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文艺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立在传统艺术基础上的审美理想,已不能指导新的艺术样式。全媒体时代审美理想的探讨,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艺术形态的新旧并存,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是新旧共生。虽然全媒体时代新兴的审美理想并未定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毕竟呈现某些新的端倪。把握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变迁,有利于当代艺术和审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传媒视野下,电视播音主持艺术是决定电视媒体能否在社会视阈实现成功传播的关键环节。本文力图勾勒出决定电视播音主持的艺术形象的各种要素,从审美的角度将电视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归因于视觉形象和内涵构成、社会文化视阈里的价值面向、发声条件和语言技巧,以及电视传播规律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炎 《文史哲》2004,46(3):23-27
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深入的。在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前工业时代,人的体力和经验是最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时代,科学和技术跃居于生产力要素的首位;而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时代,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新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加以实现的:首先是制造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其次是这种产品的衍生物,最后是实用产品中的审美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艺术“空白”是当代电视创作中的一种审美现象,是编剧、导演在创作过程中为增强表达效果,体现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思想性而通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本文就电视是一种讲究“空白”的艺术以及“空白美”在电视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做一阐释,进而分析“空白”在电视艺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瑶 《北方论丛》2010,(3):32-35
在电视艺术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内涵是人类普遍而亘久的情感诉求,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审美心理共识结构,直接决定着创作者与接受者思维和情感的共鸣路径。集体无意识是在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反映了受众普遍的心理要求。对特定接受群体、乃至整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把握,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一条契合受众心理、适应时代文艺发展要求的创作路径;其目的是既要给受众带来快感,也要带来超越感官的、在深层次产生共振的心灵美感,从而引领受众实现审美认知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程相占 《学术研究》2013,(1):122-131,160
综观过去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可以将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论归纳为五种立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具有不同的开端,二者并行不悖、没有任何关系;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种立场,认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差异非常明显,将二者混为一谈不利于各自的健康发展。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于"艺术审美"的"环境审美",它是对自黑格尔以来以艺术品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哲学"的批判超越,其核心问题是环境审美与艺术审美的联系与区别;而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生态审美",其对立面不是"艺术审美",而是传统的"非生态审美"或"没有生态意识的审美"。环境美学是就"审美对象"这个角度立论的,探讨审美对象是艺术品还是环境;生态美学是就"审美方式"这个角度立论的,其立论根基是人的生态生存和生态思维,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生态意识引领下进行审美活动,亦即在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中,如何使生态意识发挥引领作用而形成一种"生态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审美文化的界定入手,分析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审美文化与科技文化之间社会功能的差异和互补关系。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也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由于其内在机制的局限可能产生某些负面效应。审美文化有助于科技负面效应的克服,从而在社会功能上形成互补。这种互补只有在两者的渗透和交融中才能实现,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并促进,而社会生活具有多重维度,当代电视文艺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演进而随之产生系列性变化。考察电视文艺这种艺术生活方式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生活方式或社会形态的关系,能够为电视文艺自身的价值预设、艺术视野以及审美超越寻找到现实依据。因此,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研究视角,聚焦于当代电视文艺与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我国当代电视文艺与社会形态的独特演进路径作了整体性关照,试图在对二者的动力性阐释中寻找到当代电视文艺存在发展的本质、依据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特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审美文化,尤其以都市审美文化为代表,开始了从理想主义向世俗化的转变。以电视这一当代重要媒介的发展为视角,从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广告和电视的技术优势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都市审美文化世俗化特征的具体表现,从而对我国审美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艺术终结论"反映了艺术自现代化以来最大的悖论:一方面是艺术的泛滥,另一方面是人类极度缺乏艺术,艺术成为无力表达人类审美需要和实现审美交流的"孤岛"和"特区",艺术成为当代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视野提出"审美现代性"仅仅是现代性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对此,可从审美人类学角度重新定义"艺术",提出"人工制品"概念,重新思考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突出艺术与人类社会的整体价值、艺术与整体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性质,恢复艺术实现审美交流和满足审美需要的中介功能.  相似文献   

11.
艺术形式的时代选择崔清明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最崇高、最完美、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艺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永远制约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需求,具有新的生命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时是平缓的,有时是突进的。...  相似文献   

12.
杨献珍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论述了文艺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审美创作方法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批评了把创作方法看成是单纯表现手法,把表现手法看成是纯粹技术问题的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审美创造中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自由”的美学观和文艺创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要求正确把握审美创造主体的美学素养和创造技法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提高美学修养、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坚持审美创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此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等等,从而形成了他比较系统的实践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俊国 《江汉论坛》2005,5(10):118-122
中国现代审美文化批评,自它形成之初,一直受到西方近现代艺术哲学,特别是康德、叔本华,以及博克、布洛、克罗齐、谷鲁斯等审美经验主义和艺术形式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审美文学批评,又受到中国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多重语义制约,逐渐形成"中国式"的文学审美论.文章认为,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学理特色在于文学审美的大众普适性,文学审美的超功利机制、文学审美的潜在社会功能.进而,在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中,评析了审美救世在政治革命、思想启蒙这两种文化思潮之外的多种文化意义,并结合20世纪人类技术文明时代艺术"自为"的全球性文化语境,评析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功能悖论.  相似文献   

14.
张放 《理论界》2006,(9):112-113
本文从网络艺术的创作和接受主体、网络艺术的传播媒介和网络艺术产生的社会现实等方面,论述了网络艺术在接受传统审美定式的规范同时,也带来了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现象。因此,我们对于网络艺术的发展应持严肃而谨慎的态度,在网络的迷雾中寻找维纳斯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论杨献珍的实践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林  杨直 《江汉论坛》2004,1(7):42-44
杨献珍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论述了文艺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审美创作方法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批评了把创作方法看成是单纯表现手法,把表现手法看成是纯粹技术问题的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审美创造中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自由"的美学观和文艺创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要求正确把握审美创造主体的美学素养和创造技法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提高美学修养、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坚持审美创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此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等等,从而形成了他比较系统的实践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种普遍的民族审美趣尚。而在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的形成过程中,山水作为一种自然对象,不但充当了从老在哲学上的自然之道向艺术审美上的自然之美转化的中介,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然观”的影响下,启发、促成了自然美审美理论丰富内涵的展开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和谐的路径,从和天生人经由天人相和,走向和天生一、协和天人而生一,生态系统构成整生性的和谐,形成了审美生境特别是艺术生境,显示了生态和谐的审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93-99
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审美与功利目的相伴而生,美依附在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边缘而存在,审美以实用性和功用性为目的。超越实用功利目的,获得独立自足的发展空间是审美和艺术努力的方向和最高境界。但是当审美和艺术完全摆脱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附庸地位时,往往走向空洞和淫俗。因此,依附于政治、宗教和实用器物而产生和发展,又要努力超越这些外在因素的束缚,在纯审美与实用性两个端点之间做钟摆式的运动,这才是审美和艺术正常健康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审美趣味代际传承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与特定社会历史中的文化权力关系密切相关。在不同历史时期,审美趣味代际传承的模式随着文化权力演变而呈现不同的面貌。此外,审美趣味代际差异有多重呈现的方式,体现错综复杂并不断变化的文化权力关系。在文艺领域,存在群体代际区分和趣味代际分层现象,是文艺发展的推进因素之一,也是文艺批评重要的思考维度。随着社会文化的急速发展,审美趣味代际传承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文化权力关系的演变也要重新认识,需要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和美学规律,转变原有的代际文化关系理念,在美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有利于文化传统延续和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的趣味代际传承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殷曼楟 《南京社会科学》2023,(2):116-124+142
当代美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即美育服务社会。就此而言,美育要求超越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美育的社会参与,审美经验则在其中发挥着贯通作用。美育社会参与可视为重塑审美经验、培养审美能力、建设社会交融关系的过程,而审美经验自身的性质也为此提供了条件。鉴于此,需要发挥审美经验高度感受性和情感化的优势,让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效参与个体社会知觉能力的形塑过程。以美育机构为平台的社会参与式美育实践则有助于推动美育创造性地提供社会交融关系,在美育过程中提高参与者的情境判断力与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美育社会参与下的审美经验重塑路径需要重视功能性与过程性,在审美内容建设中注重个体关怀与社会关切的统一,而美育实践也需重视当地性、情境化、多元化和反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