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SF民机转包生产商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航空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特征、原因和核心企业创新的轨迹。通过对该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以民机转包生产商为核心企业的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经历了零部件转包生产、大部件制造和风险合作式研制3个阶段;每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创新挑战呈现不同特征,既包括上游组件供应商从低→中→高的创新挑战,也包括来自客户从低→中→中的创新挑战,以及下游互补方的高水平创新挑战。揭示了创新生态系统中,组件供应商与下游互补方的创新挑战深刻地影响核心企业的创新轨迹;客户-组件供应商的动态关系推动了航空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分析了核心企业和创新生态系统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司孵化器作为母体企业吸引、支持和催化创业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对象,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对公司孵化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过程机理的深入探讨。本研究基于“动因—行为—结果”分析框架,选取海创汇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探讨公司孵化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1)公司孵化器构建的创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内部单向赋能系统—开放式双向赋能系统—多方联动协同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过程;(2)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公司孵化器动态调整资源行动策略,历经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阶段性演化过程;(3)公司孵化器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均受母体企业与市场环境的合力驱动,但在各阶段具有差异性,呈现出母体企业创业驱动与市场创新环境驱动—母体企业产业驱动与市场竞争环境驱动—母体企业生态驱动与市场合作环境驱动的演化过程。据此,本研究提出的公司孵化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过程机理模型,深化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研究,对公司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产品生态系统为制造业企业由产品智能向产品生态转移提供了新范式。本文通过对海尔公司和小米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探索了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协同运行的特征,构建了产品层面的智能生态系统结构,提出了智能产品生态系统的升级路径。研究表明:(1)基于智能化协同价值获取的生态系统是制造业企业产品智能升级的目标;(2)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呈现出各参与主体之间独立、寄生、偏利、偏害、互惠等关系的共生演化运行结构;(3)系统各参与方通过“产品创新、产品协同、平台协同和网络协同”逐层升级的协同方式实现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协同演化;(4)智能产品生态系统演进历经生态物种、生态种群、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有逐步升级和跨越升级两种类型和四条路径。本研究为企业构建智能产品生态系统提供概念模型和结构框架,揭示企业智能产品生态系统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有效路径,并对企业产品智能化转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一般工程创新和企业创新,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以需求为导向,是基于"目标锁定"的技术创新活动。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备构建与有效运转对于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创新主体的价值共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解构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构成,揭示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多主体共生竞合、多阶段交互演化、跨项目动态迁移),探讨创新场对于创新力提升的影响机理。基于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分析其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和动态演化,发现对于创新生态位专一和创新生态势较低的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网络对于其竞争力提升的效应更加明显。最后讨论了研究贡献和实践启示,以期为重大工程创新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本文对中国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中的新创企业成长过程进行了质性研究,提出了新创企业生成的印记因素及生态位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过程模型,揭示了在初始条件约束和自然选择压力下新创企业的成长机理。研究发现:诱发创业者创建企业及持续影响其成长的印记因素包括市场空间的成长性、自身资源禀赋以及创业者特性;这些初始印记因素影响新创企业的战略偏向,包括目标定位,经营结构与盈利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处的生态位;在面对生态位选择机制时,先进入的新创企业囿于初始印记效应不愿改变其生态位,更倾向于采用制度化策略维护既有生态位,后发企业则会通过差异化策略寻求生态位分离。研究结论明晰了在一个创业生态系统中,带有不同阶段初始印记的新创企业在相互竞争生态位过程中的不同成长路径,并引致企业整体(种群)层面的演化。  相似文献   

6.
项国鹏  高挺  万时宜 《管理评论》2022,34(2):89-101
数字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创业行为和结果,但此背景下创业企业与用户互动以实现价值创造的机制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基于此,本文从创业机会开发视角出发,以尚品宅配和小米为案例研究对象,构建“价值主张—互动—创业机会开发—价值实现”研究框架。研究发现:机会开发由创业企业与用户共同完成,用户被纳入价值主张、创造环节,并共享价值创造成果;创业企业与用户形成两条价值共创路径,即创业企业与用户发现和创造创业机会实现价值共创;在机会开发过程中,数字化情境为两者互动形成创业机会提供基础桥梁。本文引入“创业机会”这个重要概念解释价值共创机制,尝试打开数字时代下创业企业和用户互动形成价值创造的理论黑箱,为创业企业有效协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战略性内部创业被认为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京博控股集团2010~2022年的战略性内部创业实践,运用探索性的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整合内部创业理论与制度逻辑理论的共演研究。研究发现,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开展战略性内部创业,关键在于实现创业“机会—资源—制度”动态整合框架下的适应性共演。具体而言:(1)在利用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发现型机会开发—突破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转型”的适应性共演,突破创业资源不适配的障碍;(2)在探索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创造型机会开发—延拓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发展”的适应性共演,发挥创业资源调用的优势。本文由此构建了战略性内部创业与制度逻辑变迁的两阶段共演模型,该模型一方面解释了大企业如何通过变迁主导制度逻辑,保障内部创业“机会—资源”有效互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大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推动主导制度逻辑变迁的组织更新过程。研究在做出交叉理论贡献的同时,也为我国推进大企业内部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位重叠视角,测量并研究阿里巴巴和环球资源电商企业的生态位重叠度及激烈度。利用生态位因子、AHP法和德尔菲法界定因子数值,求出重叠度偏高,属竞争主导型,提出建立共生关系的建议,有利于二者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主体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范式顺应而生.由此,本研究基于将生态系统概化为隶属关系的观点,探讨生态网络结构对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机理及其情景因素,并通过收集生物医药行业145家上市公司2010年—2018年构成的1 305个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网络结构的两个维度(生态网络密度和生态网络结构洞)均对价值共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稳定性在生态网络结构的两个维度与价值共创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调节生态网络结构的两个维度与价值共创的关系,且调节效应存在差异;4)生态网络惯例在“生态网络结构洞-稳定性-价值共创”中介路径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由于过强的网络规范共识会导致合作伙伴之间的路径依赖,其调节“生态网络密度-稳定性-价值共创”中介路径中的边际效应减弱.本研究不仅完善了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也为企业打造更加持续稳定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机会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本文建立在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领域现有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Timmons的机会评价框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深圳、合肥、安庆的创业者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不同地区的重要指标序列存在差异,该差异源于地区间创业环境与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创新驱动的新方向。在探索创新创业新发展及其生态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京津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和障碍,提出了构建生态系统的基本思路,重点搭建"研究、开发、应用"三大群落,最终形成"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京津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古志辉 《管理学报》2014,(5):625-633
以社会环境协同演化可能蕴育创业机会为基本假设,对范蠡和子贡所处的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生产技术和税收制度协同演化最终导致市场范围的扩大;②重要礼器专用性程度的降低和贵族世袭制的崩溃为知识分子创业提供了机会;③法律演进中的路径依赖为知识分子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合法性。范蠡和子贡曾任政府高官的职业经历有助于他们以更低的成本得到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相似文献   

13.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寓意着,初期创业团队在面临高风险性、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好的合作和协调,而当业务步入正轨后更易于产生冲突。在创业团队快速发展过程中,此类冲突现象较为常见。遗憾的是,现有创业理论对该现象,尤其背后蕴含的产权冲突缺乏应有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基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本文通过对4家案例企业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研究发现,创业团队的人力资本产权包含“转化期—界定期—动荡期—治理期”4个演化阶段,不同阶段承载创业团队租金获取、产权界定与明晰等功能。本文第二阶段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产权演化本质在于企业资产价值提升过程所带来的“公共领域”难以被有效界定,因而产生人力资本产权再界定动力并引发新企业创业团队的冲突。综上,由于人力资本初始禀赋及增长的差异,新企业资产价值增长带来难以界定的“公共领域”,将导致创业者付出的人力资本与其产权难以匹配,给团队的协调与稳定带来破坏性冲突,表现为价值折损或团队解散。本文有助于深化对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认识,对创业团队研究也是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以小卫星龙头企业DFH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定义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和实现机制.分析表明,航天产品研制要重点关注总体设计环节,其创新主体是由核心企业-供应商-科研单位三方构成的一个微生态系统;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从中心-轮辐式到共生式的动态演化主要结构特征是:参与者行动从围绕核心企业目标转化为围绕共同目标;组织边界由清晰向模糊转变;核心企业的组织角色从领导者到平台创造者.基于价值来源选择和制度稳定方式,深入剖析了航天核心企业游击队战略逻辑和交流型组织合作、复杂性战略逻辑和协同型组织合作间如何在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动态适配,以打开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由中心-轮辐式向共生式转化过程的黑箱.  相似文献   

15.
围绕涉农信息服务困境,借鉴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涉农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模型,并分析了涉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是信息主体生态位的缺位、重叠,宽度间距不合理;信息资源生态位的分化、信息流转时间迟缓,空间闭塞,最后从功能定位、资源分配和时空安排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平台生态系统一类特殊参与主体,价值支持型企业通过进行大量平台专属性投资以“借势成长”,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也极可能引发“与平台主关系断裂”的危机,亟须通过再创业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然而,价值支持型企业所面临的“现存资源的平台专属性”及“协同伙伴的平台锁定性”两大再创业困境,挑战了传统情境下对于企业再创业的分析思路。本文以蘑菇街为样本对象,通过分析其在与淘宝平台关系断裂后8年间的关键战略行动,发现价值支持型企业再创业的关键在于降低协同价值型资源专属性、构建并提高独立价值型资源差异性,具体通过“资源置换—资源筛选—资源拓展”的一系列资源编排行动予以实现,而且再创业过程中呈现的“身份脱离—身份塑造—身份强化”是价值支持型企业采取不同资源编排行动的核心动因。由此,本文构建起平台关系断裂情境下价值支持型企业基于“身份需求导向—资源编排行动—价值活动目标”逻辑链条的再创业过程模型,以期对平台生态参与者异质性、生态参与者战略等研究领域有所贡献,为高度嵌入特定平台的参与者群体提供应对“大树下不长草”困境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马倩  杨德林  邹济  李浩 《管理世界》2024,(4):158-176
数字化对孵化平台和创业企业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在数字化情境下,虚拟孵化和创业企业数字化之间出现的新使能关系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及其被孵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案例研究,探讨虚拟孵化与创业企业数字化之间的使能关系和机理。研究发现:虚拟孵化为创业企业提供了“数字技术支撑服务+组织管理优化服务+共创生态嵌入服务”的数字化使能服务,创业企业进入虚拟孵化后经历了“适应型学习→试验型学习→建构型学习”的数字化组织学习演变,数字化使能服务通过改变创业企业数字化的知识获取范围与态度、知识解释模式与范围、知识记忆主体与形式,促进了数字化组织学习演变。本文发现了虚拟孵化与创业企业之间的数字化使能关系,剖析了虚拟孵化的数字化使能机理,拓展了对孵化平台和创业企业间使能关系的理论认知;同时,明确了创业企业数字化组织学习的概念,厘清了数字化组织学习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各阶段的差异和联系,更为深入和细致地剖析了数字化组织学习出现与演变的过程,对虚拟孵化的工作优化和创业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为直观反映全咨推动下咨询行业间的业务竞争关系,本文引入组织生态学相关概念,以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对行业竞争情况进行量化。研究发现:设计行业与其他三个行业生态位重叠度最低、竞争优势明显,招标行业与监理、造价行业生态位重叠度高、竞争激烈。研究建议:设计行业维持现有竞争优势,监理行业采取生态位特化和生态位强化策略,招标代理行业采取“小生态位”策略,造价行业采取生态位泛化和生态位分离策略。同时通过种间共享、种间互补、新旧业务融合实现行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以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生态主体占据不同生态位,围绕成果转化的价值创造过程协同互动,形成非对称性共生关系。生态环境通过影响生态主体的社会互动进而影响转化效果,转化效果又会反馈性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生态环境。在上述交互影响过程中,生态主体自身、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都会发生持续演进。  相似文献   

20.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演化:基于深圳A股市场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探讨了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相互演化现象,认为,投资者对公共信息的从众行为、对私人信息反应强度更高是二者周期性相互演化的根源;其演化遵循"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出现→增强→减弱→反转效应(动量效应)出现→增强→减弱→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再出现"的规律;实证结果显示,深圳A股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确存在类似的周期性相互演化规律,尽管演化的周期长度并不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