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0 0 0多年前《内经》对医学心理学作了丰富多彩的记述 ,本文就《内经》中有关医学心理学问题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 5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内经》对医学心理学认识在世界医学心理学史中居最前列 ,认真整理和挖掘《内经》中有关医学心理学方面资料 ,对建树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中国医学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原书十八卷,包括《素问》九卷,《灵枢》九卷,是产生于秦汉时期的一部医学典籍.《内经》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哲学史也有着重大影响.它吸取先秦的唯物的精气说、阴阳五行说和形神论,作为医学理论基础,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病理与药理,治疗与保健等各方面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又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本文仅就《内经》的形神论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管子》的精气说与气功学乐爱国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基本框架,最早是由《管子》中的《内业》篇提出的“精气说”构筑起来的。《内业》篇在精气说的基础上还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气功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最早的气功学体系。因此,《管子·内业》不仅是中国古代哲...  相似文献   

4.
黄苔初探     
关于黄苔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内经》。《素问·刺热篇》首次论述了热病和黄苔的关系,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此后,随着医疗实践的积累,对黄苔的认识亦逐步深化.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理论中的医学心理思想源于《内经》理论。《内经》中的医学心理观念来自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对这一渊源关系作了揭示 ;并通过比较、分析 ,指出《内经》对当时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心身统一等观念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心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黄籍的本义及其演变黄籍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学术界一般认为,黄籍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户籍登记在黄纸上的缘故。我觉得这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明上古时期,木牍竹简是最基本的书写材料。《论语·乡党篇》说:孔  相似文献   

7.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就情、志为二而言,《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是“志”的上位概念;“志”源于“情”、属于“情”,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由《荀子》书“案(安、按)”的虚词用法看,《非十二子》篇论子思、孟轲一段为先秦文法无疑,属于荀子特有的语言风格;从《荀子·非十二子》篇与《韩诗外传》相应段落文义内容的比较来看,《荀子·非十二子》篇是原创,而《韩诗外传》则是杂凑抄录。将《荀子·非十二子》篇对子思、孟轲的批评说成是荀子后学所为,否定其为荀子之作,经不起先秦...  相似文献   

9.
心理语言学与暗示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当时就有人提出“心理的语言学”(Psychological linguisics)、“语言心理学”(Psychology of language,linguislic psychoogy)等术语。但是直到70年代才形成它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言语病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的新学科。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美国心理学家斯洛宾(Slobin)1971年出版的《心理语言学》。英国伦敦大学格雷思(Greene)在1972年出版的《心理语言学·乔姆斯基和心理学》。德国恩格尔坎普(Engelkamp)1974年出版中《心理语言学》。斯  相似文献   

10.
(馘面):《康熙字典·备考·面部》引《篇海类编》,只释其音,谓“音掴.”无义.《中文大辞典》和《大汉和辞典》同《篇海类编》,并注“义未详”,《五音类聚四海篇海·面部》亦注“音掴”,未释义.《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类篇》、《中华大字典》等,均无(馘面)而有“馘”.  相似文献   

11.
采诗与删诗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简称《三百篇》或《诗三百》。关于王官采诗的说法,始见于《礼记·王制篇》: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其次又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食货志》及《公羊传》何休注。《礼记·王制》篇可能是西汉文帝时的博士所作。班固、何休都是东汉时人。近代有不少学者认为,汉人的说法都是晚出的,真实性不可能很大。我认为不能说汉代学者的说法是杜撰的。其一,远在汉代之前的春秋时代的《左传》襄公十四年,有下面一段记载,显然是汉人诸说的根据: 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之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士  相似文献   

12.
知识之窗     
国庆话“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的文献。《诗经·大雅·民劳》说:“民亦劳止,汽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说的“中国”,是指京师(京都或首都)。《尚书·梓材》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这里说的“中国”有广泛的意思,泛指凡是天子(皇帝)统治的地  相似文献   

13.
论人性:罗杰士对高觉敷(美国)李绍昆引言东方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从哲学心理学来讲,这大概是最早的性善论,而当今美国人文心理学的大师罗杰士尊孔子之论为不易之论,并奉之为心理治疗的指导思想。西方基督宗教的始祖耶稣对...  相似文献   

14.
《鬼谷子》蕴涵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知虑心理学思想方面,主张见微知类与以类知之的类知论;情欲心理学思想上,提出喜、怒、忧、恐、病的五情说;志意心理学思想方面,率先提出“志意”概念,认为意志受到欲望支配,并与应对处于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社会心理学思想方面,提出远亲近疏、同情相亲等人际关系的原则;在心理探测方面,提出揣摩等心理探测方法。《鬼谷子》立足纵横理论提出的心理学思想,与先秦其他诸子相比有独特之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远游》之篇目,虽不见于司马迁的《屈原列传》,然而自东汉王逸以来,学人便一直认为是屈原的作品,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曾记载“屈原赋二十五篇”,王逸则明确指出这二十五篇是《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远  相似文献   

16.
《尚书》有《说命》上、中、下三篇,清华简亦有《说命》上、中、下三篇。近年来学术界对清华简一直争论不断,《说命上》一篇,网络上多存争鸣。综合运用出土文献资料和古文字资料,演绎古字形义演变之迹,各执一说,管窥蠡测,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经典中的训诂,最早的是在注释《内经》中出现的。围绕《内经》形成的一系列的注释,集中反应了我国古代医书里训诂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值得提出的是晚清时代,对《内经》的训估达到了历史的高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就胡澍俞樾、孙诒让对《素问》的校勘条例作一探讨,以明他们在清代《内经》校勘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郭任远(1898—1970),广东汕头人。早年考入复旦公学,1918年肄业,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心理学,深得著名心理学家托尔曼赏识。1921年,郭任远在美国《哲学杂志》发表第一篇论文《取消心理学中的本能说》,反对著名心理学家麦孤独的本能学说,挑起关于本能问题的论战,轰动美国哲学和心理学界。当时,郭任远还是个大学四年级学生。此后,郭任远又发表一系列批判本能学说的论文,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一员健将,该学派创始人华生也深受其影响。郭任远主张: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精确的自然科学,要解释动物的行为,必须从动物个体的生理与…  相似文献   

19.
情绪·心灵·诗语──读《高原雪魂》韩立群在孔繁森事迹的宣传与学习中出现了不少歌颂孔繁森精神的文学作品,其中出版最早,影响最大,感人至深的应是郭保林同志的长篇报告文学《高原雪魂》。据作者说,该书从采访到完稿仅用三个半月时间,在撰写中他的心灵震颤涌流,始...  相似文献   

20.
杜尔凯姆(Durkheim,旧译作涂尔干)关于道德方面的最早著作有两篇,一篇是《社会学研究》,另一篇是《德国实证道德学》。第一篇值得我们今天重视的原因在于杜尔凯姆强烈地反对斯宾塞和科斯特的个人主义倾向,特别是他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