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随机取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上海市民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个人事业取得的成就、居住的安全感、作为上海人的身份认同感、住房条件和上海市目前的物价水平.总体来说上海市民的精神需求表现出大于物质需求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租界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主要创办及经验者皆为在沪外商.早期外商广播电台存续期间培养和训练了一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还在政府与外商广播电台的交涉过程之中提高了广播电台的管理水平."听广播"这一时尚的生活方式扩展了上海都市文化的内涵.早期广播在上海的发展客观上为广播电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对上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广播事业都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沙文汉早年参加革命,曾在家乡鄞奉边区组织农民运动;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上海,参与领导和推动抗日文化事业;解放战争时期,着力于党的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我国有许多中上层知识分子商人,掌握了摄影技术,他们把照相术从照相馆中解放出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摄影创作和研究工作。组织摄影社团,举办摄影展览,出版摄影书刊,把我国摄影艺术从萌芽状态,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部门。业余摄影爱好者组织的摄影社团,对我国摄影事业的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上海近代摄影团体的兴衰过程,反映着上海近代摄影事业的发展与消沉的历程。对上海近代摄影事业发展过程的分期,至今尚无人研究过。本文试就对上海近代摄影团体的分期问题,作一探讨,望求熟悉海上摄影事业发展的前辈及同好指正。  相似文献   

5.
忻建国长期从事高教事业,曾先后在上海市高教局、市教委等部门任职多年。10多年来,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上海的民办高教事业中。从参与上海民办高校的政策研究、创建民办高校到出任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他对上海民办高校的成长和发展感受颇深。他的核心思想是: 民办高校要明确定位,转变观念,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一条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之后,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早在抗日战争之前,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已初具规模。据1937年初统计,上海的各种类型图书馆总计达229所,为国內各大都市之冠,其中设备完善之专门及大学图书馆有二十余所。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给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灾难。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上海最大的图书馆——东方图书馆被焚毁,五层大楼只剩骷骨,五十万册珍贵图书尽付一炬。1937年“八一  相似文献   

7.
上海中联机电复印技术贸易公司,创办于1984年4月,是上海成立最早的几家民办科技公司之一。它挂靠在上海市集体事业办公室之下,三年多来稳步发展,其科研、经济效益均居于上海民办科技机构的前列。  相似文献   

8.
作为母亲,她遭受了最大的不幸:22岁的儿子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作为母亲,她毅然肩负起儿子的梦想,放弃在日本辛苦打拚出的事业,甚至卖掉在上海的房子,发起了"绿色生命"的公益性组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上海综合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产业.面对新世纪的机遇、挑战和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上海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在郊区.然而,城区与郊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必将导致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郊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不同.此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对上海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显示,文化消费形式以及获取文化消费信息的渠道单一、现有文化设施的硬件与软件的不匹配成为郊区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障碍;居民家庭整体文化消费支出水平较高,但未来支出预期大幅降低,居民文化消费对松江区GDP贡献不大.因此,郊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依据自身特点选择主导文化产业,在实施产业链集聚战略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改善郊区居民文化消费环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调动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这是上海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一1986年8月,中央书记处原则同意了《关于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此后,在上海市委、市府的领导下,上海文化发展战略进入实施阶段。两年多来,上海的文化设施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上海的对外文化交流,上海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运用经济办法来管理文化事业的尝试,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些还发生了或将会发生令人嘱目的变化。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上海经济加速向外向型转变,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仍然存在不少老问题,又遇到不少新情况,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上海文化发展和管理中的一个体制问题是,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在其行政机构的设置中,  相似文献   

11.
老人家庭照料需求和社区服务网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家庭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尤其是家庭观念的变迁,要求上海从现在起就必须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事业以支持老年人的居家养老,从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性三个层次来构筑上海城市社区服务网络和老年人服务保障体系,以迎接21世纪上海老龄化高潮浪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上海海港检疫开国内入境检疫之先河,它以船只检疫为重点,在以伍连德为首的海港检疫管理处的带领下,制订了一系列的海港检疫规章制度,并注重与国内外港口建立密切联系,时刻关注检疫态势.尤其重要的是,把开展传染病防治作为日常研究课题.这一系列的举措刺激并推动了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戏曲作为一种文艺样式,是上海近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茶园时期、舞台时期和大剧场时期三个阶段,上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成了可以与北京相并提的全国戏曲文化中心。商业文化的发达,各地移民的众多以及西方艺术的引入等都对上海戏曲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上海戏曲文化事业的繁荣是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文化反映。  相似文献   

14.
赖晨 《山西老年》2013,(6):26-27
易中天和李华的爱女易海贝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先后获得本科、硕士学位,在上海有满意的工作(上海天华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事业蒸蒸日上。那么,他是怎样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女儿的呢?  相似文献   

15.
黄祺 《今日南国》2009,(14):54-55
中国需要社工吗?有人说社工对于中国太过超前,但也有人坚信中国更需要社工。在内地社工事业最早发展的上海,一些人已经走上职业社工之路,成为社工事业最初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上海穆斯林有着浓郁的宗教意识和虔诚的信仰,按照伊斯兰教义的规定,他们将自己的财产,甚至是毕生积蓄用以修建清真寺、修缮回回公墓、支助朝觐活动等各项伊斯兰教事业建设,推动了近代上海伊斯兰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值此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梳理一下上海公共关系事业这些年来走过的道路,确实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方名山,上海商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从事教育事业十多年来,方校长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他白手起家,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道路。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商学院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独树一帜,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9.
康德信 《老友》2009,(1):11-11
1955年10月18日,98名热血青年告别大上海,志愿来到江西省德安县,在荒无人烟的鄱阳湖畔搭起茅棚,开始了英勇壮丽的垦荒事业。  相似文献   

20.
清木民初,上海存在着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应对日渐突出的食品卫生隐患与危机,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从组织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成为近代中国食品卫生事业制度化的先行地区。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过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