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文化语境观,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文化语境对翻译的规约和影响。本文借助文化语境的研究理论,分析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进而探讨翻译过程中对社会文化语境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翻译观强调翻译活动受到译语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制约翻译活动的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译语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民族心理、文化交流程度等.本文借助文化翻译观的研究理论,探讨诸语境制约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顺应理论对翻译具有解释作用。在顺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要把翻译过程放在宏观的文化语境中去考虑,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出现文化信息的传递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又可再分为文化语境、风格语境、情景语境。翻译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源语与的语间语境上的最大对等。  相似文献   

5.
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文化语境是语篇中"最高层次的语境",它分别由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及价值观等因素构成。本文结合语境学原理,从文化语境视角研究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处理好文化语境与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关系,采取正确方法达到成功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语境在语篇翻译中有几个作用:语境对语篇翻译有制约作用;语境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作用;语境有助于译者理解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7.
译者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从事翻译,其翻译活动总是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以盛行于清朝末年的侦探小说的翻译为例,详尽阐释了翻译实践与社会文化语境互动作用的关系:翻译实践的内容是社会现状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钟反映,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翻译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受到文化语境诸多因素的制约,故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某一具体的词、句放在宏观文化语境意义上去加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原作的含义表达出来。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传输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词语文化信息的转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充分考虑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了词语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种翻译策略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语境是语言活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境况,"零"语境是不存在的。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语境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所在。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不仅要求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也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再现原作者所要体现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试图探讨语境分析对于翻译的深入理解和准确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翻译应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据,从而确定具体词汇、篇章在其语境下的语用含义,并从构成语境的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方面入手,浅析语境对翻译的解释力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动态联盟是一种动态组织结构和企业群体集成方式,其成员企业大多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并且深刻影响着动态联盟的运作与成败。本文阐述了文化差异分析理论及其重要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进行动态联盟跨文化管理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人们习惯于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意义固定的事物,忽视其本身意义变迁的动态过程,从而引发对于生产性保护中文化本真性等问题的争议。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其意义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木版年画意义变迁的动态过程和“意义混乱”现象进行考察,来探讨生产性保护中的“意义重构”问题,认为只有建构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重构为生产者、消费者和文化精英所共享的、整体性的新意义,才能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产生“合力”,让“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是多元的,以文化创意积淀文化底蕴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文化底蕴是一所大学、一座城市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一所大学、一座城市创新发展的依托。文化底蕴的积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历史上的文化创意为现在积淀了文化底蕴,现在的文化创意为未来积淀文化底蕴,以文化创意积淀文化底蕴是无止境的,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文化创意是积淀文化底蕴的主要手段。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大学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一所大学的地域优势,大学与城市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跨国并购越来越普遍。由于跨国并购引起的企业文化冲突使并购后企业文化融合逐渐成为决定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文化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并购企业的文化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人们的正确识别、良好沟通,采用适当的融合模式,从而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两个维度,二者是辩证统一、相生相成的。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文化的均质一体和文化霸权主义,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对话及一定程度上的交融。文化全球化是为社会生产力所推动的、全球文化的动态建构过程,它意味着不同的文化资源为全人类所共享。文化多样性意味着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生存权利,它并非固步自封的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多样性应建立在人类基本的共性之上。“和而不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理想图景之一。  相似文献   

16.
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实践的学习理论。课堂作为传播和学习文化的实践场.其自身也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意蕴,但现时的课堂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现象,导致了课堂文化的失衡。为了克服这些弊端,须借鉴情境认知理论,重塑课堂文化。首先应丰富课堂文化意蕴。然后在课堂情境中凸显课堂文化.最后在课堂情境中实现课堂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动力机制,文化发展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目标导向、传承发展、创新驱动、体制保障等机制,建立文化发展动力机制需要把握文化发展运行规律,主要包括动力发掘、动力培育、动力转化、动力反馈,只有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同时确保其顺畅地运行,才能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8.
翻译过程的复杂性不仅仅源于语言的异质性,更重要的是源于语言赖于生存的社会文化语境的相异性,因而,翻译是一个受各种文化因素影响和作用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翻译过程的四个文化因素:语言因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原语文本的承载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目的语语境因素。该分析旨在揭示翻译过程的艰巨性,重新认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和对话手段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