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也是经济总量在全球的份额提升最多的国家。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国际比较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具有三大优势,这就是体制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这使得中国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好的经济增长,在2030年前后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上看,中国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这又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有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在三大产业的结构上,无论是从增加值结构上看还是从就业结构上看,中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结构升级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通过不断的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就业。  相似文献   

2.
消费景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个景气时期,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消费增长对GDP增长具有主要贡献份额,经济增长形成消费主导的格局。这个时期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快,足以抵御劳动成本的较快提高,促使企业在工资较快增长下仍具有较好财务状况。国民经济在分配向劳动倾斜的总体格局下,企业仍具有足够的扩大再生产能力,经济增长仍相对较快。积极应对第五个景气时期,对提升我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宗证 《经营管理者》2010,(11):96-97
未来五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在总量增长以及诸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将沿着更包容、更可持续的道路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4.
徐斌 《经理人》2008,(7):31-31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进入调整周期,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呈现出逐步回落的过程。”很多机构都认为2007年很可能是这轮经济增长的峰值。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出现“拐点”。但如果仔细分析中国经济此轮繁荣周期的根源,就会发现这种看法很难站得住脚。  相似文献   

5.
趋势     
《领导文萃》2006,(12):7-8
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高增长的阶段今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发展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经济运行效益提高的势头,世界经济形势也呈现了温和加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经济周期上看,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高增长的阶段。(《经济要参》2006年第64期)长期建设性国债已到了停发的时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学家彭龙运指出,政府继续投资会刺激投资过热。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已经持续多年时间。从时间上看,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工程也到了基本完结的时期。即使没有完结的,启用正常财政基建支出也够了,因此长期建设性国债到了停发的时…  相似文献   

6.
趋势     
《领导文萃》2006,(5):8-9
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不会明显减弱。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时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中央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将全面启动实施,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我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为新的一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要参》2006年第16期)越来越多人喜欢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今天的中国,人们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网络空…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过去五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每年都超过4%,形成了30年来世界经济最长的一轮扩张周期。然而去年开始的世界性金融、信用危机以及石油和粮食价格的高涨正在使这一轮经济扩张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机制、特征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2年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一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出现和持续强劲增长为标志 ,我国经济正在走出近些年的增长平台 ,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本文首先讨论产业增长新的格局 ,在此基础上 ,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性质、机制、特征 ,下一步的政策取向等作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年中,中国经济环境还存在较大变数,需要小心应对。从国际环境看,一是全球经济将有所回升。但还不会很快回升到景气状态;二是国际通胀水平有可能上升;三是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特别是美元的弱势似乎还不会很快结束。从国内环境看。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需要政府政策继续鼓励和引导.更需要市场内生性推动力量的跟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在强化.担忧刺激政策滞后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担忧通胀可能卷土重来的呼声在上涨。  相似文献   

10.
在Goodwin和Brody周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基于投入产出系数矩阵的开放经济非线性经济周期增长模型,并在简化情况下,利用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结论是适当的和稳健的。在短周期谱中,中国经济1978年以来主要表现出6年左右的周期,且数据表明,主要周期向10年左右加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从1978年算,今年正好30年。虽说30年不长,弹指间,不过,经济持续数十年高增长,中国历史上不多见。文景之治是38年,贞观之治仅23年,而且今天的成就,更非昔时可比,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所以不管将来历史学家怎么看,但我相信后辈子孙对这一段的评价不会差。  相似文献   

12.
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熀松  周赟 《管理世界》2005,(11):152-153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分析经济增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现象,关于其动因的研究每个经济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如何内生化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因是学者主要争论的。从短期看,任何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制度上的冲击都可能使得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但对于不同的国家,或者是某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经济增长动因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增长动因,许多学者给出了分析。林毅夫(1994)的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促进了资源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4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形成的持续制度创新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劳动要素支撑,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逐步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模式从早期的劳动力要素驱动为主,逐步转向劳动与资本要素共同驱动、资本要素驱动为主和资本要素与自主创新共同驱动。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出口在基础需求中占比的先升后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模式也从早期的内需拉动为主转变为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最后再度转向内需拉动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990~2000年新一轮轻工业化和2000~2010年的再度重化工业化发展之后,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第三产业相对快速发展的转型发展时期。从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具有持续较快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张秀娟 《决策与信息》2010,(11):183-184
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且改革开放前后的周期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分析,讨论了各个阶段的波动特点,最终从制度因素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周期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使我国未来的经济成长充满变数和悬念,经济高增长与高成本的矛盾日益突显,在此背景下,寻求一条现实的经济成长途径成为关键。我国经济成长难题的破解之道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高增长与高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已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处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明显递减,发展的总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矛盾。从经济成长趋势来看,决定我国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17.
间歇式制度创新与中国经济波动:校准模型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宁华  曾磊 《管理世界》2013,(12):22-31,187
中国的经济转型实质上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变迁过程中制度创新不是均匀出现的,而是间歇式随机出现的。制度创新的间歇式出现是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源泉。为此,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实际商业周期模型,通过对中国制度变迁的数量化测度,使得制度因素能够以量化的形式进入RBC模型。通过比较现实经济数据和模拟经济数据的特性,本文发现,模型能够解释产出周期波动的94.44%,解释66.07%的投资周期波动,解释23.46%的劳动周期波动,解释21.03%的消费周期波动,解释15.45%的资本周期波动。通过脉冲反应分析发现,制度冲击具有较长的持久性,大约30年,并且消退过程缓慢;而技术冲击衰退速度相对较快,大约10年。  相似文献   

18.
<正> 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我国“九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根据“九五”后期的实际状况并兼顾长期发展目标,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在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主要指标数量界限: 1.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10%。主要依据是:第一,从经济周期走势看,1970年以来,我国经济平均9年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自从1991年3月开始回升以来,持续增长,至今不衰,到2000年2月底,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07个月,打破了20世纪60年代持续增长106个月的纪录,成为战后美国历史上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长时期,而且,这一轮增长仍在继续。美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因而论者普遍认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的时代。抓紧研究新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抓住新经济带来的历史机遇,迎接新经济带来的挑战,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能否真正实现伟大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持了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无论从主要国际组织的界定还是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比较上看,按照世界银行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和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一个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迅速发展中的国家,由于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的重大发展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带动,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由过去的贫富两端人均收入悬殊,发展成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上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国内发展上看,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产业结构的提升仍然相对滞后,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这是我们的发展不足,但另外一方面又是我们可持续的后发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能够避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一阶段就徘徊不前的现象,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