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本文以《七发》为基准和引子,结合《史记》、《汉书》、《西京杂记》等史书、文献资料,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角度,对西汉前期贵族生活进行新的全面析论,从中可体会西汉前期政治、社会生产和经济水平、交通状况及文化程度,了解《七发》产生的现实基础和背景。同时,可证《七发》的写实性,也从而证明西汉之初枚乘时期汉赋尚未“虚辞滥说”化,以求最深程度地开掘《七发》。  相似文献   

2.
赋体溯源     
《汉书.艺文怎》录载赋包括辞与赋,说明辞赋本属于一体。第一个以赋名篇的是荀卿,贾谊用荀卿“赋”之名,屈原辞之实,创汉初骚体赋,枚乘《七发》定汉赋体式。上溯屈、荀之辞赋,根于《易》,宗于《诗》。  相似文献   

3.
跟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扬雄《甘泉赋》等作品比较起来,班固的《两都赋》并不为文学史家看重。然而它在赋史上却是不可替代的:它化解了传统大赋在审美追求和政教伦理追求间的冲突。消除了传统大赋的结构性缺失,体现了为汉德、汉赋乃至整个汉文定性和定位的高度自觉,真正具备了表征汉文的特性。它在汉赋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标志性的意义,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早至西汉时期的枚乘,近至现当代朱自清、王辛笛、季镇淮等文化名人,都是淮扬地区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吃淮扬菜长大。文人多美食家,他们不仅会吃,会做,还会写。他们走南闯北但对家乡的口味、风味常常会挂牵垂涎,正如淮安人、北大原中文系主任季镇淮教授说:"至于口味,则不容分辩,家乡口味最美。"枚乘《七发》中的淮扬菜文字记载论述淮扬菜的第一人,当推汉赋鼻祖、淮安人枚乘。他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淮  相似文献   

5.
《史记》将屈原、贾谊、司马相如作为汉赋产生的关键人物,这种记载实际上具有明显的后世“先入为主”的叙述语气。从《史记》的记载看,汉赋具有包括楚辞、《诗经》、荀卿赋等不同先秦源头,并且具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以及吴、梁、齐、蜀等地域文化的影响。汉赋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除了其自身与黄老、神仙、儒术的思想关系外,更在很大程度上调和了黄老与儒术的矛盾,迎合了汉武帝的政治、文化需要,这是汉赋得以顺利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原因。而具有“帝国”气象的汉武帝时代的主要文化政策与政治理想,也因汉赋得以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6.
枚乘的<七发>是汉赋代表作之一.关于其主旨,除了最广泛的"戒膏粱子弟"说之外,还有"谏吴王"和"谏粱孝王"两种.通过对<七发>写作时间的讨论,可以基本认定,<七发>写于枚乘仕吴期间,因而没有"谏梁孝王"的可能.而"谏吴王"的说法也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最早考究汉赋渊源的是东汉班固,他说赋是“古诗之流”,是从《诗经》发展来的。在《艺文志》里,他还讲了从《诗经》经过屈原,荀卿、宋玉之赋,发展到汉赋的过程。晋代皇甫谧、挚虞都采用班固的说法。刘勰全面总结了他们的论述,说赋是“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的。自后,汉赋来源便成了定案。如清代有“风雅颂之再变而后又有离骚,骚之体流而成赋”之说,近代有“汉赋的主要来源是楚辞”之  相似文献   

8.
最早使用“讽谕”(“风谕”)一词的,是西汉末、东汉初的刘歆、班固。在他们之前,人们通用“风”、“刺”、“讽谏”等术语评论诗、骚和汉赋,刘、班也只在评论汉赋时使用这个词语。如《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杨子云,竞为侈丽(?)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由于《艺文志》是班固根据刘歆完成的《七略》写的,所以也体现了刘歆的看法。到班固写《两都赋》的时候,对于具有讽谕意义的汉赋就谈得更为详细了:  相似文献   

9.
论汉赋的语言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赋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丽。这一点,西汉赋家已经讲明了:司马相如比以“綦组”、“锦绣”(见《西京杂记》),扬雄认为“辞人之赋丽以淫”(见《法言》)。如果说他们还不单是讲赋的语言,也涉及内容方面,那未,班固就明确地讲“侈丽闳衍”之词”(《艺文志》)、“骋极文辞”(《离骚序》)了。对于汉赋的“逸辞过壮”、“丽靡过美”(《文章流别论》)前人多有正确的批评。刘勰就不满它“繁花损枝,膏腴害  相似文献   

10.
<正> 文学史上最早提到《金瓶梅》的讽刺,是明代的袁宏道,他说:“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他拿《金瓶梅》和古代讽喻散文《七发》相比,说明他已看出《金瓶梅》是一部讽喻性小说。但真正从审美角度论述《金瓶梅》讽刺艺术的,还是鲁迅先生。“作者之于世情,盖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鲁迅在此认为《金瓶梅》是一部揭露与讽刺并用的作品。当代艺术界普遍承认《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和发展,却忽视了《金  相似文献   

11.
汉赋讽谏、抒情、体物的三大特征与汉赋在不同时期被不同选本选取的标准有着很大的关系。今之所见汉赋,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艺文类聚》等,正是这些文献构成了后世所见的汉赋格局。两汉时期,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选本,重视对讽谏性作品的选取,与汉代赋学批评强调赋之政治讽谕功能有关;魏晋南北朝以《文选》为代表的选本在肯定《史》《汉》所选汉赋篇章外,突出了对抒情赋的选取;唐代以《艺文类聚》为代表的选本,由于其类书自身"事类"的特征而侧重于对体物赋的选取,这些体物赋的大量选取突出了汉赋的体物特性。不同时期对汉赋选取角度的不同,塑造了汉赋的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只和被保存下来的汉赋文献有关,并非汉赋本原面目的呈现。  相似文献   

12.
汉赋的兴盛与武帝的关系非常密切,汉赋作品中对武帝人物图像的呈现尤其值得关注。在汉赋创作中,自司马相如《上林赋》对“天子校猎”的描写,其中内涵的武帝“尚武”的形象,到扬雄《长杨赋》对武帝朝“武事”如抗击匈奴战争的具体展示,以及东汉京都赋对武帝作为的得失评价,又喻示了对其形象构造由武仪、武事到武功的变迁。而其中牵涉到的庙制建毁的争议,礼德思想的省思,又是赋家视武帝为一重要的历史坐标,并予以文学化的书写。  相似文献   

13.
赋,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体。它诞生于战国时代,在两汉四百年间发展为极盛之貌,成为独标一代的煌煌文体,后世故有“汉赋”之专名。然而长久以来,汉赋以其古奥的语词、繁复的名物与艰深的文义几成“绝学”。很多人都有“读汉赋如读天书”的感受,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们也皆言“搞先秦别碰庄屈,搞两汉别碰汉赋”;而同时我们又深知“古籍整理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的基础”,汉赋的整理与研究早已栖身于我们的期待视阈之中。对此类“绝学”的关注和投入,确是今天研治古代文学所急需的“学术生长点”。故而,这部《全汉赋校注》的煊赫问世,既利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考察汉赋这种文体所蕴涵的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要素。并从“小说”概念发展源流入手,辨析小说发展史上曾有过的两种内涵。认为汉赋中具有了虚构、人物、情节等几个现代意义上“小说”所必不可少的要素。最后以《长门赋》为例,来印证本文观点。  相似文献   

15.
汉赋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文学体式,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策士文学和楚辞对它的影响。实际上,《庄子》对它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研究《庄子》对汉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 汉赋学习了《庄子》寓言式的手法;2 汉赋中的一些艺术形象取源于《庄子》;3 汉赋的语言受到《庄子》思想和作品的影响;4 汉赋艺术风格的变化受到了庄子思想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正> 兴盛于两汉文坛四百年的汉赋,是继承了《诗经》和先秦历史散文及诸子散文的传统,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散韵结合的新文体,它脱离《诗》、《骚》而独立,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因此,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历来对汉赋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把汉赋刊在卷首,作为文章的楷模;清代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相似文献   

17.
一部汉赋研究的力作──读阮忠《汉赋艺术论》袁定坤近年来,汉赋作为一代文学正宗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汉赋研究领域里一改往日沉寂的局面,研究汉赋的专著时有问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阮忠先生的汉赋专著《汉赋艺术论》堪称是一部汉赋研究的力作。总览全书,...  相似文献   

18.
“七体”是继枚乘《七发》而产生的一种文体 ,从古到今 ,人们都对它的文体特征、源流演变有不少的讨论。但是不少观点望文生义 ,甚至以讹传讹 ,本文为此作了正本清源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矛盾与演进:《汉书&#183;艺文志》赋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登高能赋”本意是登堂能赋诵诗,而不是后来的登高能作赋,《汉书.艺文志》对此进行了生成转换,使之具有了作赋可以为大夫的内涵。这一转换使赋具有向经艺靠拢的特质,从而完成了《汉书.艺文志》建构经学“大一统”学术体系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客观地提高了赋的地位。不过《汉书.艺文志》对汉赋整体的论述逻辑是:使被轻视的汉赋成为同样地位不高的汉文人的专属文艺样式。  相似文献   

20.
汉赋在其渊源上融合了《诗经》之“赋”的理性精神、铺陈的创作方法和楚赋的某些形式,其美的本质是“理性之美”;在其历史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对政治本体化时代的体认,其美的本质是对政治本体的乐感。汉赋之美是人的类的理性觉醒的产物,同时又是这种理性的僵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