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土耳其的社会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土耳其的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伊斯兰教占绝对统治地位到政教分离的世俗化、现代化,再到伊斯兰复兴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现代化与传统、西方化与民族化之间的矛盾对立与抗争,伊斯兰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仍将是影响土耳其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数。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的出现,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的能动创造性作用日益增强,其主体地位与日俱增。不少学者对此发表了有创见、有现实意义的见解;但还有一些论者提出的理论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有些论点甚至有向唯心主义的主观能动论倒退的端倪。有感于此,特撰此文。1.主体与客体的科学含义主体不等于主观,客体也不完全等同于客观。主观与客观属于认识论范畴。而主体与客体,虽然也可以作为认识论范畴来研究,但它们首先是 相似文献
3.
西北回族社会的组织化历史运动霍维洮组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共有现象。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这一过程。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人既然不能脱离社会,他的行为也就只能是有组织的活动。因而,人类的历史始终是组织活动的历史,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表现为人的组织形式的变化与... 相似文献
4.
5.
“社会发展”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它与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社会变迁等概念有相似的含义,即:均是指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均是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演进。其涵盖面为整个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整个发展过程。从狭义上来说,也就是说从发展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它是对现代化过程发韧以来历史过程的概括,是指社会由“传统”阶段向“现代”阶段的过渡,以及“现代”阶段本身的不断完善。今人讨论“社会发展”时,多是从其狭义方面入手。历史因素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点,民族的一切发展都始乎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纵线索上新旧矛盾的冲突,而不是横向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冲突,但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却可以加剧某一民族中所含历史因素的再选速度,将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辑部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有成都、重庆、南充部分理论工作者参加的讨论会,专题讨论了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对一些流行的观点的重新评价,有助于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推动历史科学的发展,因此,要认真重视,深入探讨。会上,同志们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生产力动力说;(二)阶级斗争动力说;(三)生产力与阶级斗争动力说;(四)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说;(五)“合力”动力说;(六)生产力内部矛盾动力说。讨论中,同志们勇于探索,发表了一些有独到之处的看法。例如,有的同志提出,应当肯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不能就此终结,还应当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外因;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才是发展的内因。还有的同志提础,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全部表现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某个社会形态中,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是根本矛盾,但并不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因阶段性不同而有所变异。在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既存在着阶级斗争,又有“阶级协调”。有的同志则提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类社会中实际发挥着影响的“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在“合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有的同志提出,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进程中既互相联系而又不能互相代替的两种矛盾运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缺一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一个杜会经济形态的上升时期,主要是前者发挥作用;在没落时期,主要是后者发挥作用。现将会上宣读的主要论文(或摘要)刊载如后: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 ,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看 ,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是一个“合力”。这个“合力”是一个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需要和利益、目的和手段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动态的动力系统。上述动力系统的各种要素 ,存在于动力系统结构的各个方面 ,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这些要素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总的合力。社会的发展不是哪一个方面单独发生作用的结果 ;哪一个方面都不能独自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这个合力 ,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上 ,这些要素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 ,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正> 用系统方法研究社会发展动力,是在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研究上的重大进展,已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但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结构是什么,其作用机制如何,动力系统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的,迄今似乎还缺乏比较深入具体的说明。本文试图对此做些探索。一、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深层——表层结构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内部诸要素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功能。历史发展的诸动力,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和独特的职能作用,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按一定规律和逻辑关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动力系统,以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动社会前进。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对无限丰富、生动、多变的社会历史现象进行提炼和抽象,我们可以发现亘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对社会发展普遍起推 相似文献
9.
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社会责任,也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惟一目的,同时,还应当对与公司经营决策中发生一定联系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责任。尽管对公司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存在争论,但在赞成者的推动下,欧美等国相继开始了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实践。以应对公司经济力量膨胀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即公司日益强大的经济力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为国际社会所难以接受,中国社会也不能容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司社会责任并非只是评价企业道德高下的标准,而且也是进入国际市场实实在在的门槛。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支配的,但又不能离开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着的人,即是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的。正确认识人的自觉能动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正确的自觉能动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那么,社会历史观中有没有社会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如果有,这种关系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承认社会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否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相悖?这些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坚持唯物史观,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如何规定社会主客体的涵义?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察世界,正确审视和解决人们思想活动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坚定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是当前需要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人的本能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需要和机能。这种观点把本能完全归结为个体的自然的属性,从而否定了人的本能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在关系。本文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只有从社会历史层面,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本能的性质和作用。 本能与本性密切相关。人性指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这一点人们没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人们都把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它的低级阶段)的五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依次更替(下面简称“五阶段”),当作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逐步展开和历史条件变化的情况下,顺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进程和社会发展模式,致力于构建并践履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的社会价值观,创立并逐步完善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这已成为人们普遍承认的事实。但是它在发展进程中,是否有目的性,是否存在着选择,却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存在着选择和目的,那么发展就不是存在着一种可能性,而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而一般理解的所谓规律,认为只能有一种可能性,不存在选择性,有选择性就无规律可言。其实,这是一种很机械的看法。只要我们对规律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现象或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上,而把一些暂时看起来并非本质或必然的现象,但却具有相当生命力的东西,也看成是属于规律性范畴中的事,那么规律性与选择性的矛盾,就可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统一起来,从而更充实和丰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这在唯物史观中是一个带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主张,以至近年成为人们关注和探讨的热点,现就目前提出的若干见解作一简介,供研究者们参考.需要说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理论界通行的人类社会是在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看法固然不错,但由于社会基本矛盾不过是人的活动的表现和产物,而人进行任何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行为.因而,人的需要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这可以从它对于认识和实践,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上加以说明.人们认识世界是由于客观的实践需要,从而决定了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动性、选择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人们改造世界则是出于求生存,求享受,求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发展和提高,则促进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由此也就使得人类社会逐渐进步.在社会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8.
19.
在当前中国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国文化经受剧烈的震荡的历史新时期,虽然社会不同人等各有肯定和否定,或者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倾向,但是都不能不共同承认澎湃的商潮对传统历史观的强烈冲击。司马迁两千多年前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相似文献
20.
本刊编辑部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有成都、重庆、南充部分理论工作者参加的讨论会,专题讨论了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对一些流行的观点的重新评价,有助于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推动历史科学的发展,因此,要认真重视,深入探讨。会上,同志们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生产力动力说;(二)阶级斗争动力说;(三)生产力与阶级斗争动力说;(四)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说;(五)“合力”动力说;(六)生产力内部矛盾动力说。讨论中,同志们勇于探索,发表了一些有独到之处的看法。例如,有的同志提出,应当肯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不能就此终结,还应当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外因;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才是发展的内因。还有的同志提础,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全部表现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某个社会形态中,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是根本矛盾,但并不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因阶段性不同而有所变异。在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既存在着阶级斗争,又有“阶级协调”。有的同志则提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类社会中实际发挥着影响的“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在“合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有的同志提出,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进程中既互相联系而又不能互相代替的两种矛盾运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缺一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在一个杜会经济形态的上升时期,主要是前者发挥作用;在没落时期,主要是后者发挥作用。现将会上宣读的主要论文(或摘要)刊载如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