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80后从父母手中跳入了社会职场中,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研究从新聘任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都是80后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分析80后的成长背景和心理特点,引出80后高校管理人员可能和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可执行的建议,旨在为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闪婚”、“闪离”的婚姻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洁 《社区》2008,(21):20-21
“闪婚”又“闪离”,幸福在哪里“80后”已经长大成人,忙着结婚、分手、复合,爱了、恨了、痛了、分了……“80后”“闪婚”的热乎气刚过,又开始忙着“闪离”。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11,(12):5-5
1.年龄 80后当然找80后。在这个没受过什么大苦,也没享过什么大福的时代出生的人,至少不会出现代沟。90后的太小,“非主流”人士居多,离远一点儿好。  相似文献   

4.
明敏 《今日南国》2009,(11):55-56
近几年,随着一批批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相继走上社会。“80后”渐渐成为一支职场上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80后"写作产生的文学背景,从文学史的角度,探索"80后"写作与主流当代文学的关系。得出结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80后"写作除具有与主流当代文学显著的断裂特征外,还有对主流当代文学的承续,这种承续尤其表现在对先锋文学的模仿上,"80后"写作的实验性、反叛性及其"去儒化"的精神指向昭示其先锋诉求。  相似文献   

6.
"80后"泛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其成长的环境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普及、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80后"一些特殊思维、性格和行为,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发财  王玉 《北京纪事》2010,(12):60-63
10年前,一个16岁的男孩戴着棒球帽,拖着重重的行李坐上了从天津开往北京的火车。  相似文献   

8.
当一个人离开校园,进入职场之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大多数人一生中都要面对一次比较严重的职业危机。如今,“70后”“80后”和“90后”三代人各自处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其中的不少人会遇到职业危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职业危机,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危机呢?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提供了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以"80后"为主的青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一群体直接影响到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现在或以后的社会是他们的。对比以"8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与其他群体有着相同的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特征,这是由于他们的生长成长的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环境的特殊性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以东华理工大学连续7年新生心理普查为基础,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并对"80后"与"90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作比较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80后"与"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80后"与"90后"大学生在偏执、焦虑、敌对症状方面存在着差异;男、女大学生心理状况均有待改善。基于此,提出了做好"90后"群体为主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没人想到,这个曾穿梭于各种酒吧,开名车,打架能“从北京朝阳打到长辛店”的“80后”顽主闫帅,最终选择了一份大多数同龄人都不会选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1975年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为测量工具,对200名“80后”记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果分析得出当前记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对记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3.
“80后”是最近新出现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现在正成为一代青年,有成为主力军的趋势。他们在各方面都开始引人瞩目。而最惹眼的是,一大批写手从他们之中涌现,成为一种文学现象。一、“80后”作家群的出现原因1.《萌芽》和“新  相似文献   

14.
春节刚过,压岁钱的话题再度热闹起来。小孩见面喜欢晒晒各自不菲的收获,有报道说,不少小学生收到的压岁钱甚至超过父母的年终奖。而一些踏入“大人”之列不久的“80后”们则大叹因派发红包而沦为“年光族”。  相似文献   

15.
当今,学校教育面临着挑战。作为受教育主体的"80后"作家,普遍否认教育的价值和终极意义。他们的作品大量地表达着少年作家们对考试的恐惧、反感和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抗与不满。同时,师道长辈尊严也荡然无存,老师和家长成为他们嘲弄和讽刺的对象。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穿越2500多年的历史时空,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就已提出了“三十而立”的成家立业标准。面对过度市场化竞争的当今中国,渐次跨入“而立”之年的“80”一代,业立何处?  相似文献   

17.
在“80后”诗歌创作中,死亡、革命、性爱是几个时常出现的主题,这恐怕既与“80后”诗人的人生体验有关,也和转型中的社会语境相关。总体来看,“80后”诗歌并不具有代际的意义,而是在社会转型、文化交流、个人成长等多重背景下展开的,因而也必然随着语境的改变而分化。  相似文献   

18.
“礼”不仅是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周代一切政治制度的根基。礼乐文化下的周代社会,各级统治者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为纽带来进行管理。在这样家国同构的社会中,各级统治者相对于其上一级统治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最高权力——周代王权。随着王权式擞,“礼”所确立的等级秩序逐渐遭到破坏,春秋社会便在这“礼坏乐崩”的背景下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山西老年》2012,(6):13-13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受访者中,“70后”占35.0%,“80后”占47.5%。  相似文献   

20.
以"80后"为主的青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对我国当前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和日常消费情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群体的消费特征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类:第一类是外部环境因素,第二类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形成了消费者自身的普遍性特征或是个别性的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