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析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婚姻法增设了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规定 ,使我国的婚姻制度更加完善 ,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此项制度 ,对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娜 《学术交流》2008,(1):55-57
美国普通法婚姻相当于中国的事实婚姻,从兴起到现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普遍承认到由于各种原因逐渐废除历经多次法官和学者的讨论,现在保留下来的普通法婚姻规则既尊重普通法婚姻存在的现实,又能有效防止普通法婚姻带来的弊端,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法律规则,也是协调国家干预和个人自治的一个良好范例,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借鉴美国的普通法婚姻规则,我国应该打破现行僵化的事实婚姻认定制度,规定更加灵活、具体和尊重现实的认定规则;为了更好地尊重当事人的私人自治,该事实婚姻认定制度应该是一个可辩解的推定,可以被当事人通过证据推翻;此外,还应规定请求确认事实婚姻的时效限制,以解决司法效率问题和防止可能的欺诈性诉讼.  相似文献   

3.
婚姻协议是夫妻之间对其配偶权利和义务做出的约定,由于婚姻关系的伦理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婚姻协议与一般的商业合同有很大区别.婚姻协议缔结之初客易出现认知失真;婚姻协议的内容要受到更多伦理、道德的评判;婚姻协议从缔结协议到履行协议所隔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夫妻生活境况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婚姻协议的内容有可能在协议履行时变得显失公平;有的婚姻协议还会潜在地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婚姻协议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有效要件需要更多符合婚姻特点的规定,婚姻协议公平合理性的判定不仅要审查形式公平还要审查实质公平.法院在审查婚姻协议的效力时既要尊重个人自治,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当事人境况发生的变化以及根据协议和根据现行法律分割财产结果的不同,提高审查的程序性要求,要审查协议缔结时的公平合理性,还要审查协议履行时的公平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论事实婚姻     
建国五十多年来,结婚登记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然而事实婚姻却始终未能绝迹,特别是在边远地区,此类违法婚姻并不罕见。这表明我国的《婚姻法》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尽完善的地方。事实婚姻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很多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郭亮 《社科纵横》2010,25(7):80-82
婚姻习惯法是佤族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佤族婚姻制度的介绍,研究了佤族婚姻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制度特征和社会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现代价值与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在家事纠纷调解方面的不足包括:立法不完善;专门机构缺失;专业人员缺位以及调解机制不健全等.澳大利亚"家庭关系中心"之家事纠纷调解的经验值得借鉴.建议我国增补专门的立法、设立专门的"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实现调解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并规定对所有婚姻家庭案件除婚姻无效案件等不能调解外,人民法院均应指定当事人须到"家事纠纷调解中心"进行咨询、调解.应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且建立多机构联合调解家事纠纷的社会调解网络,构建家事纠纷的人民调解新机制,以及时、妥善地解决家事纠纷,减少诉讼,促进我国平安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侵权和解作为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我国民事和解制度设计上的不尽完善、不尽合理导致其上述功能并未获得充分有效的发挥.侵权案件发生后,当事人就侵权损害赔偿问题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该协议将对民事诉讼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侵权和解协议是债权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侵权和解协议不影响当事人的诉权,但影响人民法院的裁判基础和诉讼时效.在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应对我国民事和解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就侵权和解协议的性质、效力及对民事诉讼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进而解决民事和解机制与诉讼机制的有效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性、婚姻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思考和研究,认为:性不仅是一种自然属性,更是一种社会属性;婚姻的核心是男女互爱为基础的性关系;婚姻是产生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则是婚姻发展的必然结果。性对婚姻和家庭的建立与稳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钟俊  吴章荣 《社科纵横》2006,21(7):82-83
否认当事人规避本国法的效力在当代各国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从理论土讲,当事人规避外国法的行为也应被规定为无效;但如果有关国家的民事法律违背了诚信原则等国际社会共同接受的民法基本精神,当事人对它的规避应该是有效力的。目前中国民法(草案)第61条首次在立法上确立了法律规避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但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以叙事隐喻和社会建构隐喻为理论支撑,文章分析了婚姻问题的社会建构和个人内化的机理;借助于“外化问题”和“寻找独特结果”的实践技术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解构了婚姻当事人受宰制的主流性别叙事并重构丰富的自我成长故事。本文认为,叙事疗法能够有效地应对高稳定低质量的中国婚姻状况,有利于国民婚姻观念的时代转型和婚姻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婚姻登记条例》未将婚前医学检查作为必备要件,这是以人为本,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从现状看,自愿进行婚检的人数锐减,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有所上升,缺陷儿出生率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虽与婚检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婚检不论在过去还是将来,对婚姻当事人双方、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加里·S·贝克尔教授所提出的有关“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的观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及案例研究的方法,考察了历史上现存的各种不同的婚姻形式及相应的家庭组成方式,并通过对子女归属与家庭财产关系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社会中的各种财产制度是各种相应的婚姻形式及家庭组成方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利 《社科纵横》2010,25(7):147-149
人类学关注本土经验,人类学的的婚姻研究则不可避免地从产生之日便争论不断.但在前人类学阶段,无论中外,人们都已将婚姻当做人类社会的文明制度来看待.摩尔根的婚姻进化说虽成为后来学者批判的对象,其开创者的地位却不容置疑,但其光芒已不如被誉为人类学婚姻研究双塔的后来者那么耀眼:这便是列维-斯特劳斯的"联姻理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单系血统理论".对人类学婚姻研究的反思告诉我们婚姻研究不是简单和抽象的婚姻分析,而是通过对人类学考察到的婚姻类型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考察研究,并探讨它是如何在当地得到合理化、正统化的.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非法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有关非法婚之法律制度,并作出比较。在详细比较了四地对共有的早婚、无合意婚、疾病婚、不合程序婚、重婚之现象的法律态度和法律后果后,作者提出了内地婚姻制度中应借鉴其他三地一些合理的做法,例如,设立无效婚制度,特别是设立无效婚的认定程序;对某些非法婚应规定有补正办法。作者还提出要完善婚姻登记过程,以形式要件中的公开性保证实质要件的审查。作者指出,内地司法制度将不少应视为无效婚之非法婚现象视为判决离婚之理由,实为混淆了非法婚之婚前事实与合法婚之婚后事实。作者亦针对复杂的重婚类型,提出重婚是两个婚姻关系的重合,避免了前后婚性质的纷争,提出在处理重婚问题时,应分别情况掌握不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立法司法的深入推动,家庭—婚姻暴力干预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家庭一婚姻暴力当事人的干预与服务仍然是弱项,存在诸多的挑战与困惑。总结本地经验,梳理和整合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干预服务模式应该列入中国大陆家庭暴力干预工作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立法司法的深入推动,家庭—婚姻暴力干预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家庭—婚姻暴力当事人的干预与服务仍然是弱项,存在诸多的挑战与困惑。总结本地经验,梳理和整合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干预服务模式应该列入中国大陆家庭暴力干预工作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排挤(social exclusion)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对贫困(poverty)、剥夺(deprivation)和劣势(disadvan-tagcd)的探讨.随着社会排挤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深入,中外学者也开始将社会性别分析理论引入社会排挤研究范畴.在社会排挤的背景下,女性财产权益日趋弱化,进而引发女性在婚姻范畴内财产权益的弱化.具体表现是:婚姻时态下家务贡献的贬值;离婚时态下财产权益的流失.为救济女性的婚姻财产权益,必须关注性别平等与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苗霖霖 《唐都学刊》2012,28(2):67-71
北魏公主制度建立于道武帝时期,公主虽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婚姻,皇帝在为公主选择驸马时更多地考虑政治因素,从而使公主的婚姻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民族性、亲属关系的重叠性以及婚姻的不可逆性等特点,也正是如此,才使公主的婚姻对其个人以至于北魏王朝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潘允康 《浙江学刊》2005,4(6):207-211
现代社会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其核心问题是婚姻中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矛盾冲突.今天,个人主义增长,个人对婚姻的权力和选择被强调,一些人以个人幸福主义的观点对待婚姻,只想享受婚姻家庭权力,不想履行婚姻家庭义务,然而婚姻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婚姻依然是社会行为,因此发生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分析现代婚姻中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引导人们理性地对待婚姻家庭问题,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务贡献补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新增加的制度。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表现出观念冲突、价值冲突和适用冲突。上述冲突导致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低效与悬置,无力救济离婚当事人的权益和婚姻当事人的利益。为确保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适用与科学,需对该制度进行解构与反思,以进一步扩大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明确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计算方法,强化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实践原则,提升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救济力度,明晰家务贡献补偿制度的社会性别基调,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