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图像作为一种叙事手段与记忆媒介,与文本、影像、声像等审美形式在“民族—国家”的认同形塑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中华民族的视觉化表征,参与整个民族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集体价值的确证。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黄河—母亲”的隐喻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促进民族统一与融合。嗣后,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承载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媒介——记忆场,涵括家国命运、抗争进取、人文情怀等不同意蕴的民族精神。依照“图像叙事—记忆—认同建构”的理论逻辑,黄河图像话语的建构借黄河图像唤起社会个体之集体记忆,增进个体对集体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新中国黄河图像话语的研究,不仅凸显出黄河图像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也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需要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形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  相似文献   

3.
元符号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过程中具有文化原型的功能,生成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但同时元符号的表意机制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面临着现代性语境转换的压力和挑战。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文化根基,我们一方面要夯实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域”的意义内核,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要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和机制,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立场上,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原型内涵,并且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国家文化符号,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提供持久的意义资源和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横纵组成结构,拥有源远流长的汇聚交融历史,从近代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双重转型,并创设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中国模式。回溯历史长河中的选择,举目现代国家格局中的竞争,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必当深深领悟、牢牢把握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追求团结统一,让中华民族在"君临天下"的王朝时代抱守和合主流;追求团结统一,让中华民族在主权国家时代荣辱与共。追求团结统一是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存续、发展的密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塑的是国民的政治认同,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又承继着追求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记忆在特定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中产生,存在于叙事和学习等社会互动中,历史记忆蕴含着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体验和共同情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赖以形成的根基。清朝统治者在将清王朝凝聚成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共同体并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把自己理解为一个涵盖全体(即“中国”)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继承并发展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认同”意识,接受、吸纳域内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穿越和打破王朝内各族群文化界限,整合王朝历史记忆,完成清王朝“中国认同”的内涵建构。因此,阐释清朝历史上各民族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现象,探索“中国”作为“国家”的独特生长方式,总结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动因和方式、类型与规律,这对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实和历史情境要求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强化情感的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共情力”。因此,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感建构的现实基础,自觉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共情力”,对新时代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目标与历史方位。精神纽带是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我国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又一重要话语。精神纽带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能够凝心聚力,使得各民族人民精神相依的连接性内涵与机制,为较为抽象的“共同体”理论提供了更明确的理论阐释。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历史逻辑、现实基础、文化传承与理性建构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四个一体”:一是家国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交融;二是各族一体,各民族之间紧密交融,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三是治理一体,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进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共享与平等互助;四是命运一体,以“两个共同体”为理念,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同时团结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纽带作为中国特色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精神纽带建设不但可抵御前进过程中的风险挑战,还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续与强劲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在历史悠久和超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国家建设的系统政治文化工程。“五个认同”作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特色话语与概念表达,往往被视为民族事务治理的价值目标,从认同维度衡量中华民族建设的实践成效。从国家建设的政治理论出发,“五个认同”还蕴含多维政治整合机制,是现代国家通过领土整合、国民整合、文化整合、政党整合和制度整合,实现各族人民认同中华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过程。深入发掘和认识“五个认同”体现的政治整合机制及其实现过程,是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涵丰富、特质鲜明,贯穿于民族复兴全过程,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张力。从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历史思维出发,一是认识历史规律厘清必要逻辑,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基因、精神引领和历史载体。二是探赜历史意蕴阐明核心要义,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涵着科学性、认同性、价值性、创造性。三是把握历史大势踏上时代征程,可根据“认知—情感—价值”的机制链接展开实践。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承担着相应的思想涵化功能。但研究表明,国家在场下,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目标接续,催生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功能。在实践中,国家在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形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托于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这一时空背景,并遵循“载体-话语-效力”的动态改造逻辑。面向未来,国家在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形塑仍将延续。但不论如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功能应主动服务于主体功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话语融通。此外,还应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环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一体化的建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主席梳理近百年世界发展动态的演化逻辑,透析国际发展不平衡规律,比对今昔变化的冲击程度、波及幅度及影响力度等所作出的重要论断。明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背景、理论内涵及具体表现是我们准确把握历史方向、制定“中国之治”“全球之治”良方的基本根据。为应对当前面临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和难题,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开创更加开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局面,要突破老传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治理模式;打造新动能,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活力;进入新阶段,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历史必然性;掌握真本领,把握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方法论;增强新效能,发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优势。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实践活动。文化认同承载的“集体认知”“集体记忆”“集体想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源码,文化创造唤醒的“身份识别”“他者承认”“互动共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编码,文化自信强化的“主体叙事”“情感共通”“价值确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解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意义拾取、价值诠释、生成建构等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从文化哲学视界研究和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重要思想立足点,也是需要继续深化拓展的一个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多民族国家民族精神共同体旨在构建跨越族性、超越族裔民族主义的共同体价值,建立多民族国家、社会与各民族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与认同理解,促进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兼具共同性与包容性的民族精神共同体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提供共同价值与精神凝聚力,培育多民族社会的交往理性,有助于构建符合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关系,加强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以多民族国家民族精神共同体为理念,新时代共同体建构的主要路径是推进族际政治文明的建设,改进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此可维护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存的稳定结构,避免其他一些国家所经历的现代性危机和族群矛盾激化危机,进一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正史及方志中以国家为中心的民族历史书写范式,将各少数民族历史不断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实现少数民族由“化外”向“内属”的过渡,无意中形塑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通过自下而上的政治和文化行动进行回应。历史上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的构建是中央与地方双向用力的综合架构,对中央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挖掘,方能呈现出民族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为当下铸牢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历史基础,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5.
文化意涵集“文”(文明程度)与“化”(文明传承)于一体,是国家建设的魂脉。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创新从未间断,中华文化也不断影响、形塑着中华民族,深刻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文化认同深刻影响到对文化主体的认同,对先进文化代表的认同。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历史正反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研判后提出的重大命题。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影响深远。从法理和政理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的论述,以及近现代学者阐释的“中华民族”和“共同体”的概念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辩证关系,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珠联璧合的关系、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及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实践同频共振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两条路径上获得实现,一是思想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共同构建,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的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根基和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反映,其本质是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社会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是其重要的核心要义。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挑战:国际局势风云多变、多元价值交锋博弈,国内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治理水平参差不齐等。为此,我们需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共建,夯实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增进政治认同;强化文化情感归属,系牢精神纽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强化命运意识,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以仪式传播、认同理论为基础,以奥运会为研究对象,关注奥运仪式在促进国家认同形成中的建构国家话语和国家“共同体想象”功能、凝聚国家情感功能。同时指出了奥运仪式传播建构的国家认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自觉的最初形态与步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开始产生自觉意识。在中国传统的种族意识和西方种族进化理论影响下,中华民族自觉首先表现为“种族”自觉的形态。对西方民族国家的理论和模式的探索使中华民族精英试图用民族自觉来置换种族自觉,却出现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分化局面。最后通过对中华民族一体的历史传统和现代命运的体认和反思才确立中华民族一体自觉。这一曲折的自觉进程凸显了中华民族结构的独特性和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社会化途径之一,本身就是以国家为单元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中,政治仪式作为重要形式与展开路径,以其特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特征,推动了在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心的记忆刻写、在场体悟、价值引导、文化信仰、情感认同、行为规范等叙事实践,多维多层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内核。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需要充分认识政治仪式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挖掘其承载的共同性价值,拓展其民族共同体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