如令狐德等还实际参与过。在这一官修史书压倒一切的过程中 ,却涌现出了一位利用官修史书之机而进行私修史书的史学家李延寿。他的《南史》和《北史》(合称《南北史》)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秘密完成并经过唐高宗的批准而公开传播的。  一、勇于顺应时代潮流和善于把握历史机遇的李延寿李延寿 ,字遐龄 ,本为陇西著姓 ,但世居相州 (今河南省安阳县 )。生于隋文帝开皇年间 (公元 5 81— …  相似文献   

14.
武术中的气功出于吾国的道家。其远源大率托之黄帝,今传有《黄帝内经太素》汉志著录十八卷。晋皇甫谧序《甲乙经》说:“今有鍼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一十八卷,即内经也”。至隋代,杨上善编纂《太素》,至唐代王冰注解《素问》,又把《隋书经籍志》中的《九灵》,称为《灵枢》,于是合《灵枢》《素问》为《内经》,十八卷。但全本《素问》,已非旧传,即  相似文献   

15.
唐代奚族君长及世次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已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但对于北方民族中重要的一员─—奚族的研究尚待进行。通过考订、印证唐代奚族君长的有关材料,对于正史即两《唐书·奚传》多少能够有纠误和补遗的作用,从而对奚族史,北方民族史和唐史的深入研究,或许能够提供某些方便。拙文拟对  相似文献   

16.
浙江新方志编纂事业的一面旗帜──读魏桥著《志苑十二年》叶建华叶建华,男,1963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学刊》杂志社编辑。魏桥先生自80年代初开始负责领导浙江省新方志编纂工作。十多年来,浙江省新方志编纂从零起步,从无到有,至今已是硕果累累。这其间...  相似文献   

17.
试据《尚书》体例论其编纂成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据《尚书》的体例,讨论其编纂成书的相关问题。首先,通过对《尚书》中原本作为政令文件的诰誓等所具功能性质的分析,并借助于约剂、命书等文件形式的比较,可知《尚书》的文本体例形式,原是出于现实政治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其次,由于《尚书》的编纂最后经由周代史官之手,因此周代史官很可能借鉴周代的政令文件体制,从形式上加以统一的规范修润。此外,《尚书》的编纂成书,体现了一种史学自觉意识;而周公以来以前代为戒和垂鉴后世的历史意识,恰为《尚书》的编纂提供了适宜的思想动因。最后,借助对史官执简记事职能的推考,《尚书》的最初结撰可能在西周的厉、宣之世。  相似文献   

18.
《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总集 ,正式编纂始于唐代 ,后历经宋、金、元、明。 192 3年 10月由上海涵芬楼影印 ,共 5 485卷 ,从此流入社会 ,公开于世 ,是海内外学界研究道教的主要原始资料。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出现道教研究热。本文首先叙述道藏在国外的流传和研究的开展 ,继而用详实的资料勾勒了东西方国家———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丹麦、澳大利亚、俄罗斯汉学界研究中国道教经典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浙江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成立《全清诗》编纂筹备委员会我国古代历朝诗歌全集,自先秦至明朝各个阶段均已编讫或正在编纂,有的甚至已经实行二度整理,唯独时代最后、数量也最多的《全清诗》尚未提上议事日程。浙江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干1993年10月成立了《全清诗》编...  相似文献   

20.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成就三题陈其泰范文澜先生是浙江绍兴人,1893年11月15日诞生。他在抗日战争以前即是有名的大学教授和国学家,著有《群经概论》、《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等。抗战爆发,他走出大学课堂,脱下教授的长衫,着上戎装,来到抗日游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