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始皇变分封制为郡县制,统一了全中国,是法家路线的伟大胜利。西汉初年,法家路线依然是反对当时奴隶主复辟势力、巩固封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进步旗帜。汉高帝刘邦起义两三年就重新统一全国,依靠的是法家路线。汉初,中央政权基本上  相似文献   

2.
三国历史事态百变,人才辈出,波澜壮阔,引入入胜,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著名篇章。当时,曹操、诸葛亮等杰出的法家人物,以反潮流的精神,推行法家路线战胜了东汉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路线,打击和消灭豪强割据势力,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继秦和西汉前期之后,又一个法家路线胜利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法家代表人物。他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推行了一条反对分裂、坚持统一的法家路线。其具体策略是:以荆、益二州作为根据地,整顿好内政,同东吴孙权结成联盟,安抚西南各少数民族,等到曹操统治地区发生变故,就分兵两路,打垮曹操,进而统一全中国①。要认识诸葛亮提出的这条法家路线,必须把这条路线放到当时的阶级斗争和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环境中去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作为法家思想卓有成效的实践者,于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王朝。他统一中国后,继续推行法治路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废除了奴隶制的世袭分封制,把郡县制推广全国,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中央集权局面,对我国历史的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新兴封建制的胜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胜利,也是新兴地主阶级变法革新路线的胜利。但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相似文献   

5.
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法家代表人物,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行法家路线,同儒家大族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曹操和诸葛亮,就是这一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刘备与孙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与执行了法家路线;其他如郭嘉等人,也是比较著名的法家。法家代表人物的出现和法家路线的先后推行,逐步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恢复与发展了社会生产,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气焰嚣张的儒家路线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在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学者师商(鞅)、韩(非)而上法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中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继续推行法家路线,发展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为巩固统一和发展封建经济、政治、文化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历代尊孔反法的反动派,吹捧屁儒董仲舒,妄图抹煞汉武帝的法家精神和进步作用。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死党陈伯达公开叫嚣“大家都当董仲舒”,胡说什么汉武帝的建树,是实行董仲舒儒家路线的结果。这纯属混淆儒法斗争实质、颠倒路线是非的反动谬论。我们必  相似文献   

7.
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法家。他所处的东汉末期,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东汉王朝,由于长期推行尊儒反法的反动路线,到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政治腐败到了极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生产力濒临崩溃的边缘。广大人民强烈要求统一。曹操顺应这个形势,执行了一条坚持统一的法家路线,在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8.
遵照“读一点法家的著作”的指示,结合教育革命实践,在工农兵群众的指导下,我们节选评注了荀子的《劝学》篇。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一二三八年)名况,赵国人。他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杰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荀子》一书。在当时的儒法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荀子总结了前期法家的历史经验,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坚持法治路线,提出了“隆礼尊贤”的政治口号,要求革新,要求进步,要求统一,从理论上对  相似文献   

9.
战国末期,新的封建制已在各国不同程度地确立起来,但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不甘心灭亡,仍然阴谋复辟,垂死挣扎。全中国还未统一,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是继续前进,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还是复古倒退,复辟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围绕这个根本问题,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进行着一场生死搏斗。法家和儒家的激烈斗争,就是当时这两个阶级生死搏斗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反映。著名法家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批判了反动的孔学,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以及他的老师荀子的思想,从理论上完整地形成了法家思想体系,成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在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郡县制度     
郡县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它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形成。长时期来,肯定还是否定郡县制,肯定还是否定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置郡县的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一直是法家和儒家斗争的一个焦点。我们要深入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就有必要对郡县制度进行一番研究。一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产物。周代是奴隶社会。当时全国土地和奴隶属于周王所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人们对法家思想在秦历史上的作用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促进了秦的统一,但后期对秦的灭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把秦的灭亡归结于法家思想。秦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归结于秦用法家思想统治而导致秦快速灭亡是缺乏根据的。统一后的秦王朝使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对于维护当时的统一局面是有积极意义的。历史上使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的朝代并不只有秦代,汉以后的政权仍然执行的“外儒内法”的思想,但并没有导致汉王朝很快灭亡。因此应对法家思想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斯在秦统一及统一之后,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用阴谋之计离间六国君臣,二是《谏逐客书》为秦国留住了宝贵的人才,三是确立了秦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四是确立适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郡县制,五是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六是统一思想,七是刻石纪功宣传秦统一的丰功伟绩。关于李斯废扶苏立胡亥为皇帝,毒死韩非,在狱中上《督责书》三个问题,都是由其法家的思想主张和立场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四人邦”喉舌原两校大批判组在《论三国时期的法家路线》这篇黑文中,公然对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肆意颠倒历史,用儒法斗争代替阶级斗争,胡说什么:“曹操、诸葛亮等杰出的法家人物,以反潮流的精神,推行法家路线战胜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路线,打击和消灭豪强割据势力,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曹操在利用农民伟大革命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实力,同豪强割据势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决  相似文献   

14.
《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是王夫之晚年的史论著作《读通鉴论》的第一篇。在这篇文章中,王夫之赞扬法家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论证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必然性,抨击了为分封制辩护、主张复古倒退的尊儒反法派,表现了王夫之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洋溢着坚持团结进步,反对分裂倒退的法家精神。  相似文献   

15.
四川井盐的历史是源远流民的。秦统一巴蜀后,李冰就开始组织川西人民开凿盐并,到西汉时四川的煮盐业已弛名全国,成为当时封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四川发掘出土的“盐井”画像砖,艺术地概括了这个历史成就。历史事实证明,四川井盐的开发是古代四川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新兴封建制战胜腐朽奴隶制的成果,是秦汉法家路线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秦灭古蜀以后,最初采用的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直到杀了第三个蜀侯(绾)之后,才废除了在蜀封侯的制度,彻底推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古蜀国改为蜀郡,只设郡守,直接对中央负责。成都的第一任郡守,名叫张若,他在成都的时间比较长,干了三四十年,好多事情,他都参与过。 成都当时是县,受蜀郡管辖,但它又是蜀郡的郡治。它当时管辖的地区,包括今天的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龙泉区和双流县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四人邦”利用历史反党,“邦义”连篇累牍,而《论三国时期的法家路线》这株毒草,确实“有着自己的特点”。梁效宣布:三国法家“人材辈出”,儒法斗争“波澜壮阔”,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都是“法家人物”,遂使三国成为“一个法家路线胜利的历史时期”。事实果真如此吗?不是。这里剖析此文所引三条史料,便可窥知“四人邦”包藏祸心,手段卑鄙。梁效写道: “曹操、诸葛亮等人在同儒家反动路线的反复斗争中,从各方面推行了法家路线。在思想上,他们坚持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儒家的天命论,使法家思想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年——公元前八十年)生活于西汉王朝鼎盛时期的武帝、昭帝时代。他继承并发展了先秦法家学说,是西汉时代的法家著名代表人物:也是汉武帝推行其抗击匈奴侵略、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国家统一这条法家路线的主要助手。为了执行和捍卫汉武帝的政治路线,他同儒家学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对于巩固新兴的统一集权的封建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尊儒反法思潮的影响下,桑弘羊的法家面貌受到了严重的歪曲,他的历史功绩也被一笔抹杀。为了总结西汉时期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作为我们进行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借鉴,有必要对桑弘羊的法家思想及其具体实践加以分析和研究。这对于深入批林批孔,批判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想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汉末年的形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破坏了国家统一。诸葛亮、曹操,都是法家,都有一条统一、改革的路线,各自都想用自己的武装力量进行统一战争。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是在公元228年的春天。他从汉中地区出发,浩浩荡荡地向祁山地带进发。  相似文献   

20.
前言吴起,战国初期卫国人,是当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吴起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吴起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变法革新的主张,并在楚国把自己的法家路线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吴起善于用兵,曾在鲁国为将,大破齐军,以后到了魏国,任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