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密尔以功利主义为其理论基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自由问题,指出思想自由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性独立是人的自由权利的核心内容,从而将古典自由主义之个人主义推致一个崭新的高度。思想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密尔对思想自由的精辟论证反映了其坚定的自由主义立场,其所揭橥的一系列观点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态度和现代性特征,有着重要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密尔对时代提出的许多新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他试图通过厘定"群己权界"、界分公私权力、倡导互助合作、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等,创造一个积极有序的社会、形成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尔的理论主张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对其身后的英国,乃至欧洲和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密尔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继承了霍布斯、洛克等人发展起来的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自由至上思想,同时他深刻地意识副这种个人至上的自由观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人与国家的尖锐对立。在此基础上,他将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进行了成功的结合,他认为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政府必须要实施有限而必要的干预,这实现了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过渡,也使得古典自由主义获得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约翰·密尔所谓的自由,并不是一种放任的自由,而是有节制的自由。自由,多半被理解为权利和行为的自由,然而密尔首先将自由界定为个性的实现,这实则表明自由本身即蕴涵差异性的维度。现代社会充斥着差异性与齐一性的冲突,密尔正是在这一现代危机中指明个性如何自由地实现。  相似文献   

5.
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是西方思想史上捍卫自由的经典文献之一,它要解决的是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问题,为此密尔提出了一个“伤害原则”,并在人类行为两分法的基础上,从“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社会凌驾于个人权威的限度”以及如何将这一教义运用于实践三个方面构建起了他的自由理论。但是,密尔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并没有保持逻辑的一致性,其“伤害原则”与“功利原则”的冲突贯穿于他的自由理论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在对密尔功利主义理论的探讨过程中,关于密尔的功利主义理论对功利与权利的道德诉求,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密尔的权利理论主张人拥有受尊重的一些权利,这种主张常常与义务论道德理论架构相关联,从而背离了其所致力于阐述和辩护的功利主义精神;二是密尔功利主义以追求幸福的最大化为最终原则,其结果必然导致对他人正当权利的侵犯,从而导致密尔功利主义在功利和权利的道德诉求之间存在明显的理论张力。事实上,密尔功利主义理论能有效地避免了以上两种理论困境。他对功利和权利的道德诉求在理论上是融贯一致的,其道德权利理论采纳的是一种依照道德常识的,以功利和自由为旨趣依归的间接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约翰·密尔的言论自由观出发,阐述言论自由在获取真理、发展个性、健全民主制度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证明保障言论自由的必要性。文章还介绍了密尔关于言论自由的界限的理论。笔者认为密尔限制言论自由的理论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无法指导言论自由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文章末尾则从言论自由的绝对主义立场出发,探讨了言论自由原则在理想与现实层面的矛盾与困境。  相似文献   

8.
约翰·密尔的行政思想是通过论述政治制度的可选择性来论证行政制度的可选择性,行政制度是人的意志选择的结果.行政的主要原则与评判标准是行政执行的理论依据,行政人员是行政执行的主体,其选拔应通过公开考试和特殊任命结合的方式.行政运行的好坏不但关涉到行政人员的命运,也与人民群众的命运戚戚相关.通过有效地监督可以避免行政运行中的弊病,为行政的良好运行保驾护航.密尔虽提倡专家治国,但其行政思想核心是杰出人物的统治.  相似文献   

9.
密尔自由学说从个人自由这一基本的立足点出发,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中的存在做深刻地辩护;但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中探讨个人自由,他又强调个人自由的限度,包含着社会整体利益的思考。这种关于个人自由的限度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思考被梁启超发展出来,形成了团体自由思想。梁启超对密尔自由思想的这一演化使得个人自由的色彩逐渐淡化,个人自由服从于国家自由,呈现出工具性的特点。梁启超对密尔自由思想的这一理解方式,反映了近代思想家在宣传西方学说的过程中所共同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密尔是自由主义谱系中的经典人物,它是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的一个桥梁.密尔后期转向改良主义,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探讨了自由之上社会主义方案的可能性.通过对密尔理论体系的分析,文章试图论证密尔以发展看待自由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具有两个核心价值目标:秩序与自由。对政治文明需要作一个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价值区分,政治文明的传统性价值的中心是以国家为政治主体的对秩序的追求,而政治文明的现代性价值的中枢却转换为以个人为政治主体的对自由的追求。对于政治文明的现代性追求而言,秩序与自由并非两个完全相克的价值追求。其实两者互为对照,形成张力,才是人类政治文明长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自由是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的高度统一。从现代性困境,尤其是从现代人的存在状态上说,现代人并不自由,其根源在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传统发展观。应走出传统发展观的误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将发展学真正落实到人学上来。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几位代表人物对理想人格的论述体现了“内圣外王”的社会理想。在对理想人格的建构中他们强调道德价值的合理性和主体人格的独立性。不管在社会历史事实中,还是在理论建构上,此种理想人格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实践性品格的缺失,直接导致在传统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内圣”与“外王”的分离。现代社会,知识分子应进行思维转换以实现“内圣”与“外王”的当代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作家杨小凡在批判现实人性弱点基础上,以知识分子的传统目光观照当下社会个体的生存境遇,在悲悯与体恤之中,传承的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并上升到对家国命运的关注和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忧虑.在对生命个体的关怀与对复杂现实拷问的结合中,在对现实的批评和对理想的畅想中,流露的是知识分子对现实以及现代性的困惑和无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杨小凡选择了对现代性的逃避,但是这种逃避,设定的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相似文献   

15.
虽然人们在自由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个问题上可能产生分歧或争议,却都会认为自由是有价值的。凡是有效同意,都因以自愿或自主为其必要条件而必然蕴含自由。由于同意蕴含有同意主体的自由,而自由又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价值,因此,同意在某种程度上也便具有了自由的价值。虽然同意以同意主体之自由为前提,没有自由则往往使得同意归于无效,但在实践中,这样的失去自由之前提的同意却并不少见。导致作为同意前提的自由阙如的原因,可以大体上概括为这么几种情况:威胁、欺骗、诱惑、压力。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批评 ,然而 ,面对这些批评 ,功利主义并非没有回避的余地。罗尔斯由此提出的正义优先于善、自由优先于功利等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实际上 ,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都有一定的适用限度 ,优先性问题的提出本身是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现代性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现代性的文化和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加拿大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查尔斯.泰勒从多重现代性的视角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他通过理性、系统地分析现代性的三个隐忧,认为现代性可以自我孕育出批判性力量,并立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对话本性,致力于探究一种承认的政治模式,为现代性寻求拯救之路,为自我寻找出境。  相似文献   

18.
透视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独特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不是停留在理性批判和理性重建的层面上探讨现代性问题,相反认为,理性原则从属、依附于利益原则.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奴役是导致"现代性悖论"的最深刻的根源.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是解决现代性的根本矛盾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在现实矛盾分析中层层展开,表现出了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双重视野.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批判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一种现代性理论的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性扩展的过程中,全球化与民族主义构成了一对矛盾.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的组成模式,而民族主义则是民族国家内部对全球化的反映,体现出在经历这一变动的民族国家的社会结构中,一些群体可能表达的权力与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