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玉敏 《理论界》2004,(1):100-101
诉讼是当代社会解决纠纷的基本手段,是当事人权利保护的主要途径。由于诉讼是由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依法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可以保证纠纷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一个社会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标志着人权保护程度的提高和进步,一个人诉讼意识代表着他的权利意识,而权利意识正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最重要的观念保证。一百多年的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步履坎坷,制度建构、“西学东渐”,我们一直热衷于移植西方法律制度,但希望法治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梦想总是一次次落空,法律一直都不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东西,法律始终走不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和权利本位的社会 ,作为解决利益冲突的诉讼程序的理念必然要以权利作为前提 ,诉讼程序的制度架构应围绕社会主体的权利来设计。而利益多元化不仅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多元化 ,而且也表现为政治利益的多元化。以权利为本位的诉讼程序也就必然是对利益多元化的现状作出的回应。因而诉讼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民主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诉讼意识的特征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传统诉讼意识的特征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李培玉(南京师范大学经法院南京210097)所谓传统诉讼意识,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孕育和生成的人们关于诉讼的心理、知识和思想的总称。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特有的经济形态、政...  相似文献   

4.
法律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东方人具有"厌讼"的传统心理,并以为现今东方国家(中国、日本等)表现出的低诉讼率应主要归结于此.本文指出,对诉讼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研究应兼顾文化和制度结构两个方面,造成东方国家低诉讼率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东方人的"厌讼",而在于制度、社会机制的障碍,如诉讼在整个社会解决纠纷的机制中所处的地位不高,法官、律师人数不足造成的诉讼迟延、公众难以形成诉讼动机等;诉论率是一个中立的指标,不应作为公众法意识、权利意识现代化的标尺;等等.  相似文献   

5.
余绪鹏 《兰州学刊》2013,(6):150-154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也是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相比于经济的快速改革,文化转型却显得缓慢而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依旧带有浓厚的封建传统。作为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生长深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王权观念压制民主思想,臣民文化阻碍权利意识,人治思想排斥法治精神。构建现代公民意识任重而道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在基础结构上积极推进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主动扬弃传统政治文化,弘扬民主精神,养成权利意识,培育法治理性,也是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新生权利及其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青松 《兰州学刊》2005,(2):184-186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人们提起新生权利诉讼的现象频繁发生.对新生权利的性质及是否应该给予司法救济在法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认为虽然新生权利在本质上是应有权利,但在以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中,人们享有的权利并不限于法律明文宣示的权利,司法救济的对象也并不限于法定权利.作为应有权利的新生权利通过权利推定取得合法性,从而获得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7.
王立行 《东岳论丛》2007,28(4):32-37
现代国家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权利与人民主权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现代国家的特征。权利的公平和平等是现代社会大厦的基石。现代政治理论科学诠释了国家权力是来自于人民权利和人民权力的授予这一真理。人民权利和人民主权具有丰富的内涵。人民权利和人民主权决定了人们的权利平等和权利保障的属性。权利平等和权利保障造就了人们关系的和谐;因此,权利平等和权利保障与和谐社会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吴欣 《社会科学》2005,190(9):152-162
在"三从"伦理规范的约束之下,作为没有完全责任和行为能力的个体,清代妇女的诉讼权利受到了种种制约.但在实际的诉讼案件以及判牍、档案资料中,妇女的诉讼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且在某些时候表现出了比男子还要优越的主动性.对这种存在与主动性的深入探讨,不但可以揭示清代社会妇女诉讼权利的实际状况,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礼法制度及其司法实践在妇女问题上的契合与分离,以及礼法观念与人们实际生活的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2017,(3)
个体之于现代社会具有根基性意义。个体自由概念在历史上发展出了个体权利和个体自律双重意义。尊重个体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但个体权利的扩张亦会延伸出个体本位的消极后果,在西方社会,这需要西方文化传统的制衡,并辅以道德性的个体自律思想的建立。儒家传统缺少作为现代社会之基础的非道德性的个体权利观念,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并不在于重视个体权利,而在于儒家心性之学传统中的个体自律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个体自律的思想反复使知识分子从重视个体权利滑向整体主义,从而使得个体权利的观念始终没有在现代中国真正建立起来。从本质上讲,重视个体权利的现代社会大前提一旦在现代中国确立,则儒家传统中的个体自律意识反而会在现代中国更有生命力,从而成为抵御个体主义消极后果的利器。  相似文献   

10.
论权利意识与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  吕世伦 《北方论丛》2004,1(1):120-123
法治的核心是实现公民的权利,国家权力必须认真对待权利.公民是否普遍具有权利意识,执法人员是否普遍具有权利意识和能否文明执法,对法治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公民必须具有权利意识才能实现和捍卫自己的权利,现代法治社会的执法者必须具有权利意识才能为公民的权利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参照西方学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诉讼率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利用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大陆1978—2000年间社会经济发展对诉讼率变迁的影响,从结论看,在这20余年的时间里,社会经济发展和诉讼率变迁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但这种联系又是十分复杂的,即: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纠纷的诉讼率的影响方式、途径和程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在现代进程的不同阶段对诉讼率变迁的影响也各有特点;虽然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是诉讼率的有些变化,不能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总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诉讼率变迁的实际影响,要同时考虑纠纷的类型、现代化发展的特定方面和阶段,以及人们的价值导向和政策选择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及相互的关系,因此,权利和义务关系之内在本质关系就表现为权利和义务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以主体为根基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存在。现代社会的行为道德评价与社会制度的道德评价都关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存在,制度的道德分析相比一般的道德分析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拥有更多的优势,尤其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分析,会使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所以,我们可以说制度性道德分析是一种正义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辛智毅 《兰州学刊》2005,(2):142-144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是在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重视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这两个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我国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仅就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障的现状、保障的必要性及其完善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深入及人们保护自身生存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权利冲突也日渐显著.本文分析了生态权利冲突的内容和成因,并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从权利冲突与平衡的角度,提出从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以期推动当前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目的是人们对民事诉讼制度为何而设立这样一个深层次问题作出思考之后形成的理论问题。民事诉讼目的是国家意志的反映,而这种国家意志的形成与国家对司法权的功能定位、诉讼文化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的合理界定上,应该将解决纠纷作为其直接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延伸至权利保障和权利发展,同时考虑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是现代司法的基本理念.由于现代司法理念的许多原则和内容都直接来源于西方,不是由我国本土意识和本土诉讼文化为土壤构建起来的,导致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与现代司法理念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冲突,解决这些冲突有待于我国诉讼文化、司法体制与司法人员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中,还是在思维方式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务实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权利意识、公共服务意识、消费意识等,成了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主导意识。人们的精神表现出奋发昂扬、进取拼博、独立自主、紧张高效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立法在配置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过程中,强化行政机关的诉讼义务而扩大了行政相对人的诉讼权利。应重新设置行政机关的诉权,赋予行政机关较多的诉权与诉讼权利,平衡双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明确行政诉讼制度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从而保障行政机关的诉权与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对权利概念有自觉的意识,认识到权利观的确立对于现代个人观和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梁启超的<新民说>里,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权利概念的思路,即自主性意义上的权利、竞争所得的权利和良知意义上的权利,这三种思路预示着三种不同的权利现代性观念,即自主性的权利现代性、竞争性的权利现代性、良知性的权利现代性.梁启超对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它们交织在<新民说>之中,共同编织起梁启超对于"现代"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试论诉讼意识房文翠,王青方,丁海湖诉讼意识是人们关于诉讼及诉讼现象的认识、知识、观念、价值取向等心理要素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诉讼及诉讼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现行诉讼制度的理解和态度等。诉讼意识是法律意识的具体内容,诉讼意识水平的高低宜接反映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