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确立了初步的龙脊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龙脊景区的个旅游要素进行了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调查,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修正和优化原有的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环城山岳型景区已成为我国国内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对其客源市场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以重庆市缙云山、歌乐山、南山景区为例,根据2009年8-9月在这3个景区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从游客的时间结构、地域结构、游客背景、游客的消费结构、游客行为特征等方面对环城山岳型景区旅游客源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环城山岳型景区游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游客主要来自本地,重游率高;(3)游客在景区消费水平较低;(4)游客以休闲、观光为主要目的;(5)自驾游游客较多.针对研究结论,对环城山岳型景区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形象的结构维度分析正成为旅游景区营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采用文献回顾和专题组座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旅游景区形象五维度测量模型,它包括景观形象、价格形象、服务形象、设施形象、品牌个性。笔者针对回收的2007份有效调研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笔者开发的旅游景区形象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旅游景区形象;游客对不同抽样景区形象建设现状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175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度系数、洛伦兹曲线等定量和定性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很不均衡的地级市分布特征,其空间分布类型偏向于凝聚型,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龙岩、厦门;(2)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时间演变过程分为2001-2008年的平缓增长期和2009-2015年的快速增长期,其分布重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泉州-厦漳泉-福泉龙"的阶段势态,各地级市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拉开差距。根据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两个方面提出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提质增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景区与社区商户良性合作是有效激发乡村经营主体活力、培养本地发展能力与价值、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文章通过数理分析、案例研究与深度访谈等方法,基于乡村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研究景区与社区商户双方的利益协调及可改进区间,以此探究双方合作的阶段性规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主要得出:(1)双方合作共赢,理想均衡结果是平均分配新增收益;(2)双方竞合中由于社区商户信息不对称,景区企业一般占优,但收益分配比率不直接影响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大小;(3)景区新增投入以应对生态环境等外部性问题时有利于促进双方合作,但并不利于总经济绩效。立足良好的企地关系与共同富裕目标,应加强景区与社区基础协议、景区与社区商户动态契约以及加强政府非强制性干预、社区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利用相似景区进行比较而采取经验法确定门票价格,没有考虑旅游消费市场支付意愿.这种确定门票价格的方法既缺乏市场基础,又不能反映资源价值,由此导致很多景区频繁变动门票价格.本文分析了旅游资源价值构成,阐述了条件价值法(CVM)的经济学原理,并将CVM技术和消费者支付意愿(WTP)结合起来,分析了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科学制定,以求增强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是旅游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为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以国内5个旅游社交网站的游记文本为数据源,借助ROST CM、Gephi和ArcGIS等软件,探究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空间特征:游客感知北京景区空间结构发展不均衡,中心聚集效应明显;(2)时间特征: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重点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3)演化特征:游客感知景区聚类程度整体有所增加,游客感知景区呈由中心向郊区扩展趋势,文化旅游成为新趋势;(4)大事件后的积极效应会对目的地形象产生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时效性;(5)游客对北京目的地形象的情感感知呈现积极情感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QFD工具应用到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管理中,并以我国著名旅游景区九寨沟为观测点,通过网络调研及KJ法对游客声音进行识别归类,通过旅游景区质量屋的构建,得到旅游景区服务标准的输出项以及重要度排序,进而得到旅游景区服务标准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对这些关键控制点提出了实施策略。本文的研究可为我国旅游景区有效地应用QFD工具,确定关键控制点并进行重点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及品牌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信息科技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依托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智慧景区是我国景区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战略选择.本文首先论述了智慧景区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了智慧景区发展背景,阐述了智慧旅游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智慧景区的系统架构,提出南京市智慧景区建设的具体策略与规划.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市场需求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客源市场需求导向规划理念,以武汉市为样本,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研究环城游憩带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提出指导该市及同类型城市环城游憩带景区规划的系列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心城市市民周末近程出游需求潜力巨大,但近程旅游市场并非卖方市场,投资应注意规避风险;(2)客源市场对目的地选择有明显偏好,市民出游目的相对集中;改善交通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是提升景区竞争力的关键;以旅行社为媒介的景区推广模式存在局限;(3)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收入提高会增加旅游消费总量,长假期间仍有相当比例市民可能选择近程出游,设计景区容量时须综合考虑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宝鸡、天水联合发展旅游,以此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可行性。《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双方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宝天高速公路开通为交流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共同发展旅游的愿望成为合作的坚实基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两地合作的前提和关键。宝鸡、天水联合发展旅游,应从整合资源,拟定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历代以"秀"评王维诗者颇多,"秀"要求诗作精警、自然、秀丽。王维诗不仅多有"秀"句,并且诗风也秀丽雅致。这些"秀"句,在意象的选择、色彩的搭配、音响的描摹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具有状物精妙、句中有人的特点;其诗风的秀丽,美秀、隐秀兼备,这与诗人的巧妙构思和随意挥写是分不开的。王维诗之"秀"与其人之"秀"互为成就。  相似文献   

13.
凉山州境内长征遗址遗迹点多面广、内容丰富,资源类型自成系统,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是推进文化自信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稀缺资源,也是激发人们奋进拼搏的催化剂和营养剂,有着极大保护开发价值。因各种因素影响制约,凉山州境内长征遗址遗迹保护开发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在红色教育和文旅事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的新时代条件下,加强长征文化资源保全和开发,对于建设凉山精神文明高地,探索“文旅+扶贫”可持续振兴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范成大入桂为吏,游历并在诗文中记述、歌咏过大量旅游资源。以南岳衡山、石鼓书院、祁阳浯溪、仰山梯田四个景点为重点,考察范成大《骖鸾录》及其《南征小集》所见旅游资源,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增添这些旅游景区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云南彝族濮拉人村寨的实地调查,描述了濮拉人的信仰及其仪式状况,并从“魔公”、“龙头户”、驱鬼仪式、祭龙仪式、招魂仪式、祭祖仪式、封财门等几个方面展现了濮拉人信仰生活的表现形式,以此论述濮拉人信仰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宋诗茶词语例释六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排比文例方法,对出现在《全宋诗》里的"春风"、"紫笋"、"急须"、"龙凤团"、"兔毫"等与茶文化相关的词语进行考释,对阅读宋诗、研究宋代诗学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屠隆一生著述甚丰,诗文集《绛雪楼集》虽未付梓行世,却曾收录其晚年主要诗文作品,一批作于万历二十一年后的屠隆集外佚文极有可能出自于此。它们对研究屠隆晚年的行迹、交游、创作、思想有重要价值,也可为屠隆年谱补充更多的事实与细节。  相似文献   

18.
纪昀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评点精见迭出,他不仅对文体论进行了学术考辨,尽展乾嘉学风,更凭借其对集部之精熟,对文体论予以精彩的义理解析。纪评考证精严,议论惊警,对攻克现代“龙学”中文体论这薄弱一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永乐大典》在同一种辞书间单字的排列顺序问题。在同一种辞书内部,《永乐大典》所引《洪武正韵》与八十韵本《洪武正韵》的韵序、字序完全相同。《永乐大典》在引用《说文》、《集韵》、《龙龛手鉴》、《五音类聚》时,单字的排列并非是按照所引辞书的前后次序加以排列。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六散骑”的出现,改变了秦汉以来谏官不成系统和谏职不明确的局面,在中国谏官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六散骑”的发展,秦汉为萌芽时期、魏晋为发展完备时期、刘宋以后为没落时期。刘宋朝集书省的出现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