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人性论思想可以从本然、实然、应然三个向度予以观照:从本然看,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性者,生之质也"),其本质规定是自然("生之质,自然也");从实然看,本然人性在现实中或者得以真实展现("性之动谓之为"),或者因"人伪"而发生异化("为之伪谓之失");从应然讲,异化的人性应当复归本然之真("反其真"),保有本真之性的方法是"知与恬交相养"。《庄子》论人性的实质向度是本然,其人性论思想以自然为指归。  相似文献   

2.
复归婴孩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中的一大理念,"儿童乃成人之父"及"灵魂前存在"的观点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诗人心目中的儿童充满了真、洁、慧的特点,实际上作者是想依此去寻找失落的自我及逝去的天堂;渴慕永生和无限;向往欢乐和自由.诗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怀着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创作诗歌,追寻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理想和谐的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人性善的哲学家。从他的宇宙生成论、人性修养论可以看出老子是主张人性善的。老子认为人性变坏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事物的影响和世俗教育,"复归于婴儿"是老子人性修养论的总纲,其复归美好天性的主要措施是:反对享乐品的出现,反对世俗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全面轰击中提出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的伦理困境及其可能的解救之道.同时认为,我们实际上终会超越后现代主义,并使这个世界在更高层次上复归于平和与安宁,"德性-解释性行政人"的出现,将有望使后现代公共行政的伦理问题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得以解救,世界亦终将复归于乐观主义而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5.
丁原明 《人文杂志》2006,2(4):31-36
许多科学家认为道家有科学思想,但从科学家的视野转换到哲学文化的视野,倒不如说道家为科学提供了某些文化价值原则。道家的“尊道循理”为科学的求真求是铺垫了一种文化形态,其“复归于朴”则为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怎样不背离真朴而符合自然之道的问题;其相对主义也为破除知识绝对论、科学万能论,实现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文化方法论原则。道家所以同科学构成一种文化价值关系,就在于它所设定的这些文化原则,既是宇宙自然的法则,又是评判是非和社会伦理、规范、价值的原则,因而为现代科学技术怎样朝着符合人文精神要求的合理方向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陆建华 《江淮论坛》2021,(6):96-102
道是宇宙中一切存在者的本原,生出天、地、神、人和自然万物;道有"无物"与"有物"两种状态,可以分别称作"无"与"有",其中,"无物"状态是更为根本的状态,无生出天、地乃至神、人,有生出自然万物.无和有都超越感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加以认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为其命名.认知道的方式是以心"观"道,也就是以心"观"无、"观"有,实质是对于道的"悟";由于悟不可以言说,所以,道依然不可以命名.道生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存在于道之中,又由道所构成,决定了道的主宰性,而道的主宰性又具有无为性质.  相似文献   

7.
敦煌酥油地简牍中有"击匈奴降者赏令".一般认为,"击匈奴降者赏令"产生于汉武帝时期.阎盛国对此说的驳斥存在着误读原始史料、片面剪裁他人论述、机锋错位等缺陷,所推导出的"击匈奴降者赏令"颁布于刘邦时期的结论难以成立.实际上,"击匈奴降者赏令"的施用对象主要是参与打击匈奴的汉人,而非匈奴投降人员."击匈奴降者赏令"是在匈奴降人大批出现,且汉朝对匈政策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颁布的,时间不早于汉武帝元光年问.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的1908年(8月27日),近代中国的首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公布.它集中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宪方针①.<大纲>规定了多种"君上大权",而"臣民权利义务"则被置于附属地位.官方文件的解释是,"宪法者,所以巩固君权,兼保护臣民者也"②.……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的墨家辩学研究,在讨论墨家辩学是否有"真"观念时,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考察这两种意见,不难发现,这一问题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墨家提出的判断言辞是非的标准,墨家是否有相当于语义"真"的语词,以及墨家是否有作为真值承担者的命题三个方面。墨家提出了"三表法"和"天志"作为判断言辞是非的标准,"三表法"中的"本""原"两条已经潜在地包含了"真"观念。墨家辩学用以表达"真"观念的语词主要是"当","然""是"和"可"三个语词也可用以表达"真"。墨家辩学所说的"辞"在本质上就是命题,"辞"的"当"与"不当"也相应于命题的"真"与"假"。据此观之,墨家辩学具有符合论意义上的"真"观念。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主静与主动的论争。这主静与主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上的动静问题,二是人生观上的动静问题。主静思想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老子》十六章)认为人生应该守静,而芸芸的万物亦皆复归于静。王弼提出“静非对动者也”的观点,认为“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  相似文献   

11.
刘衍青 《阴山学刊》2008,21(6):46-4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及其诗文作品推崇人与自然亲和共融,敬畏与尊重自然生命,肯定人之本真存在,透露出作者崇尚自然、复归人性的人文生态观。这一观念源于作者对老庄思想的汲取、对晚明启蒙思想的承继及其诗人情性。  相似文献   

12.
冯晖 《江汉论坛》2012,(4):92-9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同人集中探讨了"童心"理论并创作了大量的"童心"小说。溯其渊源,当滥觞于道家的"复归于婴儿"这一哲学理想。它们在"人法自然"与"返璞归真"两个层面上取得了美学汇归,共同表达了对自在自由自然的人类本真生命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齐物思想在整体上浑融一体,但其中又有层次可循。"万物本齐"是在肯定万物各自差异性的同时强调万物在本源上的一致,从而为"是非一齐"提供理论上的基础。"天人之齐",实质上是通过齐是非而对万物本然状态的复归。这三个层次共同包含了"不齐"与"齐","无物"与"物"的巧妙辩证,也生动地构成一种递进中的循环,超越中的复归。最后,齐物思想的最彻,是天人无分,"齐"物"同泯。  相似文献   

14.
"神"与"化"的关联出现及其哲学化是在战国时期完成的。最初"神"是形容"化"的神奇、神速、不可思议,其表述常常是"其化如神",既可以指自然界之变化,也可以指政教之感化。《孟子》《荀子》同时出现"所存者神,所过者化"一语,朱熹认为这可能是孟子、荀子同时引用的一句古语,这里"神"与"化"开始对举出现。到了《易传》《管子》,"神"哲学化、本体化,指向存在之整体性,明确以"神"为"化"的动力因,"穷神知化"为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战国末期或汉初的道家典籍中开始直接出现"神化"一词的合成词,认为"神化"为自然德教的最高境界,强调"神化为贵""太上神化",道家自然无为的气息浓厚。西汉《盐铁论》及东汉蔡邕文集中也常常用到"神化"一词,"神化"思想广泛影响到社会文化和文学层面,用来形容德行或德政之高。后世常以《庄子》所说"《易》以道阴阳"为《周易》的主旨,朱熹对此也甚为推崇。也有学者批评《庄子》"《易》以道阴阳"之说为"未知《易》"。实际上,司马迁《史记》引孔子所说"《易》以神化"更能揭示出《周易》的主旨和根本精神,孔子"《易》以神化"比《庄子》"道阴阳"之说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认为诗词中所以有独绝于一世的名句,是因为有"境界".而怎样才是有境界呢? 《人间词话》是这样写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生中之一境.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是境界的辨别标准.喜怒哀乐是人心中之一境的说法很有独到见解.景本指客观自然景物,在诗人词家的眼中,景是感情的依托.而王氏把情也认为是一种境界,指出了文学作品中景的特殊性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景,非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作为文学艺术,它已经饱含着作者喜怒  相似文献   

16.
张盾 《河北学刊》2014,(2):17-21
对于"存在"的哲学蕴含与现实意义,赵汀阳认为,存在的本意是永在,为了达到永在就需要善在,因为只有善在才能有效保证存在。存在与创造是一致的,一种能够反思存在本源性的存在论必定同时是一种创世论。人的存在意义并非一个无意义的问题,人至少必须解释人想做什么。人的自然存在本身未必有目的,但人却在创世中创造了目的,因此使自身存在具有了意义。张盾在同赵汀阳的论辩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必须存在,这是他的天命,存在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只能是平凡的,而不可能具有神奇性。但存在的本意是平凡,并不是平庸,平凡恰恰代表着一个存在者按自然法度自己去存在的力度。崔平认为,"存在"是让所有人都倍感亲切和平凡的日常语言,存在不但是实质谓词,而且是最高级、最高贵的谓词。存在概念不必追求高贵,但它本身就是先验高贵的。如果说生活中存在追求高贵的现象,那也只不过是具有先验高贵品性的存在概念的经验实现。张蓬认为,"存在"是西方哲学的范畴,同时也可以表达中国哲学问题。中国哲学思维从"生生"之道进入"存在"问题,并以中道、不二、双运、圆融的方式来思考和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存在"问题。如此从"存在"范畴的视域观看中国哲学思维,可以深入探索中国哲学思维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对于"存在"的哲学蕴含与现实意义,赵汀阳认为,存在的本意是永在,为了达到永在就需要善在,因为只有善在才能有效保证存在。存在与创造是一致的,一种能够反思存在本源性的存在论必定同时是一种创世论。人的存在意义并非一个无意义的问题,人至少必须解释人想做什么。人的自然存在本身未必有目的,但人却在创世中创造了目的,因此使自身存在具有了意义。张盾在同赵汀阳的论辩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必须存在,这是他的天命,存在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只能是平凡的,而不可能具有神奇性。但存在的本意是平凡,并不是平庸,平凡恰恰代表着一个存在者按自然法度自己去存在的力度。崔平认为,"存在"是让所有人都倍感亲切和平凡的日常语言,存在不但是实质谓词,而且是最高级、最高贵的谓词。存在概念不必追求高贵,但它本身就是先验高贵的。如果说生活中存在追求高贵的现象,那也只不过是具有先验高贵品性的存在概念的经验实现。张蓬认为,"存在"是西方哲学的范畴,同时也可以表达中国哲学问题。中国哲学思维从"生生"之道进入"存在"问题,并以中道、不二、双运、圆融的方式来思考和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存在"问题。如此从"存在"范畴的视域观看中国哲学思维,可以深入探索中国哲学思维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崔平 《河北学刊》2014,(2):21-25
对于"存在"的哲学蕴含与现实意义,赵汀阳认为,存在的本意是永在,为了达到永在就需要善在,因为只有善在才能有效保证存在。存在与创造是一致的,一种能够反思存在本源性的存在论必定同时是一种创世论。人的存在意义并非一个无意义的问题,人至少必须解释人想做什么。人的自然存在本身未必有目的,但人却在创世中创造了目的,因此使自身存在具有了意义。张盾在同赵汀阳的论辩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必须存在,这是他的天命,存在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只能是平凡的,而不可能具有神奇性。但存在的本意是平凡,并不是平庸,平凡恰恰代表着一个存在者按自然法度自己去存在的力度。崔平认为,"存在"是让所有人都倍感亲切和平凡的日常语言,存在不但是实质谓词,而且是最高级、最高贵的谓词。存在概念不必追求高贵,但它本身就是先验高贵的。如果说生活中存在追求高贵的现象,那也只不过是具有先验高贵品性的存在概念的经验实现。张蓬认为,"存在"是西方哲学的范畴,同时也可以表达中国哲学问题。中国哲学思维从"生生"之道进入"存在"问题,并以中道、不二、双运、圆融的方式来思考和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存在"问题。如此从"存在"范畴的视域观看中国哲学思维,可以深入探索中国哲学思维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张蓬 《河北学刊》2014,(2):25-28
对于"存在"的哲学蕴含与现实意义,赵汀阳认为,存在的本意是永在,为了达到永在就需要善在,因为只有善在才能有效保证存在。存在与创造是一致的,一种能够反思存在本源性的存在论必定同时是一种创世论。人的存在意义并非一个无意义的问题,人至少必须解释人想做什么。人的自然存在本身未必有目的,但人却在创世中创造了目的,因此使自身存在具有了意义。张盾在同赵汀阳的论辩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必须存在,这是他的天命,存在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只能是平凡的,而不可能具有神奇性。但存在的本意是平凡,并不是平庸,平凡恰恰代表着一个存在者按自然法度自己去存在的力度。崔平认为,"存在"是让所有人都倍感亲切和平凡的日常语言,存在不但是实质谓词,而且是最高级、最高贵的谓词。存在概念不必追求高贵,但它本身就是先验高贵的。如果说生活中存在追求高贵的现象,那也只不过是具有先验高贵品性的存在概念的经验实现。张蓬认为,"存在"是西方哲学的范畴,同时也可以表达中国哲学问题。中国哲学思维从"生生"之道进入"存在"问题,并以中道、不二、双运、圆融的方式来思考和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存在"问题。如此从"存在"范畴的视域观看中国哲学思维,可以深入探索中国哲学思维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原生态”热与全球化传媒视角中的精英心理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态"一直被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最保守的记忆。近年来国内"原生态"热潮的滥觞,表面上看是一种文化的复归,但深层的原因,是基于"文明的冲突"中"求异"心理的强化。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作为传媒文化主视角的情况下,"原生态"热其实是一种民族精英心理焦虑的凸显,而作为价值判断日趋统一化的媒体,其平面化和扁平化特点更是加剧了这种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