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有关科学发展观和人学理论的几个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召开之后,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哲学基础、内容、特点和意义,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和价值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及其文化内涵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2003年10月以来,科学发展观一直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及科学发展观文化内涵研究的进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的简要梳理,总结出科学发展观文化内涵研究取得的成果、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强化人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重复性比较突出、系统性有所欠缺、观点分歧比较明显、理论创新有所欠缺等值得深思的现象。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有必要从发展的一般意义上建立研究视角,要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要树立理论研究中的世界眼光以增强中国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重视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新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由于它的重大意义和创新性,近一年来,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主要涉及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基础、内涵和本质、意义和落实等方面。科学发展观本身是一个综合、立体、多维的复杂课题,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加以研究,从而进一步推动当代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近一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由于它的重大意义和创新性,近一年来,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主要涉及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基础、内涵和本质、意义和落实等方面.科学发展观本身是一个综合、立体、多维的复杂课题,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加以研究,从而进一步推动当代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然而,关于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应从孕育到萌芽、从提出到基本形成、从丰富发展到形成体系三个阶段来详细论述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这对于人们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目前全党上下正在掀起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走出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 世纪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是西方科学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一方面确立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理性观,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形成了社会进化与社会进步的观念,确立了欧洲中心主义观念。但是,科学史研究表明,对于达尔文本人的进化论思想研究,学术界还存在着许多误区,本文依据国际科学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予以澄清,以便深化我国学术界目前着重探讨的科学观以及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其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方法论思想在学术界也有了迅疾的发展.根据诸多专家学者在统筹兼顾方法历史维度、哲学基础维度以及价值维度等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的综合分析和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术界关于发展城市老龄服务事业与产业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老年服务与产业的概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等方面.认真梳理学术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加快发展我国城市老龄服务事业与产业的规律与路径,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忠华 《东方论坛》2006,(4):79-84,93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执政党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向追求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转型。在新的发展观的观照下,社会事业越来越体现出重要性,但就中国目前学术界而言,不论社会事业的涵义与意义、现状与问题,还是发展思路与对策,都还缺乏较好的解读、定位和求解思路。本文分析了社会事业的涵义与意义,考察了中国社会事业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填补学术界目前存在的空白,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不断深化需要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凸显人的主体价值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需要理论进行了广泛讨论,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包括需要本身问题研究、需要与价值关系研究、需要与社会发展动力研究诸方面,但今后对需要理论的研究,应该在研究方法与视阈上进一步改进与拓宽。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一个在当代学术界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常被曲解的概念。该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哲学语境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出马克思对发展的理解具有“世界观层面”和“社会历史观层面”的双重内涵,马克思对“发展”的辩证理解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践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政治观.生态政治学认为,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而言,政治生态是一种社会状态,它与各个方面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当前,科学发展观正指导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立足生态基础,把握生态规律,构建生态型政府,目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虽然"生态型政府"这一提法目前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但生态型政府的职能是多方面的,把生态型政府的职能仅仅理解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不够的.生态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统筹,即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西方经济哲学著作不断出版,我国学术界也展开了讨论。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部分来看,哲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是相互贯通的,这就是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点。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看,理论结合实际是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中国现代经济转型、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经济过程与宏观调控、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辩证关系、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虚拟经济与证券市场等八个问题是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对建国后青藏高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就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所提出的工业优先发展、农牧业优先发展、旅游业优先发展等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区域条件予以详细分析,提出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状况、经济发展现实和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坚持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人本开发“三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并对特色经济模式、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人本开发模式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城市规模普遍处于扩张状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在估算城市未来规模时.受到城市扩张等理论影响.做出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模也是大幅度提高。一个城市的规模是不是将永远扩张下去,最终发展有没有一个合理规模,在规划学术界也一直没有定论。近年来。特别是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贯彻节约型社会的政治形势下,探讨城市最终规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从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出发,揭示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首要地位;从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从社会发展的横断面和纵向发展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强调高校图书馆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工作的重要原则,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简论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贡献的历史考察,可以从四个时段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萌芽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形成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成熟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阶段。在此期间,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十七大之后,学术界就这三大理论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表述,主要包括"不同地位"说、"侧重点不同"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说、"统一整体"或"高度一致"说等.对该问题研究成果作一番梳理,不仅有助于学者更加深入研究这一课题,而且有助于人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科学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