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现象。随着四个文明建设在茂名市的发展,广场文化成为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广场群众文化的范畴、形式、功能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市广场文化的现状,探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策略,旨在引导广场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艺术修养、多面的艺术才能、出色的工作能力、健康的身心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愈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文化惠泽民生也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民生不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民生,而且包括文化层面的民生.文化民生是民生的丰富和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民生.这些文化民生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和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文化民生有着多方面内容,即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人民群众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在新时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加以保障,并把文化生产力作为其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自行开展的以文艺活动为中心的文化生活,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提高社会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本文对如何发展群众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卢瑞瑞 《理论界》2022,(12):80-87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深厚历史根基,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现实回应。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之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文化建设风雨征程,从三十年前的"基础薄弱"一步步迈上"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之途"。回顾三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三十年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先进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基层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基层文化发展必须以其自身的特殊使命,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发展始终,把搞好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支撑,把保障和实现群众文化权利作为基层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林小棉 《南方论刊》2009,(12):98-98,94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是群众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上升到精神创造的生动表现,也是承载和寄托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群众文化自身所具有的这种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越来越发挥出其精神支撑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茂名的实际,就发展群众文化问题谈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郝立新  杨倩 《河北学刊》2004,24(2):9-13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建设与精神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文化发展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辩证地处理好文化建设中蕴涵着的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之间、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之间、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文化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促使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陈颖 《南方论刊》2009,(11):97-98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凸显。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社会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发展客体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强化社会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又要发掘人的主体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强化主体生产力的社会文化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群众文化既是发展精神生产力的重要部分,又是发展物质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通过文化艺术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娱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涛 《中文信息》2022,(1):293-295
文化馆属于政府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的主要责任便是辅导群众文化,其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效能.文化馆是为我国社会群众服务的,其不但有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业务生活,符合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还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基于此,笔者按照自身从业经验,并充分结合社会实践研究调查,针对增强文化馆展览交流,提升群众文化效能的策...  相似文献   

14.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锡伯族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表现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其内涵丰富多彩、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考察多元文化格局下的锡伯族传统文化,探讨如何继承、发展和完善锡伯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们所说的广场文化应该是在传统中发展,在传统中创新,不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更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和主题的时代性,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宣传先进文化的平台。它集宣传、教育和文化娱乐为一体,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爱河 《兰州学刊》2009,(2):121-123
保护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西安宣言》是以保护文化遗产环境为宗旨的宣言,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还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来巩固其精神支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 价值问题,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探讨精神产品的价值问题,对于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有意义的。(一)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人类的社会生活便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物质生活是指人类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活动;精神生活是指人类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活动。与此相联系,物质生产(或物质劳动)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文化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整合是旅游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不懈动力.旅游文化整合对充分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提升旅游文化的品位,打造地域旅游特色,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整体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旅游文化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旅游文化的整合主要包括旅游文化产业的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整合、传统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整合以及区域旅游文化整合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当前,宣传文化战线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课题,就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给予充分的研究和关注。任何社会都存在弱势群体,在转型…  相似文献   

20.
论节庆文化与节庆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建华 《学术探索》2011,(2):99-105
节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节庆活动,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延续,也是人们重要的情感寄托和精神信仰方式。节庆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地方文化形象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起到全新的作用。顺应这一趋势,实现节庆产业的可持续和科学发展,能够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相关国民经济建设的增长,为实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