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511“事件发生以来,受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影响,国际关系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反恐与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现象.尤其是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等“恶势力“活动的猖獗,世界各国不仅在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领域,而且在经济、信息、科技、社会公共安全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也随时有可能遭遇到恐怖活动的威胁.“非传统安全“概念和问题的出现,说明国家安全面临的环境和威胁来源、种类以及处理国家安全问题的方式途径已与冷战时期有所不同,需要对之加以重新思考和规划.……  相似文献   

2.
"国家观念"视野下的国家政治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研究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家安全学界、政治学界以及国际人权研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国家观念"作为逻辑主线,深入研究包含社会认同、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意识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在内的国家观念与国家政治安全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开拓国家安全学和人权法研究的视野,为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提供基础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多维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亚太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西方学界中出现了对亚太安全形势发展的不同解读,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有选择地从某种理论角度去看待亚太安全中存在的影响到和平与稳定的因素。正确解读亚太安全的前景,不仅要求我们认识存在的那些挑战性问题,同时要求我们分析在不同理论视角中有助于破解现实或意象中的不稳定因素,由此考虑如何为一个更加安全的亚太建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势不可挡的国际全球化,使中国已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了国际社会,与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更加紧密.同时,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树立世界视野的国家安全战略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的发展,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崛起初期面临多方面的安全挑战.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增强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的冲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宗旨,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新发展理念和治理机制,建构服务型政府;弘扬和建设先进文化,再铸伟大中华民族之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才能防范和化解面临的危机和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刑事政策理论的发展尤其是犯罪被害人学的发展,在人权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国家对犯罪被害人补偿义务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但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国家补偿的认识各不相同。国家与犯罪被害人之间是否存在补偿关系?如果存在,补偿关系的法理基础是什么?文章从法哲学的视角论证国家应当承担补偿义务,并论证设置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多维视野下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禹治水传说作为跨越长时段的传说之一,文献记载丰富,传播范围广延,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古史辨学派以来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辨真伪,即通过勾稽考证,以考古学和历史学为主要视野,辨析传说中相关情节的真实性问题,这种辨析恰恰忽略了传说中的民族性;二是窥内涵,即借助文化学、人类学等,揭示大禹治水传说的文化内涵。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应用材料和研究路径的执着。置入传说学研究的视野,这两种维度涉及的是三种关系,即传说与历史、传说与社会文化、传说与其动力机制的关系,但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并不明确,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8.
多维视野下的回族民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文化基因独特(伊斯兰文化、汉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职业结构多元、爱国情怀浓烈(平时默默耕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献身)、内涵丰富,颇具个性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际间政治斗争方式的变化,受境外资助的外国代理人在我国境内从事政治宣传、渗透干涉与危害主权的行为不断涌现,这些状况凸显出我国对于境外资助代理人规制立法缺位、监管经验和手段不足等问题。文章认为在此环境下我国应充分借鉴域外相对成熟的立法经验,在正确评价外国代理人意义和作用的前提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代理人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视野下,环境犯罪的治理依赖于国际与国内两个途径。国际合作方面,充分利用国际刑警组织平台,实现环境犯罪资料互通与追捕、通缉、引渡上的通力合作;实现国家间刑事司法协助的全方位与有效性,排除国家之间在打击国际环境犯罪上的障碍;加快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步伐,以争取拥有更多话语权。国内法方面,构建以生态法益为中心的环境刑法体例,实现环境刑法的独立;秉行重刑主义原则,兼顾惩罚犯罪与恢复环境二元化功能,充分发挥刑罚的多重作用;运用疫学因果关系证明方法以及过错推定规则,走出环境犯罪司法认定上的困境。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弘扬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净化学术风气、推进学术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武汉大学社科部与本刊共同推出“弘扬学术道德、推进学术创新”笔谈,以期引起更多学界同仁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媒介文化研究"笔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人宣称,人类已进入到"传媒化社会",媒介已实施对人类社会、文化的"殖民"。媒介既是文化的生成物,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及其走向施以深刻的影响。但我们对于媒介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有鉴于此,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特组织这次笔谈,力图呈现对媒介文化的多元而理性的思考,以期引起学界及传媒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是一个集体项目 ,丛书作者全部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教师。他们的研究旨在以作家作品研究为基础而又超越作家作品研究 ,尽可能全面地观照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在系统性和理论深度方面取得进展 ,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成长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丛书作者对流派的界定及其特征 ,多有独到的认识或辨析。许多重大问题的生发求解 ,如流派的统系意识、盟主意识、风格意识 ,如玄学理想人格 ,如宫体诗派的文学史意义 ,如台阁体的合理性 ,如小说理论流派的再划分 ,如明清章回小说的流派风格 ,其结论笃实 ,又让人耳目一新 ,堪称实证考索和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范例。丛书作者都有长时间的学术积累。他们分工合作时 ,既充分尊重个人兴趣 ,又注意整体的互相联系 ,这有助于文学研究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和规范 ,解决国有股减持和流通问题 ,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国有股减持与流通的目的 ,绝不应该仅仅是国有资产的变现和筹资 ,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才是国有股减持与流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论诗的审美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王国维论诗的审美境界的几个方面 ,即 :情景交融的本质特征 ;诗人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境界的两种基本形态 ;境界创造的方法。王国维的贡献在于发展了诗的审美境界的外延。  相似文献   

16.
"跨国跨文化传播"笔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编者按当今,跨国跨文化传播已引起国内国际新闻传播学界的高度关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最近就此组织了一次笔谈。参加笔谈的有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秦志希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单波教授及王瀚东、夏倩芳两位副教授。笔谈者分别择取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力图呈现出对跨国跨文化传播问题的前沿性思考。秦志希:解读跨国文化传播的文化后果当今世界跨国文化传播已进入到文化全球化的境地。如果说跨国文化传播只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形态,那么按阿芒·马特拉(A.Mattelart)的理解,文化全球化则意含着一种…  相似文献   

17.
诗话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论诗体裁,传入日本以后受到了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创作了不少日本诗话.而在日本诗话中,那些对诗话创作本身进行认识、反思的讨论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从对诗话的认识、对中日诗话的品评、对古今诗话的总体批评等三个方面来看,日本诗话关于诗话的讨论,有助于中日两国古典文学及批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间,空间的运用及其作用渐渐得到注重。文章首先分析了空间的要素,然后提示了文化和空间运用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阐明了如何通过合理运用空间来促进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9.
增强文化安全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构成了国家安全的基本结构,必须高度重视.我们要将文化价值观、文化体系、文化资源、文化技艺、文化人才、文化市场、文化基因、文化品牌等等安全统筹考虑、整体布局,确保中华文化安全,确保社会主义文化性质,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逃禅诗话》与《围炉诗话》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吴乔著有两部诗话:《逃禅诗话》与《围炉诗话》。前者一直以稿本流传,世人罕知。其稿本今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虽已影印出版多年,但研究清代诗学者未予重视。笔者仔细比较两本的文字与内容,断定《逃禅诗话》为《围炉诗话》的雏形,保留了吴乔早年的诗学观念。本文通过分析两本的异同,探明吴乔撰写诗话的过程及修订宗旨,指出作者诗学观念的具体演变,并对其诗学的渊源与倾向性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