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中南论坛》2010,5(2):17-18
在大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职能从传统上来说,一般被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然而,面对更个性化、更多面化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解惑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多样化的需求。本文对如何实现教师的教学职能作进一步的分析,使教师在授课中实现更高效的教师职能,为学生的“三个一”基本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让爱来牵手     
老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他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在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在于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用现代新的解释:教学生认识世界是“传道”,教学生怎样去改造世界是“授业”,在教学过程中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是“解惑”。那么,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涉及语文的各个领域。现在,语文教改不断深入,遇到一些新问题。其实“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这些问题叶老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可见学习研究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中学语文教改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我认为,当前,中学语文教改中存在着如下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一、重视传授知识,轻视培养能力当前,传统的“授业、解惑”的教学观使相当一部分教师仍把传授知识当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苏联凯洛夫的教  相似文献   

4.
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单位时间里,引导学生走入语文世界,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扣题诱导,以疑求思,以思促学,以学解惑,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就是“刺激──反应(思维)”的联系过程,这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做到:“从传道者”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方法的引导者;从“解惑者”转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者;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学生“创业”问题的参与人;从教育的尊者、长者转向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服务者、教育民主平等的建立者;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向教育教学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6.
一、传道——学有所悟,注重教学的渗透性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此三项任务而言,它们不是并列关系,不能孤立地、割裂开来一项一项去做,而应该①以授业为中心,在授业过程中去传道,去解惑。②传道不是授业的外加物,而是“融真、善、美”于一体,才能切实做  相似文献   

7.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解惑。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一、“传道”“传道”不是“讲道理”,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品质,比如情…  相似文献   

8.
师范教育现代化,除了设备、手段等“硬件”需要现代化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积习难改,破除旧的习惯有时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训。师范学校的教师是否也是只“传道、授业、解惑”就行了呢?由于师范学校培养的是未来幼教、普教的教师,他们更需要获得的是未来的教学能力。因此,在校三年期间,教师一定要注重他们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小先生”教学法就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一、“小先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所谓“小先生”教学…  相似文献   

9.
今天,又谈起“文道统一”的问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就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和人们对语文教学中“文”与“道”关系的认识来看,笔者认为再来一番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科自身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所讲的“文道统一”,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文章本身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因道成文”,“文以载道”;二是指在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即“以文悟道”,“因道学文”。“文”与“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特点。它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目前出版的一些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专著和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各说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则: 1、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原则(或“文道统一原则”,“文道统一、以文为主”,“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不可分割原则”); 2、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或“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听说读写并  相似文献   

11.
谈语文课前导语李桂琴语文课前导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与道”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语文课前导语同样可以实践这一原则.课本中许多文章本身就是一篇篇形象的思想教育范例,语文教师如何...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教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主要靠教育教学来完成。而教育教学过程不是一个机械死板的“搬砖”传递过程 ,而是针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就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讲究艺术。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效率更高 ,教育人、培养人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从古到今,历来如此。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了一个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单是“授业”,即传授知识;还要“传道、解惑”,即传递思想,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只管教书授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政工干部的事,与己无关。这种看法脱离了客观实际,违背了“既为师…  相似文献   

14.
<正> 教学口语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凭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自己的教学口语。这口语既不同于一般人交际时所用的日常口语,也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所用的教学口语,它有其特点可循,而这些特点又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想就此进行探讨。 一、中介性 语文教师的口语是一种随文体而变化的特殊的情景语言。陶行知说:“施教的人不能无中生有,他必得要运用环境所已有的事物去引起学生之活动”。语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还是师生间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体验爱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教育阶段,生理、心理上都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于强调发展学生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往往使学生满足于认识课本上的单词和句子,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其教学工作的全部劳动主要要靠语言完成。学生知识的掌握、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品质的完善,基本上是在教师语言的影响F实现的,学生脑力劳动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语言素养的高低。同时,教师的教学素质、能力、水平以及教学修养、教法风洛等也都会从教师的语言运用上体现出来。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是一种科学和勉力的结合体。这也就&教师的语言风格。一、文明得体思想鲜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的“道”就是要…  相似文献   

17.
纵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量作品,无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感情。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由文章自身的这一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从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看,其“道”,即作者蕴含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达到“文”和“道”的统一,将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地结合,就必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陈华伸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Z1):147-148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角色中解放出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其角色变得复杂多样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学生与教材之间桥的角色、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航标和引路人、学生创新精神上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来,在从事“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努力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授业”注重科学性,“解惑”突出应用性,使成人学生丰富的直接知识升华为科学、系统的理性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其课堂教学来说,有人曾将教师工作的工具,归纳为一张嘴巴一支粉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粉笔的功能在消退,但口语的要求却日见提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口语表达举足轻重。凡口语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必定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活泼;语调抑扬顿挫,洒脱自如;分析问题条理清楚,丝丝入扣;解答疑难,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长足够的知识信息和创造能力。反之,口语表达能力弱的教师,或表情麻木,照本宣科;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