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理激励和最优技术转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成本节约型创新技术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获取巨大收益.一个外部独立的研发机构的收益通过许可其创新成果给生产企业来实现.本文通过对管理激励条件下的许可转让形式的比较得出了与前期的研究相异的结论,发现现代企业的治理机制影响着专利技术转让方式的最优选择问题,在具有不同成本的双寡头垄断形式下,对于专利所有者来说.许可给双方企业创新技术不再是最优的,且技术创新效果适度时,专利所有者可以设计合适的单位许可费比例来获取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主动性技术泄露战略对专利竞赛中处于落后企业所起的作用.该战略的实施可以延长专利竞赛时间、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进而增加竞赛中研发进度落后企业专利竞赛获胜的概率以及企业在专利竞赛失败时的收益.根据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速度确定、不确定以及专利价值可变等三种情况,分别研究了主动性技术泄露均衡数量的决定以及企业及其竞争对手掌握的技术秘密数量、研发创新的速度以及获取专利的"创新性"要求等因素对企业技术泄露均衡的影响.提出在我国企业主动性技术泄露的福利意义以及专利管理部门在该战略的实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分析技术依存结构对企业集成创新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发现在集成创新生态系统技术依存结构中,企业外部零组件、互补配套技术2种不同类型的技术体系,对本企业集成技术创新产生了明显的不对称性影响:外部零组件技术开发难度越大,越能增强集成创新技术领先者的研发竞争优势;外部互补配套技术开发难度越大,越能降低集成创新技术领先者的研发竞争优势;随着零组件与集成创新技术不确定性减弱,集成创新企业自主开发零组件技术比重越高,越能增强其研发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研发和生产都是企业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已有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在考虑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时多将这两个环节割裂开,这影响对创新绩效关键环节的甄别。为克服这一不足,以中国乘用车产业为例,分析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通过回顾已有研究,建立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研究框架。利用1998年至2007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泊松模型和随机前沿方法,检验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价值这两种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两类产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相对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外包两种研发模式对企业的专利开发均有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而技术外包会显著提高企业新产品生产的技术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新产品价值;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的专利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与新产品价值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需要协调和匹配研发与生产活动,才能使研发投入转化为有效的创新绩效。 研究结果是对创新绩效已有研究的补充,并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企业两种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说明同时考虑研发和生产环节以及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度量的必要性,而聚焦于特定产业的研究避免了传统跨产业研究中忽视不同产业异质性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指导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帮助自主品牌企业提升他们的创新绩效,政府的自主品牌扶持政策在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同时更应当重视传统的制造技术,企业本身也应当将更多的资源从高速的新产品开发投入到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管理能力提升中。  相似文献   

5.
不确定性在团队授权与新产品开发业绩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最新的理论研究表明授权的作用取决于环境中不确定性的程度。在对212个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定量研究中,发现了团队授权与创新速度之间显著性相关关系。对由技术新颖性和技术动态性这两个不同因素引起的技术不确定性作了区分。结果发现,团队授权和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被技术动态性所调节,而技术新颖性则不能。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无论来源于技术新颖性或技术动态性,团队授权和创新速度均呈U形函数关系。这说明在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要么完全授权,要么完全不授权或高层介入,都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与之形成对应,在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团队授权和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受技术新颖性和技术动态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当技术新颖性高时,团队授权和创新速度之间呈线性关系,而当技术动态性高时,二者呈反U形函数关系。对于后者,极高程度的团队授权并不加快创新速度。这些结果说明,应该根据研发项目的不确定性的不同来源与水平选择不同的团队授权策略。这些发现或许也表明,技术动态性比技术新颖性对不确定性有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基于TRIZ理论的非线性技术演化规律引入到专利研发投资的期权博弈模型中,分别在完全垄断市场和双寡头竞争市场条件下,讨论了受技术演化影响时企业所蕴含的实物期权特征,并基于博弈均衡分析了企业于技术演化时间轴上进行专利研发投资的最优投资时机选择和面对具有不同投资风险技术时的应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技术演化条件下,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企业投资临界值会随技术发展下降,进而促使企业对高技术风险专利展开提前投资;在双寡头竞争市场中,企业会为争当领导者而选择放弃其期权价值,将投资提前至专利价值较低的技术发展初期执行,形成非帕累托最优的同时投资均衡;此外,企业会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呈现优先投资的偏好。本文的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在技术发展初期就进行高额研发投资的动机,以及技术自身属性如何对投资决策造成的影响,可以为现实中企业在面临类似投资问题时做出理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施宇  王节祥  盛亚  夏季 《南开管理评论》2024,(1):87-97+115+98-99
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企业转变创新模式,从“技术拿来主义”的“外源式”创新走向平台驱动的“内源式”持续创新,专利平台是内源式创新的重要支撑。尽管现有研究关注到专利平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利平台的内涵和特征刻画研究不足,导致难以回答“什么样的专利平台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更好地驱动企业自主创新”。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基础区块强度”和“区块赋能强度”来刻画专利平台的内涵,并基于企业结构、战略与环境适配的经典框架,分析企业专利平台结构特征、研发战略导向与外部环境特征的组态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发现:专利平台是驱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由其驱动的自主创新组态有4种,具体可归纳为核心专利型平台驱动和专利衍生型平台驱动两类。尽管缺少专利平台驱动的企业也可能获得高自主创新绩效,但本文发现在市场或技术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境下,这种创新模式难以持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创新管理与平台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对新时期中国企业转变创新模式及如何依托专利平台驱动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徐欣  郑国坚  张腾涛 《管理科学》2019,22(11):33-53+81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研发联盟日趋增多.以研发联盟和创新活动都活跃的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发联盟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运用"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企业实施研发联盟对于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反映创新能力的多项指标方面,缔结研发联盟的企业都强于未缔结研发联盟的企业;无论是使用新增专利数量、新增发明专利数量、技术多元化还是创新突破性指标,都稳健地验证了研发联盟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并且,研发联盟促进企业创新存在先递增后递减的滞后效应.进一步发现,研发联盟的治理结构对于企业创新具有调节效应.相对于股权式研发联盟,以契约形式缔结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于深入认识中国企业缔结研发联盟的协同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并为政府和企业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易玉  刘冰 《经营管理者》2013,(27):168-168
专利收益权作为知识产权收益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利权人及其利益相关人在获得专利全后应获得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专利收益权制度有其自身特点,现行法律体系尚不完备,收益比例配置存在不合理性,救济制度存在缺陷,据此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探索相对完善的专利收益权制度,进而促进各方发明创新积极性,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补贴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府采取研发项目资金补贴策略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和企业家双方博弈的不确定性投资与融资模型,并给出博弈均衡下最优投资时机、投资成本、融资策略以及最优政府补贴的显式表达式。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债务协商能力会影响到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策略,只有当企业家在债务市场拥有一定议价能力的时候,政府补贴才能有效缓解研发项目的投资不足问题。另外,随着企业收益流的不确定性的增加,均衡下政府补贴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政府应尽可能根据不同风险的研发项目来采取补贴策略。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已有研发补贴政策的研究,为政府更有针对性实施补贴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产品专利授权是企业寻求合作、互利双赢的一种方式。拥有互补产品的企业进行产品专利授权,会对互补产品销售和参与授权的双方企业收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考虑一条由两家企业组成的供应链,其中一家生产并销售两种互补产品,并将其中一种产品授权给另一家企业进行竞争性生产和销售,研究该授权行为对于参与授权双方的决策与收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利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出授权前后两家公司的最优决策、利润、产品需求,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并对授权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授权行为会导致被授权产品定价提高、销量增加,但其互补产品的定价和销量会下降。当专利许可费适中时,授权行为能最大程度提升授权企业的总利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授权行为能够提升消费者剩余,且在大多数情形下都会提高社会福利,只有当专利许可费较高时会降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2.
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是进行自主品牌创新和获取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基石,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的构建和健康运行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构建和剖析了以自主品牌创新能力运行体系为基础,以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支持体系为保障的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本研究能为企业构建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和提升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严晶 《决策与信息》2013,(12):54-54
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技术创新体系的加快建设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我国专利授权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的我国授权发明专利的三个特点之一。随着企业的专利技术创新体系正加快建立,专利保护就成为了更值得去关注的问题,如何保护好企业自己的专利,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值得企业去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4.
岳鹄  康继军 《管理学报》2009,6(9):1182-1187
根据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07年的创新活动面板数据,以专利的授权数量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实证检验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解释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区、市)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是由于各地区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的投入差异,也是由于各地区以FDI、市场化程度、累积知识存量和知识流动能力等因素组成的创新环境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克服其"瓶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面深化群团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新型社会治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1500家上市公司工会、共青团以及妇联组织的活动为数据样本,探讨了群团改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群团改革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提升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研发效率;具体地,群团改革改变了企业群团活动重心,业务促进类活动显著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与私营企业相比,群团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揭示了群团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群团改革改变了企业群团组织的工作重心,优化了企业的创新网络: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员工学习能力,促进信息和知识在企业内的传播;另一方面耦合异质性资源和技术,使企业获得更多外部网络中的新思维。本研究检验了群团改革在企业中的实践效果,为未来群团政策的调整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专利联盟的专利交叉许可机制使专利具有了公共品属性,在无有效机制引导下,部分企业搭便车行为必然会影响其他成员持续研发的积极性,不利于联盟稳定发展。本文在公平偏好视角下,构建了专利联盟企业公共品博弈模型,通过利用费米规则在MATLAB上模拟专利联盟企业创新行为演化过程,分析了联盟企业创新行为内在动机,并进一步引入惩罚机制,探究其对联盟企业创新行为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嫉妒参数与羞愧参数之比低于某一阈值时,整个联盟才能呈现出稳定的高研发水平。在利己倾向的公平偏好情景下,在公共品回报乘数越高,却越会刺激搭便车;而在利他倾向的公平偏好情景下,当专利公共品回报乘数增加并超过阈值时,会促使整个联盟企业努力研发,此时许可收益增加也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努力研发积极性,而且当存在联合惩罚机制时,惩罚也更有效果,但惩罚系数与惩罚成本之比必须大于某一阈值,才能抑制企业搭便车行为。最后提出了在专利联盟管理实践中促进企业积极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102家在深市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企业的R&D投入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R&D投入与主营业务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且资金研发投入与绩效的滞后期为2期。R&D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以及已授权专利数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土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构建理论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工模式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是本土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整合组织间学习理论和组织内学习理论,分析代工企业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的理论过程,建立代工企业从知识获取到研发能力提升过程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鸿海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的消化和知识创新等过程,代工企业通过建立学习机制提高合作双方的互动程度,通过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知识的共享、转移和创新机制等措施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专利保护制度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制度保障,而专利授权又是技术转移并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针对由专利持有企业、品牌企业以及ODM组成的系统,建立不对称信息下包含专利授权和生产外包过程的博弈模型,研究最优专利授权合同设计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投入策略。研究发现:固定收费形式与双重收费形式的专利授权合同是专利持有企业的最优选择,这从理论上证明了不同形式专利授权合同的存在性及其选择条件;品牌企业总是会有动机选择CSR投入策略,并对专利持有企业和ODM产生“CSR溢出效应”;不对称信息会导致专利持有企业的利润损失,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品牌企业有动机向专利持有企业披露市场需求信息,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0.
具有后发优势的不完全信息专利竞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会同时存在于专利竞赛中,它们的相对大小将决定两对称企业在专利研发投资时机选择博弈中所产生的均衡类型并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考虑不完全信息和技术不确定性,引入信息披露及其滞后效应使得追随者和领导者分别具有后发优势和先发优势,建立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通过对各最优投资临界信念的计算和分析,结论表明,一定参数条件下,占先博弈和消耗战均有可能发生。信息披露滞后时间越长、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越低、随机信号到达速度越快、信号质量越高,领导者先发优势就越明显,越易产生占先博弈;反之,追随者后发优势就越明显,越有可能发生消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