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探讨了期望差距与企业家创新性活动和破坏性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关联在其间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1,在期望落差及历史期望顺差的状态下,企业家都将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冒险地从事创新性活动、破坏性活动,但随着行业期望顺差的增加,冒险性行为则降低了;第2,企业家在落差状态下的破坏性活动的边际效应高于顺境状态;行业期望落差状态下创新性活动的边际效应小于行业期望顺差状态,但这种创新活动的边际效应在历史期望状态下则更大;第3,政治关联在期望差距与企业家风险决策偏好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期望落差状态下它更加遏制了企业家冒险从事创新性活动的动力,而诱使他们将资源配置到破坏性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过度投资,并对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有更高的敏感性。即当公司有充裕的融资活动现金流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反之,则投资不足。本文还发现,过度投资与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基本上不受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特征的影响,这与其它一些研究的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绩效期望落差越大,企业面临的效率威胁越严重,越可能为改善业绩而进入房地产行业;绩效期望落差对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强度,与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和企业持有土地没有显著差异;民营和现金流权比例高的控股股东,对绩效期望落差带来的效率威胁更敏感,更可能通过进入房地产行业,以缓解绩效期望落差带来的效率威胁,导致绩效期望落差对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更强;企业冗余资源越多,进入房地产行业越可行,绩效期望落差对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越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程度也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坤 《管理评论》2022,(10):37-51
本文以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经营期望差距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情境(市场化程度和政治关联)下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营期望落差会促使管理层采取冒险活动与信息操控行为,增大了股价崩盘风险,且在两类冒险活动中,经营期望落差通过违规性冒险投机活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更大。经营期望落差作用的发挥会受市场化程度与政治关联的制约,市场化程度与政治关联负向调节经营期望落差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企业管理层在面临经营期望顺差时并没有明显的采纳或回避冒险决策的动机,经营期望顺差对股价崩盘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研究,抛弃了传统债务融资理论的理性管理者假设,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会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决策。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债务融资的因素以后,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债务期限结构也显著正相关。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债务融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时,多停留在代理成本视角和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约束"视角,沿袭的是现金流量分析思路,忽视了控制权因素的影响。该文基于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结合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从管理者权力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会计盈余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盈余质量的提升可以明显缓解管理者的代理问题,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提高投资效率,但管理者权力的存在会弱化会计盈余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根据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调节效应在市场化进程低的样本组表现得更显著,说明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权力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企业在重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投资决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管理者权力的影响,应通过合理配置企业的权力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的基本假说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大股东、债权人与政府的干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倾向;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效应一方面来自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削弱,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缓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抑制.政府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并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却显著地抑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间接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的洞见,本文选取2007—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相对绩效表现(即业绩期望差距)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以及管理自主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差异化战略具有正向影响。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低成本战略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组织冗余的增加,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正向影响将增强,而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正向影响将减弱。随着组织惯性的增加,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正向影响以及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正向影响都将减弱。本文充分表明,企业竞争战略不仅受制于业绩期望差距的方向与大小,还将进一步受制于组织冗余与组织惯性。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高额持有现金的现象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的研究基本都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         在此背景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特征的情景效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现金持有价值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关系。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管理者是否主动增持股票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运用Stata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前提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二者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的检验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持有超额现金主要用于后续的研发投入。此外,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向上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向下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         结合行为金融与传统公司财务,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交融,丰富和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经济后果和现金持有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还有利于管理者进一步理解其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对他们在实际中如何制定企业现金持有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期望落差导致决策者倾向于冒险创新还是规避风险, 这仍旧是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创新是决策者的冒险动机与冒险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并且这种作用还将受到企业内部冗余资源以及外部竞争威胁的制约.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 主要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期望落差所引致的冒险动机与可感知冒险能力的动态变化, 最终导致了企业决策者随着企业期望落差的递增而提升创新投入, 但拐点之后其冒险创新的动力则逐渐减弱;组织冗余在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之间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即充足的冗余资源提高了落差状态下的企业创新投入;竞争威胁则在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之间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即企业面临的竞争威胁程度越高则越有可能降低它在期望落差状态下的创新投入;最后, 冗余资源与竞争威胁还显著地影响到企业创新投入的曲率及斜率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可以由现金流代理假说解释,也可以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解释,本文以企业的成长性、现金流特征为划分指标对企业进行分组,并以此来区分与检验两种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低成长—高现金流企业,将会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同样,过度自信问题较为严重的高成长—高现金流企业,也将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实证研究结果即支持了自由现金流代理假说,也支持了过度自信假说。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考察了管理者关系特性对海外子公司内外部网络知识获取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母子公司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频率对获取母公司知识有正向影响,海外子公司管理者和本地重要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对获取本地商务知识有正向影响,海外子公司管理者和本地政府主要负责人之间的私人关系对获取本地制度知识有显著影响。此外,本地制度知识在母公司知识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地商务知识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龙  党兴华 《管理评论》2022,(10):146-157
为了破解技术创新网络迭代创新的微观机理,本研究基于竞争期望理论视角,透析了持续性和范围性期望落差对迭代创新的影响,探究了惯例复制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即兴的调节作用,并结合中国企业创新实践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期望落差具有纵向时间和横向多元特征的维度拓展;持续性期望落差、范围性期望落差的解构维度对迭代创新存在正向影响;惯例复制在期望落差与迭代创新间发挥差异化的中介作用,常规惯例复制在持续性期望落差与迭代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柔性惯例复制在范围性期望落差与迭代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即兴正向调节常规惯例复制对迭代创新的影响,而在柔性惯例复制与迭代创新之间作用不显著;组织即兴正向调节常规惯例复制在持续性期望落差与迭代创新间的中介作用,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对柔性惯例复制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显著调节。研究结论对于网络组织抓住技术范式转变的窗口,实现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阶段转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企业的领导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管理者的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特征中的过度自信作为研究重点,对过度自信理论进行阐述,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一、管理层过度自信理论及其度量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公司注册地所在省份网民在百度中对公司股票简称搜索的次数占全国网民搜索总次数的比例,度量公司被本地个人投资者关注的程度,发现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显著过度关注本地公司,即在注意力配置上存在本地偏差。基于注意力配置和资产配置的紧密关联,本文利用这一本地关注度指标对A股市场本地偏差现象源自投资者理性的信息优势还是非理性的行为偏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个人投资者对本地公司的过度关注提高了上市公司风险溢价水平,强化了个股股价与市场、行业以及区域个股的同步性,并削弱了个股的定价效率,表明行为偏差假说对A股市场本地偏差现象更具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公司管理者职务晋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结果,探讨和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公司管理者职务晋升的作用机理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若干合理假设条件下,通过借鉴和改进Gervais和Daniel等人提出的过度自信表示方法,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了过度自信心理偏好对管理者职务晋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能力水平相同且不为人所知的条件下,过度自信管理者比理性管理者更有可能获得职务晋升机会,而且过度自信管理者获得的职务晋升机会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和参与职务晋升竞争的理性管理者人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2)同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过度自信行为不仅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3)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随股权融资数量的减少而上升。(4)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手工搜集整理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获取产学研合作数据,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质量的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备较完善的吸收能力时,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此外,行业内在的创新需求也是导致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行业创新需求越高,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考察市场竞争程度对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创新质量关系的影响,发现市场竞争充分性的提高,有利于发挥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2007~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CEO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CEO过度自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任职期限长以及与董事长两职合一的CEO倾向于过度自信;所处行业风险大的上市公司CEO容易过度自信;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的CEO易于表现出过度自信;董事会规模、最终控制人和公司的资产规模三者与CEO的过度自信存在负相关关系。CEO个人特征对CEO的过度自信水平没有影响,这说明年龄、学历、文化程度等个人特征并非是影响CEO过度自信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金融契约理论为基础,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了企业"核心控制权"、"一般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交互关系及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效应,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管理者利用控制权地位攫取私利是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主要诱因,随着管理者控制权强度增加,过度投资水平明显上升;(2)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能够对管理者一般控制权行使产生有效约束,相比较于股权分散、负债较少的企业,股权集中、负债较多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更集中、干预动机更强,因而企业过度投资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