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以神话开篇,发明了神话所具有的诗性哲思和发端威猛。女娲补天、灵石被弃、木石情缘,均是在源始处探索人类生命本真存在的意义,进而通过小说具体情节“以情悟道”,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群芳诗词中,作者运用巧妙细致的写作手法,将人生的悲幻感受渗透其中,这里面既有佛家出世与空灵、"色即空"等悲幻意蕴,也有道家人生如梦、顺性适情和追求在世的诗意生存气息,同时它们也是《红楼梦》群芳们青春生命的写真。  相似文献   

3.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中国美学必须关注当代中国人的命运和精神,关心人的境遇和发展,必须着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如何取得动态的和谐发展,帮助当代人学会从美学的角度去发现和开发自己与生活。要实现当代美学的转型,就必须恢复美学曾一度失落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审美与生存》一书突出地提出并论证了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拓展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视城。中国传统美学蕴藏着极为丰富而瑰丽的人生底蕴,特别富有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这是中国当代美学应当继承宏扬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体系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它具有极为鲜明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因而,中国传统美学所具有的人生意蕴,乃是中国当代美学应该汲取的养料。  相似文献   

5.
肖洛霍夫与大冈升平两个作家对战争题材进行了开拓创新,分别经历着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洗礼、磨难的两个主人公在战争进程中具有不同的自我抉择和历史作用,不同性质的战争对于主人公的行为方式、精神性格有不同影响和制约作用。两个作家以各自内涵不同的人道主义思想观照了人在战争中的悲剧性命运及其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情的方式、情的哲学文化内涵、主要是情的文化人格模式的悲剧性之论述,领悟<红楼梦>的悲剧其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谦》之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从“谦”卦之小象,也即《谦》之九三爻辞之位,能恰当地说明《谦》缘何具有“自卑尊人”的道德理性;从“谦”卦之大象中的“寡益多裒”的得理平施之道,可体悟出《谦》之道德意蕴的深层基础。有如此伦理意蕴的“谦”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萧红短暂的一生饱经磨难,坎坷曲折的经历、由此而来的看待生活的独特方式以及对人生悲苦的独特体悟,使她的许多作品都弥漫着一种"荒凉"的人生意蕴.风物环境是荒凉的,人们近乎原始荒原上荆棘蒿草似的生存状态更是荒凉.这种生之"荒凉"甚至淹没了人伦之爱,但她不是悲天怆地,而是平淡从容地传递着人生的悲剧感和迷惘感,在对世间种种烦恼的达观诠释中有其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中”这些方位词不仅是地理概念,而且与民族文化、宗教思想、风俗习惯密切相关,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专有名词中方位词表尊卑、表代指及方位词表委婉用法的视角深入挖掘《红楼梦》中方位词的深层文化底蕴,并分析其英译策略,可知方位词在中西语境中不同的语言接触强度、语言态度和文化涵义,这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输出。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乃一世英雄,由于自身的悲剧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和蜀汉政权的悲剧结局。他所追寻的“匡扶汉室”、“统一天下”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其主要原因就是他所信奉的“义”是狭隘的,他的思想基础是落后的,使他看不清当时的天下大势,最终丧失了他“人和”的优势,足为后世之戒。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时代人们欣赏情趣的变异,很少有人对《三国演义》诗词问津。本文以解放后整理出版的普及本《三国演义》保留的206首诗词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些诗词在全书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像章回中的“文眼”一样,涵盖了近百个历史人物性格和数十次历史事件的史论史评,包容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表现了小说家的艺术构思,构建了小说叙事视角。总之,其基本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艺术功能、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将诗的意境和悲剧意蕴结合得最完美的作品。作为一个诗一样美丽的境界,它能够引起读者们无限的神往,由神往而产生沉醉的审美反应;作为一部富有悲剧意蕴的作品,它能够激发读者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之情,并由悲悯而产生净化的审美体验。而沉醉与净化是两种高峰性的审美体验,又进一步证明了《边城》确实是一部美学意蕴异常丰厚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边城》中的湘西世界,不但是理想化了的人类的童年境界,而且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一曲本真、纯净、深邃的情感之歌。它对生命本质悲剧性的深刻揭示以及对现代人心灵的无限滋润都使其具有了深厚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亲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亲情的社会,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作品表现了亲情的内容,如父母之情、同胞之情.古人已经认识到了亲情的重要价值,认识到了家庭和睦对社会发展、和谐不可或缺的作用.探讨<诗经>中的"亲情"问题,对我们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在讲述一个家族五代女性辛酸血泪史的《羽蛇》和描述女人与女人之间战争的《玫瑰门》中,挖耳勺这个意象与人物有着密切联系并多次出现.它有着深厚的文本内涵,挖耳勺贯穿了人物的一生,是人物命运的“分水岭”在外在表面和内心精神方面的体现,更体现了在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压抑与摧残下畸形的人性.  相似文献   

16.
17.
《红楼梦》的文化意蕴十分丰厚深广,该文从文学角度和哲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将作者多年来研究红学的成果大致按照“人物论”“事理论”的框架分类述析,阐释了巨著的深意神髓,亦是对小说主要人物及事件思想内容的抽绎解义,新见迭出,目不暇收。此文是即将出版的红学专著《(红楼梦)精解》的绪论,统揽全局,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边城》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目光 ,美丽的风景、美妙的风俗、美好的人组合出了一个充满诗意、人情的“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但如果只迷于表象 ,疏于内涵 ,就不能真正理解作品。因此除了领略桃花源的自然美 ,更应该体会作品背后的人情美以及深蕴其中的作者改造民族精神品德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巴黎之腹》是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长篇小说。小说中象征的巧妙运用对于揭示主题和渲染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诠释了小说中丰富的象征意蕴及其对象征主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秦可卿的故事是《红楼梦》第一大关节,大致可分为生前和死后两部分,除秦可卿外,涉及到贾珍、王熙凤、秦钟和贾宝玉等。这些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贯彻了一个核心主题——情,具体表现为由情生淫,由淫生乱至亡,又由亡发展出救弊,再至弄权,终至整体覆亡的演变过程。情主题又具体分化为两个层面,一是家族层面,一是个人层面。家族层面的情主题,以秦可卿、王熙凤等的行为为中心;个人层面的情主题,以秦钟、贾宝玉等的行为为中心。这样,有关秦可卿的情节便形成了横轴、纵轴、纵深轴相互作用、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秦可卿及秦钟应是主题型的线索性人物,由其先行敷衍出《红楼梦》的核心主题,引出荷载主题的中心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