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国内外整体旅游业发展低迷,如何实现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打破传统因果关系研究,基于2021年旅游和旅行发展指数框架,从组态视角对国家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条件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基设施施是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赋能环境和需求驱动力是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核心条件。国际旅游竞争力可以通过基础设施与可持续性双核驱动,赋能环境与需求驱动力并行,多因素组合驱动三条路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国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暴露出的诸多问题阻碍了旅游者需求的实现和满意度的提升,为此我国旅游业亟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供给体系实现与旅游者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和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旅游业质量提升的基本价值指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特定技术条件下旅游业满足旅游者动态需求的能力,这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判断,《旅游论坛》编辑部发起了主题为“技术革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学者对话活动,邀请了6位长期从事旅游研究的学者,结合其自身教学和科研经历,分享他们关于该问题的思考。本次对话,聚焦在如下5个方面,即:旅游业发展中技术革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从技术革新角度来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应该如何界定和分析?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论题,及和创新点可以包含哪些方面?技术革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黄河流域在实现旅游业绿色发展目标方面存在冲突抵消效应,而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2014年和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1)单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构成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影响因素间交互组合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的最优选择;(2)对比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前后二者协同推进组合路径的变化,由2014年的2条组合路径转变为2019年的1条组合路径,且增加了3个核心条件;(3)无论是促进旅游业发展还是减缓旅游业发展均不存在唯一的组合形式,模式具有多元性;(4)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游业发展速度,但其组合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基于组态视角发现,配合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以有效降低旅游业污染强度,能够帮助实现旅游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由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有序转移、优化配置的过程。宁波旅游业无论是从发展阶段,还是从产业结构和旅游机制来看,都具备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条件。发挥这些优势,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积极实施旅游发展理念再造、旅游发展模式再造、旅游发展形态再造和旅游发展机制再造四大转型升级战略,以实现宁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体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有力保障,对促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实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任务在于创新三个层面的体制机制,即核心机制、支持机制和保障机制。核心机制即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机制包括融资支持机制、人才支持机制、设施支持机制和科技支持机制等;保障机制包括主体合作保障机制、市场流通保障机制、农业保险保障机制、社会服务保障机制、市场监管保障机制和领导组织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上海142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研究样本,从TOE理论框架的视角出发,运用组态思维和QCA方法解构影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政策环境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驱动路径有4条,即专利—政策驱动型路径、专利—人力—政策主导下的市场驱动型路径、专利—人力—政策主导下的规模驱动型路径和规模—市场主导下的政策驱动型路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规模和市场环境在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 CiteSpace5.6.R2 和 Vosview 软件,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得到 1155 篇“两山”理念相关 研究文献,绘制 2006—2019 年“两山”理念驱动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的总体现状、热点坐标和变迁脉络 图谱。结果表明:研究现状方面,发文量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吴舜泽,以王倩为 核心的合作网络最为突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驱动路径热点坐标方面,研究 主题热点主要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热点关键词形成 11 个聚类的战略坐标图,包括核心型驱动路径、 潜在型驱动路径、边缘型驱动路径、基础型驱动路径,其中“绿色发展”是核心驱动路径;驱动发展 变迁脉络方面,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可以分为探索阶段(2006—2014 年)、繁荣阶段(2015—2017 年)、 深化阶段(2018—2019 年)3 个阶段,“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是目前驱动研究的热点前沿。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心任务。旅游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实现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文章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出发,系统梳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和推进路径。当前,我国旅游供给和需求适配性不强,旅游促进共同富裕面临多重障碍,文化和旅游融合质量有待提升,可持续旅游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旅游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作用尚未全面发挥。未来,亟须从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合作等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9.
旅游与教育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2021年双边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正在努力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以此为背景,文章研究了中国-东盟旅游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内涵、逻辑与特色,认为其是一个基于“共同体”特质与本地区旅游教育新要求而逐步形成的国际化、专业化社会组织。借鉴共生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探讨了涵盖价值与愿景共识、主体共建协同、资源对接融通和效益共享激励的共同体协同机制,以及由推力系统、拉力系统、中介系统和保障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的驱动保障机制,各机制紧密连接,共同推动旅游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最后,基于桂林旅游学院携手广西民族大学面向东盟开展国际旅游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实践检验和诠释了中国-东盟旅游教育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绿色创新是旅游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推动力,剖析并识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效果和作用机制,对于我国推进旅游业绿色转型发展、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选择2012—2019年中国大陆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绿色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并实证检验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与旅游绿色创新的中介传导路径,以及环境规制在旅游绿色创新发挥传导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创新能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绿色创新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绿色创新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开发农民旅游市场是实现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文章在分析河南省农民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基础上,提出非均衡性开发路径,并从“旅游下乡”惠民政策、产品设计、宣传策略和服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非均衡开发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驱动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以创新驱动为视角,以桂林为案例地,运用熵值法、标杆比较法与综合评价法构建世界级旅游城市指标体系,并引入障碍度模型探寻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制约因素。结果显示:(1)与标杆值对比可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等级处于发展阶段,未来进步空间较大,且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中诸多要素创新程度不均衡,相对差异较大;(2)2012-2021年桂林旅游发展水平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发展趋势,2020年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城市文化创新、城市旅游创新、城市环境创新与城市生活创新上升趋势明显,而城市形象创新处于低位且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表明城市旅游形象创新不足是制约桂林旅游创新发展水平的短板;(3)城市旅游创新和城市形象创新对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障碍度最大,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旅游总收入增长、旅游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贡献度、旅游产品创新、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国际会议会展数量等是阻碍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基于评价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国家安全稳定、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以云南省的临沧、怒江、红河、西双版纳4个各具特色的边境州(市)作为案例地,探讨了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构建了“乡村农业+旅游”的临沧模式、“交通与体育+旅游”的怒江模式、“遗产与康养+旅游”的红河模式、“生态与文化+旅游”的西双版纳模式,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资源转化能力-现代产业体系-地区综合效益”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机制,以期为探索旅游业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出理论贡献,为我国其他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旅游天然密不可分,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和吸引力,是提升海南旅游业价值、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探索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助推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价值增值不高、人文资源开发不足、旅游体验层次偏浅等主要瓶颈问题及其原因;(2)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海南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已有研究中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海南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从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业态融合、科技支撑和顶层设计等多方位提出促进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乡村旅游业发展涉及多个不同利益主体和不一致的目标功能,社会网络结构复杂,为深入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现实逻辑,推动甘肃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多元视域阐述乡村旅游业对于促进甘肃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与外在联系,并采用SWOT分析法,从理论基础出发,全面分析甘肃省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一步提出SO、ST、WO、WT等组合战略,为甘肃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对策,助力甘肃省乡村旅游业发展,从而实现甘肃地区“百年奋斗”宏远目标,为甘肃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性和理论性启示,同时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全域旅游的视域下,需求品质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在旅游领域的集中表现,也是旅游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而需求品质化既需要旅游品牌作为支撑和助推,也是旅游品牌塑造的重要路径和核心要素,同时,需求品质化要求旅游品牌的高端化与之相协调。以需求品质化为视角,通过分析旅游品牌特质及其发展规律,构建旅游品牌体系,提出在需求品质化、全域化、国际化背景下,旅游品牌塑造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旅游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旅游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为我国旅游业的高品质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能否借助互联网以及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内容。文章从供需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在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我国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更有利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中低程度的省份;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能通过“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多元化”“消费升级”等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互联网基础层对西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最为显著,而互联网应用层对中部地区促进作用明显。以上结论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化旅游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互联网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精准把握消费需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宝鸡市是我国西部重点旅游城市,但现代旅游产业滞后,缺少旅游精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走专业化精品化发展之路是宝鸡市旅游业的突破口。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旅游商品和旅游创意是宝鸡旅游产业精品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调整国家经济结构和市场商业模式的新动力,探究大数据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多元路径有助于推动大数据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以TOE框架为理论分析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组态视角分析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多重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产业高水平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大数据发展水平和财政资源供给是核心影响条件;同时,研究基于模糊集的结果概念化出四种大数据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提升路径,即财政资源支持下的大数据发展水平驱动型、财政资源支持下依托组织规模与技术设施驱动型、财政资源支持下依托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组织规模驱动型以及技术-组织-环境联合驱动型.  相似文献   

20.
文化和旅游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数字化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通过需求端、供给端和治理端的分析,探讨了数字化为文化和旅游业带来的融合新动能。数字化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数字化搭建融合新价值网络、塑造融合发展基座、形成融合的驱动机制、重构融合的组织结构以及深化融合的治理体系。数字化给文化和旅游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进程,并将牵动更为复杂、宽泛的治理目标、治理领域、治理方式的融合与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