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心灵的契合——屠格涅夫对创造社前期主要作家的影响陈遐郁达夫曾指出: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是最大的①。可见,以郁达夫为代表的创造社前期作家对以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伟大的俄国作家,内心深处始终怀有深深的情结。新文学时期的许多作家,大都受过旧文化的严...  相似文献   

2.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中 ,日本作为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中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值得注意。但这并非如一般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所描述的那样 ,仅仅是日本文学的“经验”赋予了中国文学以新的因素。我们更应当考察中国作家在日本的深刻的人生体验 ,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日本体验”的角度挖掘生存实感的变迁之于文学变迁的重大意义。可以说 ,是中国作家在日本的体验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激活 ,使他们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反观自己的世界 ,表达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悟 ,这便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研究如何才能有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探寻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创新之路呢?我们以为,最重要的便是警惕那种将中国现代文学仅仅当作外来文学“影响物”的批评模式,努力寻找现代中国文学的“审美生成”过程,自然凸现作家个体文学感受与审美意识的价值,而在事实上,这一过程与其说是外来文化与文学的“移植”,还不如说更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关于现代中国作家审美意识的生成问题,某些学者总是把目光集中在受西方文化(文学)影响的基点上,认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审美生成主要来自于西方文化(文学)审美现代性的浸染,是“西风…  相似文献   

4.
杨骚的早期创作主要是指其1930年加入“左联”以前的作品。与20世纪初期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一样,杨骚也深受西方文学的浸染。特别是在留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名著,醉心于屠格涅夫、安特莱夫、海涅、王尔德、霍普特曼;1925年至1927年在新加坡道南小学教书期间,杨骚又极喜欢吉辛和叶芝,常常反复赏玩他们的作品,并接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小说的时间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是小说艺术的一个要素 ,它是作家把握生活、进行艺术体验非常重要的方式 ;现代小说很大程度就是建立在一种新的时间观念之上。 80年代以来 ,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 ,中国作家开始了在时间艺术上多方面的探讨 ,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线性时间 ,建立了多元的时间结构。新时期中国作家在时间艺术上的探索主要包括三种模式 ,即心理时间、迷宫时间和宿命时间 ,这对开拓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 ,提高它的艺术品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国作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立足本土文化 ,找到现代中国人自己的时间意识和体验 ,创造更为丰富而独特的时间形式。  相似文献   

6.
传媒对社会的影响越发明显,日益展现出来一种对于社会现实强大的重新塑造力量。因此,将传媒引入文学转型研究就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重点放在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及中国作家现代转型的交互关系上,详细阐述现代传媒影响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认为现代传媒在多个维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对现代作家的创作观念、文体选择和话语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家汲取西方浪漫文学思潮,因受西潮影响太快,往往是一种"吞枣式"接受,因此中国现代浪漫文学发育并不充分,同本真意义上的浪漫主义存在很大差距。但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浪漫派"作家徐訏、无名氏创作的"浪漫传奇",因有较深的接受西方文学背景,创作文本蕴有传奇性、纯情性、宗教色彩等特质,拉近了同西方浪漫文学的距离。这一浪漫文学形态的生成,对审视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整体特色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微妙的影响。西方富有宗教气息的浪漫主义文学养分的滋养和 2 0世纪特定的文化语境 ,导致在涉足宗教的多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 ,所显示的主导意绪和倾向是浪漫主义。不过 ,2 0世纪中国文学在各个历史阶段 ,因受宗教熏染而展示的浪漫样态并不一致 ,并且由于中国现代作家对宗教接受与感应在层次和取向上的差异性 ,从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中国现代作家身处的历史和文化的制约 ,以及某些宗教书写表现出的极端排他性 ,都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宗教浪漫主义的发展前景 ,预示中国现代宗教书写所体现的浪漫精神 ,会因宗教自身的困境而悲壮地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9.
许燕妮  夏良清 《天府新论》2005,(Z1):302-303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流派色彩浓厚、影响至深的文学流派.胡风是这个流派的理论核心,促成了七月派的形成和发展.而一批作家用卓有成效的创作实践着这个流派的文学主张,由于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文学探索的步伐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不仅是个时间概念,而且还含有文学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化内涵。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商品为读者所购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较之于古典文学的本质性差异。19世纪以来新型传媒的出现,为现代作家提供了更大生存空间和施展才智的舞台,文学生产逐步成为一个知识、资本与市场同构的过程。经济因素的注入改变了原来的文学观念,现代作家敢于大胆的言钱。文学市场化部分地影响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选择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面貌。以经济的视角重回现代文学的历史场域,作家的文学书写无论是生存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彰显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作家身处各种各样的场域关系之中,包括文学生产场域和文学权力场域在内的文学场域,是影响和限制现代作家最为主要的场域关系.由于卖文为生的身份特征和生存特征,文学场域对现代"自由撰稿人"作家的影响和限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从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诞生的文学,受时代语境的影响,追求西方现代性曾一度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主要价值导向。自晚清开始,很多作家都近乎自觉地与"西化"知识分子的论调保持一致,把中国的现代性焦虑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我身份想象添加到新文学的构成之中,由此,中国文学的文化逻辑、叙事模式、话语策略、情感结构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文学发展史、是一部深受中国文化和文学影响的历史。在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日本文学中每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的产生,几乎都与中国文学的薰染密切相关。秦汉六朝时期,中国文学输入日本,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后唐代文学之于奈良、平安文学,唐宋文学之于五山文学,明清文学之于江户文学,都有过极其深刻的影响,明清小说对江户文学的影响,最为巨大,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一秦汉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揭开了序幕,这还只限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实际上,中日关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公…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 ,道家文化与浪漫主义文学观最有契合性 ,由此决定了作为异质性存在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观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对本土道家文化资源的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利用”路径 ,也就是说 ,原生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在传入过程中多有道家文化式的“改写” ,并由此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身份”。而道家文化的深潜影响某种程度上也纠正了原生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之于中国本土现代时段的时空性“隔膜” ,从而使得浪漫主义文学观能够在现代文学史上生根、滋长 ,并形成为蔚为大观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秦地作家对长安文化精神的承继、阐释与重构,是其文学精神生成的基础,也是其创作的根系与血脉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秦地作家的创作才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含量与意义深度.本文从题材选择、主题话语、审美风格及叙事范型等方面探讨了长安文化之于当代秦地作家精神的深层联系和影响,揭示了秦地文学在当代多元格局中突出的身份指证.  相似文献   

16.
欲望与堕落--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主题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城市已经取代乡村成为代表中国现实的中心舞台。当乡村社会及其文化形态逐渐失去代表性地位时 ,文学随之出现了意味深长的转折。尤其是随着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对当代城市文化的重铸和改造 ,城市小说作为当代文学的主流开始呈现自身的特色。就当下文学杂志所刊登的小说来说 ,至少有 70 %以上是城市题材的作品 ,而 90年代走上文坛的“新生代”和“70年代出生的作家”,差不多全是以城市为写作对象的 ,如邱华栋之于北京、张欣之于广州、何顿之于长沙、卫慧之于上海 ,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在作家笔下气象渐成、品格渐显…  相似文献   

17.
澳门文学的四种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学在发展历程中有四种文学传统:中国古、近代文学传统,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传统,中国当代文学传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本文结合澳门文学发展状况和澳门作家创作倾向,探讨上述四种文学传统对澳门文学发展的浸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论传进中国后 ,对现代作家的宇宙观、历史观和时间观以及文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以作家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为中介 ,进而影响到他们创作的文本 ,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中 ,出现了光明与黑暗、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冲突 ,以及在这种冲突中前者必然战胜后者的“光明的尾巴”式的叙事与结构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很多作家因大片国土的沦丧而内迁到西南大后方。内迁作家在三个层面上导致了中国抗战文学的转变:一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中心的转变,内迁作家促进了大后方文艺事业和抗战文学创作的兴盛,使该地区取代了昔日京沪的文学中心地位;二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热情的转变,内迁作家受大后方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了创作的“滑坡”,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的热情;三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内迁作家从昔日的激情创作转向对战争和历史的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作家,"学而优则仕"是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所以他们的身份是为官的"士大夫"。正因为这个身份,他们的创作就难免受其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些特殊的文学现象跟他们"士大夫"的身份是分不开的。从此主旨出发,选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几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来讨论,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以往被人忽略的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