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良 《现代交际》2013,(10):167-167
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迷失了方向,强调过程与方法而虚化了知识与能力;强调自主合作学习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课件的运用而分化了语言与思考;强调一枝独秀而融化了主体;强调激励而雾化了是非标准;强调学科交叉而泛化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大学里的教授即使年龄超过了50岁,如果不开跑车而开奔驰这类的车,学生就会认为他思想已经老化了而不选他的课;而银行的办公大楼前面,如果不停上几辆奔驰,那么许多储户会认为银行不够稳重,而不愿在这里开户。这说明包装给谁看是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凤凰行     
知道湘西,了解凤凰,从读沈从文开始。沈从文用简洁洗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湘西的动人画卷,仿若水墨山水,空灵而秀绝。沈从文把自己对家乡的种种熟稔和热情都熔铸在文字里,笔下湘西的景和人安静、浪漫、淳朴而充满生命力,令人神而往之。不过,这些印象大抵已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了。今年春上,因赋闲家中静极思动,向往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而来到了凤凰。  相似文献   

4.
先生收效少,学生苦恼多了。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  相似文献   

5.
叹年轻     
当我们回望着自己走过的路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只是在蹉跎的岁月中走过了一个春天。这是个美丽而又浪漫的春天,是一个凛亮而又多彩的春天,是一个灿烂而又芬芳的春天.也是我们经历的童稚而又快乐的春天,它短暂而漫长,  相似文献   

6.
一 老舍和赵清阁相识于1938年的武汉。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文协”的理事兼负责人,而赵清阁是老舍的秘书。两人因交往频繁而滋生了恋情。赵清阁既有男子的豪气,也有女性的温婉,她独特的气质深深吸引了老舍;而老舍的幽默、睿智、勤奋也给赵清阁留下很好的印象,两人因志趣相投而相互倾慕。  相似文献   

7.
过去三十年中国模式的核心,就是强政府、弱社会。政府职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公司化,直接与民争利。经济结构以出口和政府投资、政府消费为主导,民间消费和创新无力。过去这些年,经济学的主流的确是更多地注重了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更多地关注了经济数字的增长而忽视了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更多地关注了增长而忽视了包括产权在内的各项公民权利;更多地关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忽视了百姓的幸福冷暖。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许多年轻夫妇为了生存不得不双双打拼,而老年人为子女甘当“保姆”带孩子,也成了寻常事。老年人帮忙带孩子的好处自然不少,但由此而引发的老年夫妻分居,以及因分居而出现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奢华有理     
葛南 《女性大世界》2005,(2):168-168
时尚是什么?时尚的标志就是奢华,自高级成衣诞生的那日起,时尚便被划分了阶级,服装是平凡的,而奢华即是不平凡。而体现其不平凡的,不是外在的绚烂与华丽,而恰恰集中在各种细节之上。  相似文献   

10.
小脚母亲     
涂宏伟 《老年世界》2009,(21):14-15
母亲已年过九旬,一生没离开过乡村。她从3岁时就裹了小脚,成为那个年代的“流行金莲”。从此,她舞动着这双“美丽的小脚”,走过春夏,走过秋冬,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她普通而又不普通,她平凡而又不平凡。她普通的是一生默默无闻,没有什么荣耀,更没有什么光环,而不普通的是以一颗善良的心活到新世纪,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1.
等待的哲学     
任随平 《老人世界》2013,(10):28-29
春天之于北方,是反复无常的。白天可能艳阳高照,而到了晚上,则气温骤降,如同寒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花,比如杏花、海棠则学会了等待。它们或许含苞等待一周,或者一个月不等,而待人们发现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摸索出了“读、引、议、练”四段学习策略。它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尝到了课的甜头。  相似文献   

13.
华青 《当代老年》2008,(3):43-43
“论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己转眼间已进入了古稀之年,对人生不敢说大彻大悟,可我感悟到,只有活得明白,才能过得从容,活得潇洒。遗憾的是,不少人至今还难得明白!我愿把这点“小明白”写出来献给老年朋友,以期换来些“大明白”,共勉之。  相似文献   

14.
提起日本的历史与文化,不难想起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妇女》2010,(6):F0003-F0003
尚墨书法作品风格清朗俊发、神采焕然、灵动雅致,无做作气而率真,无忸怩态而凝练,无刻意状而古质,自然挥洒,畅意天成,情怀气质——宣泄于素楮之上。结体严谨,线条凝练,墨法自然,濯古出新,鲜明独特。尚墨先生很好地把握了传统与创作的关系,深入传统,畅游于经典和古代大师之间,汲取芳泽菩华,不斤斤于点画,而点画工致,不屑于亦步亦趋的描摹而书法传统自现。纵情挥洒源于尚墨先生深厚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石番   《女性大世界》2005,(9):92-95
在一个寒冷的夜,有一个人燃起一堆篝火,我们蜂拥而至,一张张因温暖而迷醉的脸,忘记了那个点火的人,正在我们的背影里,瑟瑟而栗。  相似文献   

17.
诚信与成功     
赵英杰 《职业》2008,(2):57-57
诚信与成功,两者似乎毫不相干,而事实刚好相反。许多落马的“成功人士”,恰恰是违背了诚信的原则,受到了“自己不诚信”的惩罚,而更多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依靠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诚信。  相似文献   

18.
顺云 《职业》2015,(1):36
三千年以前,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苦饿而死。三千年来,人们对其价值取向的疑惑从未消解。到了近现代,争论又有增多之势。为了仁义的信念,伯夷、叔齐做出了苦涩而坚定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张秀丽 《老年世界》2011,(20):10-11
在赤峰市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时而为一步棋而凝神思索,时而因抽打乒乓而大汗淋漓,时而为门球的偏向而遗憾,时而因秧歌而笑靥如花。而更令人炫目的则是在赤峰市老年大学里走出的学生们,他们脸上洋溢的“后青春”的光彩。赤峰市有市离休干部2569人,其中,盟市级98人,县处级1049人,科级1422人;副科级以上行政机关退休干部5018人。老同志们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自己的岗位,如何让他们能够享受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摆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考试且讲评过的题目过一段时间再拿来测试,学生仍然会出同样的错误或仍然不会做。究其原因,是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讲评,而没有更好的注意学生的感受。换句话说,是教师不恰当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导致学生似懂非懂而最终不懂的状况。那么,要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必须通过有效地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试卷讲评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