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998年7月28日,阳曲县“新阳礼堂”,一位年近九十高龄的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站在鲜红的党旗面前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了却了他一生的夙愿。这位老人就是原阳曲县副县长、离休干部陈宪华。 陈家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陈老有五男二女,在老人的教育下,都成了国家建设的人才,这个大家庭38口人中有2名博士后,5名大学教授,14名大学生。大儿子陈宝珍年届七旬,原为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国防战略研究室主任,核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60年代起,连续17次参加核试验,6次受到敬爱的周总理亲切接见,国防部授予他军功勋章。大儿媳李书琴离休前曾在上海国防和平问题研究所工作。她不仅在医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研究。三孙女陈建和在澳洲是基础医学博士。在陈家大小38口人中,有18位是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3.
4.
5.
利用废旧的大饮料瓶,经过简单的改造,就能成为省力、省工、省籽种的播种器.4年多来,他制作了100多个这种播种器,无偿地送给村民,受到了乡亲们的称赞.他就是房山区佛子庄乡陈家台村6旬老人马志强.马志强老人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人,不少种乐器在他的手里都能奏出美妙的乐曲,写文章作诗是他几十年来的偏爱.老伴说,每天天一亮,他睁开两只眼就拿笔写,写诗的信纸用了一本又一本. 相似文献
6.
7.
8.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带着几分敬爱和新奇,采访了路见不平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养花20年不为挣钱、点滴之处献爱心的耄耋老人,他就是山西省人大退休干部、老共产党员,今年81岁的李福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2010年12月18日,中俄跨国寻亲节目<等着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来自河南洛阳的黎远康异国寻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1955年苏联撤侨,洛阳市人黎远康的妈妈牵着姐姐的手回苏联,爸爸牵着他的手回沈阳.55年后,当再次相聚,黎远康与母亲在节目中紧紧拥抱时,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忍不住流下了喜悦而又心酸的泪水.这对母子经历了怎样艰难的寻亲历程?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07,(8)
一次家庭闲聊,使我成为"博客"阵营的一员。一年来,天南海北,长城内外的网友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传统媒体及现代传媒互动,增加了我"博客"的亮点。其实有什么呢,不过就是写了一些豆腐块文章。年龄大可能是我的优势,以致于80老太开"博客"成了新闻,让我这暮年老人在昏花的眼神中、在深深的皱纹里蕴藏了少许喜悦。……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特别是老年人,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生老病死本来就像是花开花落一样,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所以,把握现在是最好的选择,过好每一天才是我的现实。那,我就尽可能继续经营好我的博客自留地,唱歌班、英语班的学习也不中断,我的未来就是写下去,唱下去,学下去,自娱自乐,自得其乐!——节选自汪雅意老人的博客《我的博文满周岁了》 相似文献
14.
无意中的一句话竟然实现了几十年的一个宿愿。这事儿就发生在延庆永宁镇古城刘永珍和他结婚66年的老伴儿钱淑兰身上。
老人刘永珍今年83岁,1948年与钱淑兰结为夫妇。那年刘永珍17岁,钱淑兰20岁。当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俩人从没有见过面,请亲戚邻居吃了顿饭,也没置办什么像样的衣物就成了家。结婚没几天解放军就进入了永宁城,刘永珍应征入伍,随同解放军南征北战,多次立功受奖。解放后,刘永珍又奉命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抗美援朝那三年一次也没跟家里联系过。钱淑兰守着儿女,一个人撑着家,下地干活,即使吃了上顿没下顿,她也没有动过改嫁的念头。”回国后刘永珍念念不忘老家的妻子儿女,执意复员。1958年,钱淑兰等来了离家十载的丈夫,从此刘永珍再也没离开过家。由于种种原因,他与钱淑兰的七个孩子只存活了两个。 相似文献
老人刘永珍今年83岁,1948年与钱淑兰结为夫妇。那年刘永珍17岁,钱淑兰20岁。当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俩人从没有见过面,请亲戚邻居吃了顿饭,也没置办什么像样的衣物就成了家。结婚没几天解放军就进入了永宁城,刘永珍应征入伍,随同解放军南征北战,多次立功受奖。解放后,刘永珍又奉命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抗美援朝那三年一次也没跟家里联系过。钱淑兰守着儿女,一个人撑着家,下地干活,即使吃了上顿没下顿,她也没有动过改嫁的念头。”回国后刘永珍念念不忘老家的妻子儿女,执意复员。1958年,钱淑兰等来了离家十载的丈夫,从此刘永珍再也没离开过家。由于种种原因,他与钱淑兰的七个孩子只存活了两个。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武宁县有不少健康的耄耋老人。他们个个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身板硬朗,步履矫健。他们何以能如此健旺?这里,我介绍其中可两位的养生之道。壮志不泯的陈启后陈启后是武宁县政协的离休干部,今年83岁。离休后他担任过县老年体协主席、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县关工委副主任,而且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多项奖 相似文献
16.
在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道震海社区,一提起年近八旬的老人王杰,很多人都赞不绝口,称她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太太。2006年,王杰的邻居黄桂秋意外受伤瘫痪后,王杰不顾年迈多病,主动登门相助,一照顾就是6年。大家都说,从王杰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远亲不如近邻,看到了邻里之间的真情和关爱。 相似文献
17.
在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承担日常会务工作的常务理事中,有两位年过80的耄耋老人。他们对研究和宣传延安精神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热情,比起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常务理事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钦佩。石坚:“在延安精神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八路”石坚同志是大家熟悉的天津新闻界的老前辈,是一位从14岁就参加革命的老八路。他常说,我没去过延安,不是老延安,但我是在延安精神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八路。我参加工作后的许多领导人都是老延安,言传身教,帮助很大。所以,我对延安精神有特殊的感情。事实正像他所说的那样。早在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8.
19.
年逾八旬的退休教师再度登上讲台,只收了一个学生,是自己年过6旬的儿子。老父执意教子,是为了还某种夙愿?花甲儿为什么要拜父为师,重返学堂?日前,笔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了这对传奇父子的家。六旬老汉上“私塾”教书先生是其父在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一幢普普通通的居民楼内,笔者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