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民法的帝王条款,诚信原则包括主观善意、权利不得滥用、利益均衡三层含义。在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背景下,各国行政法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诚信原则。由于既对行政法主体具有指导功能,也符合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标准,因此应将诚信提升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诚信将“法律人”提升为“道德人”,促进行政法主体地位的平等,优化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结构,使行政相对人成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规范对象。  相似文献   

3.
科研诚信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央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近期连续下发相关文件,规范科研诚信行为。学术期刊诚信建设是科研诚信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术期刊诚信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编辑人员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对学术质量的坚守等道德操守影响学术期刊的诚信原则;二是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编辑行为是学术期刊诚信建设的必要前提;三是正确把握刊物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理性对待期刊评价,是学术期刊诚信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信赖保护原则是当今法治国家公法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现实基础在于人民对政府的信赖.信赖保护原则传统理论依据有诚信原则说、法安定性说和基本权利保障说三种,其实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信赖保护原则的核心价值理念.故此,以法治主义为核心基础的信赖保护原则理论依据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5.
信赖保护原则是当今法治国家公法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现实基础在于人民对政府的信赖.信赖保护原则传统理论依据有诚信原则说、法安定性说和基本权利保障说三种,其实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信赖保护原则的核心价值理念.故此,以法治主义为核心基础的信赖保护原则理论依据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化,也是一个人的修身立命之本。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有三层含义:作为哲学范畴,是为真实,亦即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 作为道德范畴,要求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并付诸于道德实践;作为法律范畴,强调外在的强制性,讲求信誉,恪守承诺, 不触犯法律。  相似文献   

7.
震动保险业界的"福州退保事件"暴露出我国保险代理人的诚信危机,就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代理人的适用问题,我国保险立法尚缺乏明确的规定.诚信原则对保险代理人的适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保险代理人对投保人的告知、说明义务;二是保险代理人对保险人的忠实义务;三是保险代理人诚实遵守制度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将诚实信用原则纳入民事诉讼体系,并期冀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从两方面加以注意:其一,应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程序规范来对其予以体现;其二,将此原则的适用主体界定为与案件争议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而将作为审判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法官排除在此原则规制主体范围之外.进而再将诚信原则具体展开,从而真正对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9.
作为市场经济灵魂,民事活动主旨,国家文明体现和社会进步标志的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法律原则,其本质是道德准则的法律化.本文从诚信原则的历史渊源、法律本质及其功能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揭示诚信原则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大诚信"(utmost good faith)作为保险领域的基本原则之一,结合其所派生的具体制度,已经成为矫正信息不对称、平衡保险合同当事人利益的重要手段。建立以最大诚信原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约束保险人行为,目前在我国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拟就其中的三项主要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