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韩巍 《管理学报》2011,8(12):1772-1781
首先基于《管理学报》"管理学在中国"专栏7年来的相关文章,梳理了管理学者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直面中国实践—多元化方法论—改善学术评价机制"诸方面的共识,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尝试从研究的"时间维度"、"情境维度"、"分析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研究认识论框架,以期对中国管理学术转向"直面实践—解决中国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吕力 《管理学报》2012,(4):506-515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根本性问题包括:何谓中国、如何认识、怎样直面、西方管理理论能不能"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以及是否存在"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为了回应这些问题,中国管理学术界需要将目前片段式的、有感而发的、单一视角的反思推进到理性的、多视角的、系统化的反思阶段。这些系统的反思可以称之为"元管理研究"。元管理研究的问题可分为管理本体论问题、管理认识论问题和管理方法论问题。虽然元管理研究并不能给这些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但它通过更深入地指出这些问题的来源促使人们不断接近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图谱理论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指导,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数据库收录的1998~2019年期间,与中国管理研究以及理论构建相关的561篇施引文献和7108篇被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中国管理研究与理论构建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主题演进脉络等的可视化分析与研究;并进一步精选了116篇科技文献为样本数据进行三级扎根编码,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管理研究目前聚焦于理论构建范式的研究主题,构建中国管理理论要直面实践导向,扎根传统文化,实现实践与文化的融合,要采用多元科学方法论与方法,辩证地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需要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明明 《管理学报》2011,8(8):1115-1121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经在中国管理学界形成广泛的共识。"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不仅要关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也要大力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这不仅是揭示管理实践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管理研究实现与世界对话的客观需要。在分析了东方管理相关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局限的基础上,结合《荣誉的逻辑》的内容,系统论述了迪里巴尔纳开创的企业管理实践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范式,旨在为实现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实战层面上的突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实践”为关键词的“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对“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简称“直面”)进行了较有意义、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价值探索.基于“直面”的时代背景、论坛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发展脉络,尝试对“直面”的历程进行总结、反思与展望:认为在未来“直面”时,“实践学者”、论坛与“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应该厘清中国管理实践的研究范畴与边界,更加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直面”乃至中国管理学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要回归管理研究的本质,避免“直面”研究走进新时期下的管理丛林.  相似文献   

6.
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   总被引:80,自引:5,他引:80  
从传统管理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了和谐管理理论提出的必要性,对和谐管理理论的概 念、原则和基础框架进行了阐释. 从和谐主题出发,选择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的问题解决方式, 构成和谐管理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和谐 管理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2014“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以“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管理创新”为主题,通过主题报告、分论坛以及企业家论坛,深入探讨了新时期下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及中国本土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再次强调了“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紧迫性,探索了构建中国本土化理论的方式方法,分享了互联网情境下的企业转型和创新问题.通过学术界与企业界的深入交流,推动了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吴瀚  姚小涛 《管理学报》2023,(6):800-805
第13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暨首届“问道管理”论坛以“数字化时代的管理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管理实践方面的新现象、管理理论的新进展以及理论与现象如何融合、互相赋能的重大议题。在此次论坛中,与会学者基于数字时代的基本脉络与新情境、新要素,从多角度、多层次诠释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问题和对应的研究思路,并围绕数字时代的企业管理、创业创新、组织转型、组织应变和演化等具体议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深入研讨了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融合、管理范式的变革方向、研究方法论风格的变迁等,以及如何利用多学科工具做契合国家重大需求的管理研究,对未来产生更多立足于本土实践、具有理论原创性、饱含中国智慧的优秀研究成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X整合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 《管理学报》2015,12(2):157-166
对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黄光国和李平有着截然相反的判断,他们的观点可以看成是对立的两极。基于此,试图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开辟一条中间路线:既不完全同意黄光国关于本土研究必须采用西方科学哲学的判断,也不认同李平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哲学诠释,而是通过融会阴阳思想、儒道哲学、波尔互补原理及黑格尔辩证逻辑等中西哲学元素,尝试建构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道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样的一种哲学观可以被称之为X整合主义。  相似文献   

10.
刘人怀  姚作为 《管理学报》2013,10(2):157-167
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是由核心框架及其应用概念构成的复杂层次结构。为借助独特基因来构建中国本土管理科学,学术界运用了文化核心植入式与文化情境嵌入式2种策略。前者将传统文化的特有基因当作本土管理学的内核植入到现有的西方管理学理论之中,在汲取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忽略了其与当前管理实践之间的不匹配。后者将文化视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的环境变量,在借鉴西方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同时,忽视了文化的内生角色。未来应采取将文化当作内生变量的研究策略,秉持辩证的认识论与本体论,逐步实现对传统文化独特基因的现代化解读,择取独特的研究视角,并根据问题来有效选择研究方法,由此扎实推进中国本土管理科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并从西方引入大量的管理理论之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回应学界最近的讨论,本文认为,以研究本土管理实践为重心是中国管理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针对学界在实现路径上的疑惑并推动对本土管理实践的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实践理论(practice theory)的视角及其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重要启示。透过这一视角,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实现路径,探讨了中国管理实践的特殊性及亟须研究的相关问题,并对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指导价值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是应注重"本土意义"还是"普世价值",是"构建理论"还是"指导实践"进行讨论,提出"实践本土化,理论全球化"。以此为基础,对比解释是在多文化下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框定问题的有效选择,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研究方法应采用规范方法、全球语言。最后,寻找一般规律、全球思维与管理实践的融合、本土与国际的多元互动应是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管理学报》2011,(8):1255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检阅落实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的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的重大问题。邀请实践成效显著的学者介绍相关成果,旨在将管理研究引向恢弘的中国管理实践,进而产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中西理(论)实(践)”交叉的十字路口,中国管理学者面临着路线选择的挑战.从理论发展的目的出发,在明确理论的内涵和管理理论的衡量标准,梳理西方管理研究的多元范式、不同方法论特点及理论生产类型之后,以波特等西方著名学者的实践为例,对管理学者的差异定位进行了说明.研究认为,中国的管理学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批判性吸收西方管理学研究的多元范式和方法论,从有利于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出发,确定学者个人的主导研究范式和理论类型定位;有志于管理理论发展的本土学者,应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提升的基础上,发展有世界水平的“中国学问”;中国管理学术共同体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不同学者的合理定位和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向砥砺,学术铿锵——《批评》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珍惜学术表达的自由——对〈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响应与批评》一文就《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提出的3处事实谬误和2处逻辑瑕疵做了回应,并就学术争鸣的方向以及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做了阐述,以期管理学界能够就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这一主题展开科学和理性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管理研究选题的误区及科学性判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占明  王克稳 《管理学报》2015,12(4):477-483
中国管理研究选题存在着“假大空”和“无病呻吟”的误区.针对选题误区,提出探索性-开发性、实践性-理论性、东方-西方3个评价维度和两个菱形判断矩阵,以期在判断现有研究选题的基础上,为中国管理研究科学选题提供框架性和结构性的向导.中国管理研究应该避免陷入“假大空”和“无病呻吟”的陷阱,少一些由理论到理论、由现象到现象、理论脱离实践的研究,多一些直面管理实践的、探索性的“顶天立地”的研究——顶理论“普适性”的天、立中国“实践情境”的地.  相似文献   

17.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与路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已成为中国管理学者的重要共识.对"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将"直面实践"的路径概括为阅读书刊,了解实践;蹲点企业,观察实践;介入企业,改变实践3种模式.为促进研究者能更好地直面实践展开研究,需要打破学术界与实践界的人才流动壁垒,强化企业界与学术界的人才流动;改革注重短期学术论文发表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鼓励学者参与管理实践的激励机制;构建研究者与实践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杨妍  陈春花  陈鸿志 《管理学报》2013,10(3):314-321
2012年12月8~9日,2012'“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行.基于前两届论坛围绕“直面中国实践的管理研究内涵、路径、评价和倡议”的研讨成果,以“现象·本质·对策”为主题,探讨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相关问题.从实践导向管理研究的重要性、研究规范和路径的认知,研究进展与反思角度对参会学者的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报》2012,(5):657-657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其旨在检阅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重大问题,深入推动中国管理实践之科学发展,不断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之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报》2013,(6):936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检阅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重大问题,深入推动中国管理实践之科学发展,不断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之创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