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技艺为研究对象,在对青神竹编技艺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变迁理论分析竹编用具的工艺形态的变迁,透析其技艺生成,指出传统技艺类非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日常性断裂、工艺本体艺术脱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艺术人类学是伴随着人类学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类学界和艺术学界的关注,那是因为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者们越来越感觉到,问题意识比学科意识更重要,问题研究和解决光靠一个学科很难做到,因此,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艺术人类学的优势就在于其视角的开阔性和多样性。任何艺术都包含有技艺,对技艺的认识角度也是多样性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和社会的发展变迁有关系;与艺人们的知识构成和经验世界有关系;与艺人们应对生存的策略有关系;与艺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技能的运用有关系;与艺人们的技艺传承方式有关系等等。用人类学以及艺术学多角度的的观点和方法探讨技艺的传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探讨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构成了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苏州评弹的表演技艺是评弹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评弹艺术传承、发展和保护的意义十分重大.评弹技艺的传承与评弹书目文本的传承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有其自身独特的教习、训练、传承规律.研究评弹技艺的传承规律,是评弹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老子"名""道"辩证的阐释哲学为起点,中国艺术哲学的实践论自觉,通过庄子"好道进技"的核心命题,以言说辩证和技艺阐扬的相互转换为契机,揭示出从技艺讲求内部自我超越的终极关怀方式。苏轼以"如手自用"和"技道两进"为"接着说"的话语标志,进而确立了艺术技巧化为生命本能的主体性理想。传承先贤由绝技入神而进境于技道合一美学理想的实践哲学精神,养成文学艺术家以其特有的精湛技艺来抒写人生社会的主体人格,是当代艺术哲学的创新使命。  相似文献   

5.
竹编之技与竹编之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编工艺是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它与社会活动紧 密相连,体现了用与美的统一,特别是在绿色设计、生态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需要我们 重新定位与再认识。笔者着重于从竹编工艺的材料、编织方法、后期加工等技艺,展示竹编 的美学特征和艺术形式,并探讨了振兴中国竹编加工业的计策。  相似文献   

6.
武夷分茶技艺茶百戏始于唐、兴于宋,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古茶艺,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经济开发与社会和谐价值.但由于规模小、资金少,加之技艺传承后续乏人,以及开发利用不能适应现代商业环境等问题,此项荼艺的传承与发展遭遇瓶颈.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非遗传承的队伍建设、打造手工技艺非遗产品名优品牌,从而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中手工技艺的价值实现和传承空间的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7.
对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目前面临的外观、构件、嫁接和"外买"四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价值,认为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认为传承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要善于提取和加工徽派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元素,并应用于现代建筑,进行新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尝试。最后,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非遗文化的一般传承与发展已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入让传统文化融入了多元化价值观念,在保证非遗文化价值的同时进行融合与创新。以寿县肘阁、抬阁艺术为例,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新兴理念,分析肘阁、抬阁艺术价值和传承发扬新路径,探究现代社会肘阁、抬阁艺术乃至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艺术表现形式,促进数字媒体视域下“非遗”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绣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唐代绣佛为研究对象,分析唐代绣佛艺术特征的表征及成因.唐代绣佛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式广泛的佛教义理题材,色彩观崇黄尚红,图像表现细致生动,材质多使用绢、罗、丝等,图像人物造型受唐服饰文化影响.成因分析可知普遍性的礼佛行为促进了绣佛题材的兴起;高超的刺绣技术为绣佛的图像表现提供了技艺支撑;高水平的染色技艺为绣佛的用色提供了工艺保障;高超的纺织工艺为绣佛提供了丰富的材质应用;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影响了绣佛的造型.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非遗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多重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现代文化生态的发展导致邳州纸塑狮子头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传承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艺术学和美学的研究方法,以邳州非遗纸塑狮子头在文化生态中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创新为视角,分析邳州纸塑狮子头形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探讨邳州纸塑狮子头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技艺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木匠技能传承和大本曲技艺传承为代表的白族技艺文化传承,既传承着汉文化因子,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一些行规和习俗.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竹编种类丰富,制作精美,蕴含独特的美学气息。它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技艺,不仅保留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去能够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使美术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本文就如何将竹编工艺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竹编与美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泉州花灯的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泉州花灯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型、工、意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泉州花灯是体现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但进入现代社会,遭遇到了传承乏人、技艺乏新、文化变迁与花灯工艺传承矛盾等诸多问题。应制订一套方案和规划对泉州花灯艺术进行保护和发展,其内容包括培养专业人才、成立研究机构、融传统于现代、着眼于市场开发等,以不断打造泉州花灯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14.
<正>竹编种类丰富,制作精美,蕴含独特的美学气息。它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技艺,不仅保留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使美术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本文就如何将竹编工艺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竹编与美术的融合;二是开展竹编课程的意义;三是竹编课程的实施;四是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来促进竹编工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对道明竹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非正规的教育方式,即师徒、父子等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转型,这些方式已不能完整地传承道明竹编文化,其传承已出现断层,因此需要转变原有传承方式。文章认为将道明竹编引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中,为竹编文化寻求一个稳定、系统的传承机制,将其开发成一种课程资源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学校教育传承道明竹编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其自身特点,必须按照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活态性、创新性以及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毯享誉中外,是新疆各民族印染、编织、绘画、雕刻、刺绣等技艺的综合体。其整体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研究价值。该文概述了新疆地毯的发展历史,并对其艺术特色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热贡民间唐卡艺术技艺传承情况的调查,就民间技艺的活态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木刻版画艺术作为中国雕刻历史长河中出现较早的表现手法,以其精湛细腻的刀法、源远流长的技艺、新颖独特的制作方法闻名于世。中国木刻版画在其发展中不断传承和借鉴,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品格和传统风貌。木刻版画作为一种融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的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多元艺术发展态势之一,其历史发展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中国艺术界需要正确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平遥旅游市场中,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不菲,但在商业开发的背后传统技艺却面临着要艺术还是要商品、坚守传统还是抛弃传统的传承难题。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调整传统技艺来源群体的利益关系,是保障来源群体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和多样性文化正当性利益需求的关键。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缺乏对传统技艺来源群体权利或利益的有效保护空间。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创设“传统工艺权”这一特殊权利,是传统技艺传承和保护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疆地毯享誉中外,是新疆各民族印染、编织、绘画、雕刻、刺绣等技艺的综合体现。其整体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以简洁的笔调,概述了新疆毛毯的发展历史,介绍其制作工艺流程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着重就其图案纹样艺术作了较全面细致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毛毯的文化内涵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