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学意义上说,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差异根基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思想体现的是社会、实用、经验(体证)三位一体的实践思维方式;西方传统思想(哲学)体现的则是一种本体(实体)、语言、逻辑三位一体的理性思维方式。本文从中西不同的知识观、语言观及语言结构三方面对中西思维方式作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原因建构。  相似文献   

2.
乱世先秦催生了中国古代璀璨的思想和文化,受各自的政治立场的影响,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观。在他们眼中,语言代码不仅仅表示单纯的符号意义,而是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深刻的思想文化意义。为此,孔子、墨子、尹文子和荀子等通过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功能揭示语言的社会性。其实质是在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之下,借助语言对社会关系进行重建或重构,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3.
乱世先秦催生了中国古代璀璨的思想和文化,受各自的政治立场的影响,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观。在他们眼中,语言代码不仅仅表示单纯的符号意义,而是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深刻的思想文化意义。为此,孔子、墨子、尹文子和荀子等试图通过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的规范来揭示语言的本质。其实质是在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之下,借助语言对社会关系进行重建或重构,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4.
语言本体论之语言本质观,自古印度哲学典籍《奥义书》开始,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其内涵的核心,主要由人从属于语言,语言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语言是思想的本体、是存在的家、是世界意义的寓所,不是人在说语言、是语言在说等几部分内容构成.这种语言本质观主要是从语言的存在意义或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出发来认识、看待语言,对于我们拓宽对语言本质问题认识的视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与偏颇.这些问题与偏颇,择要而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本体论之语言本质观是从语言的存在意义层次上,对语言本质的揭示与说明,并不是对包括言语交际过程在内的整体语言本质的整体性揭示与说明;(2)语言本体论之语言本质观对语言的存在意义的张扬,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作为把握存在的手段的语言跟真实的存在的区别,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真实存在的遮蔽,而且也导致了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偏执;(3)语言本体论之语言本质观片面地夸大了语言的能动作用,湮没了语言的其它性能,不仅导致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实践之维的缺失,而且导致把语言变成了脱离于人及人的现实生活的神秘抽象之物.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学界关于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甚夥,其视角主要在理论本体研究、对比研究以及语言学史研究三大方面,而着重于理论本体研究中的朔源、解读和思辨。以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为基础,记述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符号观、价值观、系统观,关注语言社会性、地域性,进而探究语言交际和语言传播中形成的哲学思想,重点分析并阐发了索绪尔语言理论呈现的哲学观,即自下而上的组合观、自上而下的整体观和动态平衡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文体论中,“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特征性的文章整体;而在西方stylistics中,style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特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文体”与style尽管具有一定程度的异语对应性,但仍然是无法等同的两个异质范畴:从具体层面看是文章整体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从本体层面看有生命整体观与工具(语言)本体观的不同。差异的揭示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独特品质。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因对哥本哈根学派和布拉格学派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间接的学理继承关系.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学理继承关系的梳理,发现超语言学观主要反映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论、评价论、语义发生论及信息交换论等方面.超语言学观之所以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有所反映与表现,主要在于两者都传承了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研究传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语言,二者都对本体和跨语言本体的超语言领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节用"观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用、民利是墨子节用观的原则,节用、节葬、非乐是墨子节用观的重要内容。墨子的节用观对我们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习得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社会转向"与"双语转向"两次学科转向。通过对这两次学科转向的回顾,指出学科转向的背后凸显出研究者不同的语言观、认知观和语言习得观,反映了二语习得研究在认识论上的多元化发展倾向和在本体论层面上的不断拓展。这种转向有益于学科交叉融合,能够更加深入地促进语言本体、二语习得及人类认知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研究明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以及相应的研究趋向和路径,而缺乏整合。相对于传统语言本质论,现代语言哲学可以说发现了语言的另一面,但语言哲学肯定语言思想本体性时,完全否认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并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这又失之片面。检讨当今的语言问题研究,不论是语言学、语言哲学还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它们对语言的研究都存在着片面性,片面的根源在于语言本质观的偏执。我们需要对两种语言本质观进行新的理论整合以弥合语言哲学和语言学之间的裂隙。  相似文献   

11.
《墨子》的思维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著作的总集。由墨子初创,墨子后学增益。现存53篇,9万余字,包含多种文体类别。本文从《墨子》全书,勾勒其思维语言艺术,认为其文字表达具有3个重要的特征,即是准确性和鲜明性,生动性和简练性,理趣性和功利性的统一。在中国古籍浩瀚的思维语言艺术历史长河中,具有独特的原创性价值和意义,值得仔细品味,借鉴传承。  相似文献   

12.
墨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全部美德和智慧的化身,“兼爱”思想作为墨子圣人观的核心是今天建立普世伦理的理论渊源之一,对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平等、对话、友好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温习和研究墨子的圣人与和谐思想,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需要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而语言正是沟通不同群体间的桥梁。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言语交际行为优劣等都对语言环境有很大影响。语言文字应用的不规范现象不利于汉语语言文字的传承,还会导致不和谐因素扩展,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在网络、广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意、无意地出现的不规范汉字现象,要注重建设规范的语言应用环境,并应有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墨子所强调的十项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中,“兼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项,而其他九项则是“兼爱”的深化与拓展。墨子所倡导的“兼爱”是指关怀每一个人而不论他是否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也就是指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普遍的爱。这是一种与“交利”、“非攻”、“正义”、“自爱”、“天爱”统一的爱。墨子希望通过“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兼爱”精神来构建爱的秩序,以求达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异族通婚对语言模式的演变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异族通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汉族母亲将汉语带进家庭,并影响子女家庭语言模式。异族通婚家庭语言模式演变的决定因素是社会语言环境,其中工作语言和邻里语言是最重要的因素。蒙古语文教育对蒙古语的保持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社会环境的汉化趋势强劲,那么学校蒙古语文教育最终抵挡不住来自社会的压力。婚姻观和语言观演变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家庭中有异族通婚或异族通婚史,家庭成员在社会中多用汉语,一般会赞同或包容异族通婚、转用汉语。各种语言模式的家庭,不论有没有实践基础,都表示赞同使用双语,因为它是异族通婚家庭各方能够接受的言语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规划的研究单元是社会共同体中的语言集团 ,研究对象与任务是确定各语言集团在社会共同体中的语言地位、协调其语言关系 ,提高全社会的语言交际效率 ,促进全社会的语言凝聚力 ;研究重点与难点是如何处理各语言集团之间的语言差异与冲突 ;语言规划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 ,实施的手段是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语言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戊戌政变之前,康有为的学术重心是考辨中国本土文化的“学术源流”,墨子与其他先秦诸子一样被纳入研究视野.康有为关注墨子是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名义下进行的,目的是证明“百家皆孔子之学”.由于墨子是春秋时人,康有为不仅要让他成为战国人,而且要像对待其他先秦诸子那样界定墨子与孔子的关系.这使墨子的位次排列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于是,既不让墨子在孔子后学中占据显赫位置,又不让墨子失去与孔子争教的资格,成为康有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our country,English has become a more common communication tool in today’s society.The schools at all levels also enhance the English teaching,even the kindergarden.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Teachers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teaching.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use the oral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 to deliver the information,but also make use of the silent body language.Body language not only deepens the verbal language,but also takes an unsubstitutive effect on the verbal language.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存在着贬男、贬女的现象,但从涉及面、应用的范围及人们可接受的程度来看,贬女现象多于贬男现象,整个语言的性别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的,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及作为二等性别的情况被如实地反映在语言当中.  相似文献   

20.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语言纯洁观"一直是我国语言工作和语言生活的重要指针,在我国的语言工作和语言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纯洁观"的片面性也逐渐显露出来.随着党中央"和谐社会"构想的提出."和谐语言观"的理念已悄然兴起."和谐语言观"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含义,但其核心精神是"和而不同".新形势下的语言生活,赋予了语言工作者全新而艰巨的使命,语言工作者要及时转变观念,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